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125|回复: 0

[今日武穴] 那年我从大法寺到黄冈农校读书时, 几张来不及用的粮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8-25 14:4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资讯
08-23

我尚小的时候,整个大法寺街道只有一个供销社门店。记得我的母亲带我到合作社里买东西,常和售货阿姨商量半天。

那时供销社海报的横幅上有糖果、大公鸡香烟、游泳牌香烟等宣传品。果糖是1分钱一颗,大公鸡5分钱一包,游泳一毛五分一包,如果有过滤嘴的,稍贵些,只有几十厘米高的我禁不住柜台里盛放糖果的诱惑,把小手伸进去又心惊胆颤地缩回来,生怕被售货阿姨发现。母亲见状,笑着对售货阿姨说:把你卖给那位阿姨做儿子就不愁没有糖吃了。两个女人都笑起来,不但没有责怪我的“犯罪”行为,还深得大人的理解。


记得爷爷讲,在国家最困难那个年代,许多面黄肌瘦的人找医生,郎中的处方常是:糖一斤,油两斤。许多家庭一年到头一个人只能吃到1.5斤菜籽油,猪肉只有到年关岁末全家才有一点。

我的父亲是当时阳城管理区一位半脱产干部,那时商品严重短缺,每年按购物凭证份量购物,当时买布用布票,购油用油票,买米面用粮票。我于1990年考入当时黄冈地区农校,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全家皆大欢喜,父亲赶到派出所、粮食部门办理农转非等手续,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了大中专生是我们农民最大的盼望,意味着从此拿国家铁碗吃“皇粮”,不愁吃不愁穿了。作为农家子弟,那时读书最大的奋斗理想就是能在社会上轻松混个肚子圆。


在农校,我也享受到了粮票给我带来的实惠,那时校政务处接到省厅通知,有持有粮票者可以凭粮票兑换成相应的饭菜票,逾期作废。我写信叫父亲把平时省吃简用没有用完的寄些过来,一共约七、八张,我全部兑换成了学校食堂可用的饭菜票。第二次父亲写信我说,忘了口袋里的几张,问还要不要再寄过来。但已经逾期,今天我手头就剩下几张当时来不及用去的旧粮票,是1966年湖北省统一印制的购物凭证。


1993年毕业后,我正遇到了人事制度改革,我被分配到大金农技站工作,随后把粮油关系,户口手续进行了衔接。当时的粮油供应证是红皮,证里上面是市粮食局公章,下端是镇粮管所公章及办理人员印章,栏目里注明了当月享受粮食十几斤数量。乡下人以一种艳羡的眼光看待这种有“特殊公民”待遇的粮证持有者,可是之后一年里,我在镇政府食堂买饭,粮油证并没有派上用场。站长告诉说,原来米面要凭证按制购销,有钱不一定能买到,如今市场放开了,商品也大量涌现,现金也是一样,并没有计划统筹的限制。这一年,粮食部门面临着职工身份转换和改制。过去靠分配统筹的柴米油盐短缺时代一去不复返,从1966年到1994年,流通了30多年的粮票宣告退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舞台。


如今大街小巷各村塆路口,分布着大小超市,有的人足不出户,一个手机电话商品就有人送到家。超市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百花齐放,应有俱有,我国农业粮食也连续13连增,过去一人一年只能吃1.5斤菜油的大法寺镇大屋雷村,如今是有名的“麻花之乡”,逢年过节,该村家家户户用新油烹制着的麻花,送到各超市乡下叫卖,半老女人穿着花枝招展的衣服在村广场翩翩起舞……

粮票是经济欠发达不稳定的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曾经起到了稳定社会经济统筹配置商品“杠杆作用”;粮票也同时阻碍着市场经济自由化发展进程,粮票从有到弱再到完全退去流通领域的变化,体现一个国家从弱到强到繁荣富裕综合国力整体提升的民族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