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1 19:56 编辑
勘误破译随州枣树林曾国墓青铜编钟铭文发现129号为曾候导之墓非曾候得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间隔三个月播完一至五集电视专题片“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 近日连续收看20190521 2019考古进行时 第二季“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一)”中介绍129号墓出土了一套组合完整的青铜编钟,铭文显示墓的主人是“曾候得”,认定129号墓为曾候墓葬,发现墓葬人铭文释译问题?
反复查看青铜编钟上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释读为“曾候得”的铭文,发现这个“彳+止+王+目+寸”的得字,笔画虽然似得而并非得字? 前边的曾候二字是“曾候无疑,第三个被释为“得”的字,“彳+止+王+目+寸”的铭文,上下左右笔画结构清晰,详查“得”字从甲骨文金文汉隶演变,找不到一定是“得”字的确切文字依据。特别是“止+王”笔画无演变出处? 得,甲骨文(手,拾)(贝,最原始货币),表示拾贝。有的甲骨文加“彳”(行进),表示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加“彳”,同时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的“贝”写成“见”。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説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从彳,聲,古文省彳。 反复认真研究这个似曾相识看到很眼熟的字,发现这个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释读的“得”字有误,查实发现被释为得字的笔画与“导师”之导上部的笔画除把王字笔画横写之别外其它笔画完全一致,当是导师之“导”无疑,勘误发现129号“曾候得”墓实为“曾候导”之墓的确凿文字依据。 “道”是“導”的本字。的。道,金文(行,四通的大路)(首,借代人体)(又,抓持),表示在路口拉人引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抓住对方的手引路。有的金文字形将“页”简化成“眉”。篆文辵,行进)(首,头)(寸,抓持),强调带路行进。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巳,“人”的变形)(寸,抓持),表示抓住对方的手为之领路。《説文解字》:導,導,引也。从寸,道聲。 “导得”与“得导”之差的勘误发现,再次给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字考古研究专家敲响了警钟,文字考古无小事,一点一画、一笔之误关系到是否能够真实还原历史?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129号墓葬人“曾候导”张冠李戴的错释为“曾候得”,再次把墓葬人曾候名字都弄错的重大考古失误,再次真实上演了一字之差谬之千里的荒唐考古闹剧。 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读到此文后,迅速组织文字考古专家认真核实充分论证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129号墓出土青铜编钟铭文到底是“曾候得”还是“曾候导”?如果发现铭文确为“曾候导”后,请及时修改纠正释读错误,并予以更正,真实还原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129号墓为“曾候导”之墓,及时消除考古错误造成的不良不实社会影响。 2019年9月1日 于 湖北省老河口市 卧马居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任何媒体单位转载请注明出处,任何单位媒体未得原作者同意,不得发表以“曾候导”为主的相关内容,否则释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