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577|回复: 0

[今日武穴]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

主题

12

帖子

24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4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9-7-25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王志新 于 2019-7-25 16:45 编辑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陈淑先先生与笔者都是老广济二中6231班同班同学,初中毕业后,各奔东西,这不,去年在梅川召开的老广济二中六二届三(一)班及六二届部分同学聚会上又重逢了,从1959年进校至今满满六十年。在同学会上,淑先同学赠送了一本他的著作《灵山的传说》,拜读数遍,我为他碎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而敬佩和骄傲!
     灵山,旧时,广济县十景之一的“灵山浮渡”就在此处。灵山自然风光很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明朝诗人魏良儒《春日散步灵山溪边》中写道:“多少骚人至,山歌踏踏来。”明朝进士、中宪大夫吴亮嗣《同刘直卿入灵山访陆思梦》中写道“沧桑多感概,到此重徘徊”等,证实了这一点,说明了灵山风景确实很美。明朝诗人饶嘉绳在《大王峰远眺》中写道:“飞泉跨石壁,浮渡最称奇。终古无名字,混沦到此时,先朝才令尹,曝月始留题……”足以证实了灵山历史文化底蕴悠久丰厚。只是苦于缺乏资料,得不到发掘开发。
      淑先同学作为一个生于灵山,长于灵山,喝灵山之水,食灵山烟火长大的灵山之子,参加工作后,念念不忘故土,且勤于笔耕,曾写过不少有关灵山的文章。时下,他早过花甲之年,也许是一个离乡赤子对故土眷恋的缘故,也许是民间文化痴迷和酷爱使然。近年来,承担起写这本《灵山的传说》的义务与责任。从孩时的记忆到现今的景点考察,资料收集,图片拍照、到写成书稿,历时近两年。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为写好这本书,淑先同学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时间,一年多来,他先后17次上灵山,有时为了刨根问底,三次去一个地方找同一个人座谈,不放过一丝遗憾。山上遇过蛇,被蜂注蜇过。为写好这 本书,他甘愿再苦再累,晚上归来,依然坐在三尺见方的书桌上整理当天的文稿资料,多次至以夜深人净。以文字堆码起一座沟通与读者了解的桥梁,这是他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他不图人生风景美,但图风景写人生。
      淑先同学的《灵山的传说》一书,是他献给故乡灵山的一份真情至爰。同时,也是他把故乡山水的情感送给各位读者,望读者对灵山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历史文化和青山碧水中得到美的享受。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我的初中同学淑先先生醉心于灵山的痴情与苦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