-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7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
(通讯员 叶倩)语言是思维的碎片,平行很近,交叉很远;语言是表达的传递,亦是感情的载体。近日,为践行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支持语言教育,缩小城乡语言教育差距,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恩施州“希望家园”硒行志愿服务队于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溪丘湾乡睿博文化艺术学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口语表达课程。
志愿者老师首先用纯正的普通话发音介绍了自己,在强调完课堂纪律后便开始上课,开讲发问:“大家知道语言表达是什么吗?”孩子们都一脸迷惑,紧接着志愿者说:“口语表达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人说话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智力等因素。”说到一些专业术语,孩子们还是一脸疑惑,老师随后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你想吃零食,又想让妈妈买,你们会怎么说?”孩子们纷纷举手,答案纷呈,通过多个例子,渐渐引出了一种他们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口语表达的范围很广,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安排,给他们普及了普通话、朗诵、演讲和辩论。回到重点“普通话”,志愿者老师引出问题普通话是什么,孩子们说就是:“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话。”小家伙的大脑里总是装着各色各样出其不意的回答,尽管普通话不标准,但大都跟着老师的思维转,跟着老师小声的读。
“我的理想是当老师;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当警察……”问及理想,这些平实又真实的回答,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不显俗气,尽显真心,一双双清澈纯真的眸子,尽显真诚。有一个学生说他的理想是去大城市,“大城市不说方言,所以一定要学好普通话。”老师强调道。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亲切的家乡话,是为了让别人听得懂他们说的话为彼此更好的交流所以才统一说普通话,这样不仅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我们都说一样的话,一下子就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正印证了那句: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别样的音标协奏曲
“ā、á、ǎ、à……”连绵不断的拼音读音,出其不意的音调,教室里变得异常热闹,志愿者给他们讲解了音调的专业名词:阴平调、阳平调、上声调、去声调,而且应特别注意“上声”的上是第三声。平时方便孩子们记,有一个小口诀,一声平,二声扬,三声转弯,四声降,朗朗上口一下就记住了,而后,“清、童、美、必……”志愿者一一列举对应音调,请孩子们读,增强记忆,促进理解。孩子们读的不亦乐乎,把拼音当成了音符一般,在教室里弹奏了一曲别样的协奏曲。
多变的韵声小课堂
39个韵母,21个声母的考验把大家难住,大家都纷纷练习,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区分“n”和“ l”时,志愿者教了他们一个用鼻腔的震动来辨别的方法,他们听后立刻把手放在鼻子上一探究竟;前段时间出现的网红词汇“小脑斧”,同样被志愿者带入课堂,通过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大家对区分“f”和“ h ”有了更好的理解;“你真是一个精致的居居男孩”,志愿者的这句话引起了课堂的哄笑,大家纷纷指出了老师句子中的错误,意识到错误老师也借机指出“j”和“z”的区别,通过这一系列通俗易懂的例子,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普通话延方言情
老师通过请学生用恩施方言,志愿者用山西方言、其他志愿者用荆州方言等其他地方的方言,讲述希望“希望家园,温情陪伴,硒行有爱,你我同行”十六字,旨在激发孩子们对方言的热情,随后,志愿者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上海话、广州话、武汉话、北京话等方言及城市文化,再次激发了孩子们对方言和普通话的学习热情。
在这方水土长大的他们,耳濡目染的家乡话占据着他们的日常,此次活动旨在积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学生说普通话的浓厚氛围,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