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8-2 11:08 编辑
如何延伸和拉长洪山嘴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思考与对策 ——洪山嘴镇文化站 张学新
根据市委财经委文件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暨镇委周书记的批示精神,结合洪山嘴镇实际,老河口市委、市政府已在洪山嘴镇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梨花节,赏花行活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全镇通过赏花观光旅游活动,年接待旅客达10万次以上,招商引资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大好形势,大批客商聚集洪山嘴区域投资发展。以江山鸿泰康养旅游小镇、葛洲坝水泥集团、江山重工、富王科级、湖北能源光伏集团等为代表,投资实体先后落户洪山嘴兴业发展。从而加快了洪山嘴镇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汉水文化的源远流长,得天独厚汉江沿岸的沙洲土壤层,为当地大力发展果树经济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在历届镇委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现有3万亩桃、梨基地的赏花经济影响,先后打造出杨家堤的“梨海涌雪”景区、苏家河的“桃花浔”景区、太山庙的“太山寺”旅游观光主要景区景点,成就了今天的洪山嘴人对外开放开发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纵观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景区与洪山嘴相比中,感觉我们已明显落在人家后面了。如:与我镇东临的袁冲乡“百里丹渠”、“严寨牧歌”景区;与光化办事处相邻的西关“奇石博物馆”、“光化簧学”;李楼镇的“张沟新农村示范点”;仙人渡镇的“李家染坊”等这些标志性的旅游景区景点全衡来看,我们洪山嘴文化旅游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从中对比看,不论从宏观和微观来说,我们仍十分落后,也就是说我们现有这些景区文化元素不够,民俗村落打造不够、精工细作不够…..这与我们争创湖北省旅游名镇目标仍相差甚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全镇从上而下要有压力感、危机感,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时不我待。因此,面对挑战和压力应积极做好以下对策。 一是巩固好现有景区迎游氛围打造。如“梨海涌雪”景区杨家堤广场西侧的一片树林,应作为广场向西延伸延长的景中景提炼打造。建造森林休闲公园,增加些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可招商家投资等,还可利用当地汉江石资源,在此打造出“汉江奇石公园”,塑造人物石、植物石,山水风景石等形态各异的画石、雕刻石等,为当地赏花旅游“画龙添金”,提炼出洪山嘴特色的旅游风情。将故里伍子胥从小爱玩汉江奇石的文化元素融进去,以此增加汉江文化的地域色彩。 二是选好地址建好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后勤保障基地。为了全方位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针对目前这一短板,寻求积极的突破,从而确保在旅客接待上、停车功能布局以及应急保障方面实现新作为。与此同时,将杨家堤二、三、四、五组的营盘村以杨家堤文化广场为中心,南、北两端乡村通道实行连接贯通,从而形成“梨海涌雪”景区与“客落湖”进出口的循环赏花、观花旅游圈,将村落民房,尤其是沿路道口的民房住宅区统一进行“穿衣带帽”仿古式的迎游打造,使外地游客一走进杨家堤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了推进这一工程实施的打造,可参考借鉴李楼张沟村的运作模式进行。 三是融合谋划江山鸿泰康养旅游小镇与“桃花浔”景区实现联动迎游景区的共建共赢的双效效能。统筹谋划南北链接,依据红线图的边界为轴心,在有限的空间设立一个接待中心,在布局规划上考虑一个至少20年不落后的实施方案,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力争把这一新景区打造成为鄂西北最靓丽的我市西大门的文化旅游集散地。 四是通过笔者在基层的调研,发现太山寺旅游观光景区王家山以北的龟山水库,东西两侧现已成为一片新的农业板块基地。有山有水(鱼)、有万亩果园的原生态风景,作为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稍经过设计打造,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使历史上的太山庙“后院”“脑间沟”将焕发出新的旅游生态风貌。 五是加大实施和打造洪山嘴镇的“西北生态旅游圈”新景区的规划、统筹工作,实现区域旅游大发展、大循环的工作格局。
为做好这一工作,前期作为文化站,已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伍颖教授(中国伍子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协会郑俊波(秘书长)取得联系与合作。两位教授、权威专家组织人员先后到洪山嘴镇的肖湾、小黄楝树的屈湾、瓦城沟、杨华岗、高楼焦湾、禹家寨、付家寨等村考察调研后一致认为:我镇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原生态的山野风情,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目前,正在筹划在老河口市成立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老河口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建立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老河口市楚国丹阳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老河口市楚国云梦文化研究基地,在洪山嘴镇分别建立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肖湾鬼谷王洞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高楼焦氏祠堂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小黄楝树屈家殿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付家寨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大禹治水居住地禹家寨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伯益后裔鱼氏文化瓦城沟研究基地、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洪山嘴镇付家寨村左觉农文化研究基地等八大研究会基地,进一步研究和申报楚国丹阳、楚国云梦、伍子胥、屈原、鬼谷子、大禹、伯益、左觉农为主题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全国重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非常高的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所以,我们洪山嘴镇要抓住这次机会,积极配合省专家尽快把这些基地建起来,借好势发好力努力打造洪山嘴镇新的文化旅游景区。 初步设想:在赵岗黑虎山水库建设一个西瓜秧式水利灌溉工程展览馆。积极收集50年代轰动国内外的水利灌溉工程艰苦奋斗的人文照片、报道、电影影片等,利用多元素的文化展示,展现赵岗人民战天斗地、修盘山渠引水上山水利灌溉工程的丰功伟绩。 充分利用洪山嘴镇丰富的楚文化旅游文化资源,积极与香港金马凯旋集团公司取得联系,利用全省“千企帮千村”这一扶贫工程,探索开发以肖湾鬼谷王洞为龙头的楚文化旅游景区,在洪山嘴镇规划打造一批吸引全国游客的楚文化旅游景区,并保护性开发肖湾的紫藤花谷,谋划连接薛沟至丹江的241国道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以及农业综合体开发建设工作。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市老促会、市文化旅游局、市政协等相关部门的关心下,洪山嘴镇应加快实施付家寨村左觉农文化广场的建设工程,力争把左觉农文化广场打造成我市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旅游基地。 为做好上述工作,唯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投入,建议成立文化旅游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承担文化旅游的主体责任。镇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委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镇文化旅游办公室,形成有阵地、有经费、有班子的文化旅游队伍,与此同时,每年在开展辖区春季赏花行活动基础上,建议政府借鉴其他地方好的做法结合我镇实际,以每年举办一次赵岗西瓜节或农民丰收节活动,以此扩大我镇招商引资的影响成效,拉开辖区全民招商的序幕。在辖区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党委政府要主打生态资源名片,进一步营造旅游创建氛围,真正实现全域旅游的乡村振兴战略,使美丽乡村建设处处彰显人文,实现洪山嘴由农业大镇向旅游大镇的新跨越。 2019年8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