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恩施7月19日电(通讯员 袁绍贤)期期非遗,刻骨铭心,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始终铭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为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民俗,大力弘扬和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 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在恩施州建始县雅池坝村支教点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以“结”传情。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中国结在时代的冲击下越发显得珍贵,其编织技艺列入非遗名录无不令国人骄傲。“中国结历史悠久,每一个结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说起开设非遗文化课程的初衷时,授课老师张佳婧表示:希望在课上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非遗文化,从中国结这个小的方面开始,一点一滴,科学有序的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图一为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大家满怀好奇,纷纷抬头认真听讲。
图二为志愿者老师分发编制中国结的红绳时,孩子们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大家满怀期待一一坐好。
一根线,一缠,一绕,一紧,编中国结很重要的一点是“三分编七分调。”
图三为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中国结的编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孩子们专心致志认真学习
图四为学生互相合作,在不断尝试中共同摸索正确的编织方法
图五为编织过程中学生遇到难题,志愿者老师耐心指导,并和学生一同合作进行编织。
图六为孩子成功编织中国结后满脸喜悦,积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图七为多次尝试后孩子最终成功编成中国结,迫不及待将作品展现给老师,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