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楚汉荆夫 于 2019-10-16 11:03 编辑
在湖北襄阳市西郊牛首镇汉江中有一片沙洲,俗称中洲,现谓长寿岛。秋日的一天我们慕名从牛首镇江边码头乘轮渡过江登上长寿岛。长寿岛三面环(汉)江,南面有一条汉江支流小河,总面积1715.3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378.71公顷,湿地率80.37%。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维管束植物466种,高等脊椎动物252种,是襄阳市区仅次于鱼梁洲的第二大沙洲岛。 长寿岛包括樊城区牛首镇的长寿岛村和襄城区卧龙镇的黄河村的三组。现有常住人口2400余人,其中黄河村三组的人口有400人。岛上居民中以马、李、林三姓为大姓,随便打听一家,岛民们都比较熟悉,因为毕竟都是亲戚一家亲。长寿岛历史上曾称为马家洲、中洲、新中等名字。有一年,襄阳几位有名的环保、民俗人士慕名来造访新中,被湿地风光所陶醉,他们了解到洲上九十岁以上人口二十多人,近百岁的王炳兰老人仍红光满面,眼不花耳不背,感慨岛民的淳朴和勤劳,于是他们呼吁建议将新中改为长寿岛现名。
长寿岛于2012年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巡护步道、管理站、生态停车场、访客换乘中心等;建设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室内宣教中心,布设宣传标语牌190多块。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平整砂石1260亩,种植各类植物2万余株,面积2000多亩,近水岸边滩涂恢复植被达到300余亩;与农户签订退耕还湿协议79份,恢复湿地植被769亩。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沿岸砂场53处,查封采砂工程船81艘,实现了汉江樊城段全面禁采。2018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通知,湖北长寿岛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是我市继谷城汉江之后的第二个正式的国家湿地公园。
长寿岛周围的水域水质达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地表主要以沙地为主。边缘之地,笆毛丛生、鹭鸟纷飞,喜鹊登枝、山鸡漫步、野鸭戏水,沙地、水域狼牙交错,水面散布着几艘采砂船只,偶有载着鹭鸶的小船穿插其间。岛上的沙地适合种植小麦、花生、玉米、山药等农作物,其中以山药的经济价值高,花生的产量大。村民的房前屋后,白杨婆娑多姿,毛竹迎风轻扬,洁净的农家小院建筑彰显农居适用、美观、时尚的特色,同时显露出村民们生活的富足。岛洲上的人们在沙土地里播种着希冀,农闲的时候,也结网驾舟到汉江里捕点鱼,享受下半耕半渔的生活方式。随着长寿岛名声的渐渐远播,小岛现成了襄阳市民朋友周末假日里休闲之地。旺季时候,开私家车、骑单车、步行等来拜访小岛的有千人之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