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077|回复: 20

[热点评述] 沔阳为什么在汉江以南而称沔阳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60

主题

3015

帖子

381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10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9-8-8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沔阳为什么在汉江以南而称沔阳,这个问题好像讨论了很久,近来无事,翻也翻百科,终于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沔阳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公元503年,梁武帝拆竟陵郡设沔阳郡,我们就围绕这段时间的历史来说.
梁武帝萧衍本是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府中幕僚,是当时非常出名的竟陵八友之一,竟陵王萧子良原本大权大握,位极人臣,极有可能接替其父亲的皇位。永明末年,齐武帝欲传位于萧子良却终立萧昭业,子良发动政变却归于失败。“竟陵八友”对于此事的态度迥然不同,王融身先士卒,萧衍临阵倒戈,范云等人则持观望态度,并未给予萧子良实质性的帮助,子良最终忧郁而死。而后来皇太孙萧昭业即位为帝。萧昭业只知享乐,不理政务,对大臣的劝谏也不接受。萧衍协助掌权的大臣萧鸾(即后来的齐明帝)废掉萧昭业,拥立萧昭文即位,三个月之后,萧鸾废萧昭文,自立为帝。萧鸾死后,萧衍逼迫萧鸾之子萧宝融禅让帝位。在公元502年建立梁朝。
或许因为梁武帝与竟陵王的这段渊源,加上竟陵八友的名气太大,梁武帝才在上台之后急于去竟陵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503年,梁武帝拆竟陵郡,设沔阳郡,郡治设在云杜县(即现在的京山城关新市镇),因为其在汉江以北,所以命名为沔阳郡.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沔阳县,原为州陵、惠怀两个小县,公元550年合并为建兴县,县治在今沔城镇 ,公元607年沔阳郡治所由云杜迁往汉江以南的建兴县,建兴县县名改为沔阳县,往后的一千多年,沔阳郡的名字多次变化,竟陵郡,复州,沔阳府等治所也在沔阳与竟陵以及钟祥等地多次转移,而沔阳县的县名一直未变.这就是沔阳县的来历.
以下为百科资料: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后为北魏所夺,西魏时置建兴县(今湖北仙桃市)。
据《隋书》记载,沔阳郡,后周置复州,大业初改曰沔州。统县五,户四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沔阳,梁置沔阳、营阳、州城三郡。西魏省州陵、惠怀二县,置县曰建兴。后周置复州,后又省营阳、州城二郡入建兴。开皇初州移郡废,仁寿三年复置州。大业初改建兴曰沔阳,州废,复置沔阳郡焉。
云杜县,西汉置,故治在今湖北京山县新市镇,属南郡。东汉,曹魏,晋因之。刘宋属竟陵郡。梁朝天监二年(503)为沔阳郡治所。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废云杜县。







不是你的,一粒沙,一滴水你也休想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8-8 14: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故名。西汉时期的益州汉中郡置沔阳县。该沔阳县处于沔水(汉江)以北得名,随朝撤,后置沔县,一直到解放后,因“沔”字生僻难认难写,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勉县”。
仙桃之前的沔阳县,设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比古沔阳县晚数百年,应该是汉中郡古沔阳县沿汉江而下的侨置。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0

主题

53

帖子

60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0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9-8-8 1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贴没人看的,都在忙着撕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5

主题

435

帖子

45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54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9-8-8 18:4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sjyx 发表于 2019-8-8 14:43
沔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故名。西汉时期的益州汉中郡置沔阳县。该沔阳县处于沔水(汉江)以北得名,随朝 ...

感觉没有楼主说的有道理,猜想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2

主题

606

帖子

7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29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19-8-8 20:3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sjyx 发表于 2019-8-8 14:43
沔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故名。西汉时期的益州汉中郡置沔阳县。该沔阳县处于沔水(汉江)以北得名,随朝 ...

侨置的理由、依据何在?愿闻其详。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0

14

主题

969

帖子

200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00

IP属地: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 山东省济南市 2019-8-8 20:3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陪你了了 发表于 2019-8-8 13:26
科普贴没人看的,都在忙着撕逼

哈哈。
你这怨念画面感太强,害我笑了一分钟。
话说这个“沔”字,现在还有地方做路名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8-8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疆1234 发表于 2019-8-8 18:46
感觉没有楼主说的有道理,猜想的吧

楼主的梁武帝拆竟陵郡,设沔阳郡,郡治设在云杜县(即现在的京山城关新市镇)是站不住脚的。南朝郡多如麻,与沔阳郡同时的还有建安郡,建安郡治就在云杜,云杜没有做过沔阳郡治。
梁武帝天监三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包括沔阳县降魏,所以梁武帝在沔水下游再设沔阳县。
今沔城王宝河又称玉带河,这玉带河名就是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的汉江在汉中市宁强县境内的玉带河名。沔城的回族镇的回民族也该是那时从西北迁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2

主题

606

帖子

72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29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19-8-8 21:4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沔城的回族镇之回民,也该是在那是从西北迁来的”之说,明显是有漏洞的。梁武帝夺了同是南兰陵齐室的帝位,那是南北朝的事情。那个时候,阿拉伯人还没有兴起,ysl教传到内地是在唐朝或者更晚的以后。所以,您这个说法,有岳飞打张飞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6

主题

467

帖子

52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8-9 09: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wlh71 发表于 2019-8-8 21:44
关于“沔城的回族镇之回民,也该是在那是从西北迁来的”之说,明显是有漏洞的。梁武帝夺了同是南兰陵齐室的 ...

沔城的回主要是魏姓,吴姓等,为元明时期迁来。来源有二,一从海上丝路广州迁入,一是随元朝授官迁入。其中从岭南迁入居多,这是我原中学学校魏校长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9

主题

435

帖子

55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8-9 1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jyx 于 2019-8-9 11:34 编辑
wlh71 发表于 2019-8-8 20:31
侨置的理由、依据何在?愿闻其详。谢谢!

南朝梁武帝所置之沔阳县,这名字不是谁新取的,而是数百年前就有而且一直到隋朝,不会是因为“山之南水之北”的缘由,在一个远离沔水(汉水)一百几十里的山地京山新市镇(云杜县),取一个叫“沔阳”的名字。东晋南北朝战乱频发,是侨置郡县最多的时期。沔阳侨置一点也不奇怪。既然是侨置,就无所谓是在汉水之南还是汉水之北了。
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阳县东设汉阳县(治所今勉县黄沙镇),巧的是武汉也曾有个汉阳县,也不在汉水以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