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育种 温室育种,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因为遥远,总是怀念。 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多种一季,打更多的粮食,要种早水稻。早水稻早,必须人工育秧苗,首先要催芽。 先在一个大锅里浸泡种子。这口大锅埋在一个田坎上,在靠桶子塘的坡子下,挖了一个坑,用土砖垒起四壁,就像家里土灶似的。 这口锅真大呀,比过年杀猪用的盆还大,完全够一头大肥猪泡澡。我很好奇为什么一锅水要放黄泥巴还搅浑呢?两袋子早稻种浸泡锅中,烧稻草加热。为了保证锅水不烫手,不时有人用温度计量水温。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热水浸泡后再提起来。又放两袋子下去,如此反复。听大人们说是催芽,还要不时添加黄泥巴,一锅黄汤汤的水,总让人联系上大便池。老让人想起一句歇后语: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不是死也是死)!城里来的干部过来看时,他们会从口袋摸出一个鸡蛋来,放在锅里面。如果鸡蛋沉下去,就要再加黄泥巴搅合,直到鸡蛋浮在黄泥汤里一跳一跳的才算可以,这大概是模仿土壤的环境。
大人和小孩围着看马戏一般稀奇,看催芽,或者去温室看那些躺在木板上密密麻麻的萌芽的种子。一两天,秧苗青翠欲滴像韭菜一样,长一寸不到,簇拥在一起像绿色的地毯。自从有了这几张地毯,外地人一拨接一拨地来,就是为了看这几块翠绿。
这几天总有人来参观温室育种,这些人穿得整整齐齐,戴着新草帽,每人背一个军用挎包,挎包上挂一个印有字的搪瓷杯子。这些东西在那时只有劳动模范才有。他们问问这摸摸那,从温室这个门钻进去,从那个门冒出来,脸上洋溢着饱满的笑容。
等没有人再来参观,社员们将木板上的秧苗放进箩筐里,挑到已经整成一厢一厢的田里,像宝贝一样铺放一垄一垄又一垄,上面又蒙一层薄膜,当秧苗转青就灌水齐平厢垄。早稻育秧就大功告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