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9-9 20:30 编辑
李学勤与黄凤春 胡刚:关于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问题(无确凿文字证据)
《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59244279_713036 2017-07-23
黄凤春先生与李学勤先生讨论曾侯與钟
附录关于李学勤 黄凤春 胡刚:关于曾候舆编钟的解读: 随州市博物馆于2009年在文峰塔墓地采集的一批编钟上也发现大量铭文,其中,在1号钟上的开篇铭文为“隹(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曰:白(伯)(适)(适)上庸,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萦宅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周室之既卑(正面左鼓……)”这是一篇曾侯追述其先祖 的铭文,其中的“白适”当为西周重臣南宫适。“上庸”可读“上通”,当指出仕,或受到重用。《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郑玄注:“幽居,谓独处时也。上通,谓仕道达於君也。”孔颖达疏:“上通,谓身得通达於君,有道德被用也。”“(庇)”当是“警戒”之意。 铭文的大意是说,南宫适得到周王的重用,辅佐文王和武王,参与灭殷之战,夺得天下后,于是,王派遣南公到南方营建城址,统治和警戒淮夷部族,监视江夏一带的蛮夷方国。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铭文,基本上将曾国的始封情况及封国任务说得比较清楚了,甚至将曾国的始封者直接指向了西周初年的“南公”,南公即南宫适。
这些大家、考古专家的解读:最大问题是,缺乏确凿的文字证据---教训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