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中国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13
IP属地:中国
|
本网讯(通讯员:王思凯 路鑫雯 李风雨)华县皮影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皮影形象,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独树一帜的社会价值,在国内的的皮影流派中占独占鳌头。2006年陕西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由于各种原因,华县皮影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生存和失传的危机,保护和传承华县皮影,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8月3日上午,湖北大学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了解华县皮影的现状前往了华县皮影戏传承人魏金全老师的工作室,进行了采访与交流。魏金全老师说:“世界的皮影来源于中国,中国的皮影来源于华县。”他向团队介绍了华县皮影的综合性演绎形式,并从华县皮影的高台教化作用的角度介绍了华县皮影的文化价值。针对华县皮影如今的现状,魏金全老师指出:如今由于市场的变化,娱乐方式的丰富,导致皮影氛围已经十分薄落,许多人无法静心去品味这一传统文化,而不像曾经民间皮影表演众多,皮影气氛浓厚,皮影深受许多人喜爱。通过和老师的对话,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如今市场上许多皮影和皮影表演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并非旨在原汁原味的传承。团队成员孙欣雨说:“面对娱乐化发展的皮影表演,我们感到心疼却无力。”
下午,9名团队成员在小雁塔进行了关于皮影戏观众对皮影文化了解程度调查问卷的发放,以直观的问卷形式对皮影文化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了解。为深入的了解皮影文化,团队成员在西安小雁塔雁园观赏了皮影戏《卖杂货》,亲身体验了华县皮影的魅力并深切感受到了华县皮影戏唱腔的细腻优雅。表演者的精湛技术也引得现场观众拍掌叫绝。
表演结束之后,团队对该部戏的表演者北路“碗碗腔”传承人刘老师进行了采访。刘老师向团队讲述了华县皮影衰落的原因,表示皮影继承人流失率大,存在着断代的现象,皮影戏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衰弱到后来改革开放时的发展再到九十年代之后的衰弱,每一次的断代现象都对皮影继承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并且当今鲜有人真正愿意去学习皮影,许多想学习的人也只是想要速成,或是因学习过程的困难难以坚持。刘老师说:“学会完整的皮影表演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学习三四年都可能连门槛都还没有入,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很多人追求金钱的时代,还有谁愿意去花这个时间学习皮影呢,华县皮影很大部分是被历史给淘汰了。”对于团队询问政府是否有相关的扶持措施,刘老师表示政府虽有一些政策,但很多方面都没有落实到位,皮影传承之路,道阻且长。
一牵舞如飞 ,一引知进退,举手投足无违背,灯火葳蕤处显真章。华县皮影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时代给予的考验,如何让皮影“活”起来并融入现代生活、避免“绝活”成“绝响”仍任重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