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365|回复: 15

《跟着唐诗去旅行》 诗意襄阳登央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6 1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着唐诗去旅行》近期播出 诗意襄阳将再登央视

b7fd5266d0160924fb5d5052d8438effe7cd34cc.jpeg

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龚良杰】据央视网发布的消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出品的大型原创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即将于11月22日—11月26日(每晚8:00)在CCTV—9频道播出。届时,襄阳将再登央视,展现古城千年的历史风貌与诗情画意。
据了解,《跟着唐诗去旅行》共5集,分别选取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五位诗人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段旅程,邀请诗人西川、学者郦波、学者杨雨、作家六神磊磊和书法家鲁大东,来到唐诗诞生的地方,体会诗人的人生,领悟他们的内心,寻找唐诗的秘密。
一部大唐诗歌,半部襄阳历史。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汉水文化的核心区、三国文化的策源地、古城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不仅孕育了孟浩然等诗词名人,更是唐诗的一块高地。据报道,300年大唐,近5万首诗歌,其中4000多首与襄阳有关。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与唐诗有着不解之缘。
去年11月26日至28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8重磅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摄制组来到襄阳拍摄。摄制组一行先后来到米公祠、襄阳古城、唐城、习家池、岘山、鹿门寺等地,记录襄阳城市风光。此外,摄制组特别邀请了书法家鲁大东出任嘉宾,以旅行者的身份走进襄阳,重温孟浩然的不朽诗篇,感受诗歌中的襄阳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8 18: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将创新性地用今天的旅行者的脚步去丈量唐代诗人走过的道路,首先推出盛唐诗人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岑参的旅行故事。为此,纪录频道组建了优秀的创作团队。总制片人史岩,为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曾是大型纪录片《正阳门外》、《宋庆龄》、《高考》、《创新中国》的总导演、制片人、总撰稿;制片人徐欢,作为总导演,创作了大型纪录片《故宫》、《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李文举,曾担任《自然的力量》总导演、《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执行总导演。

  总制片人史岩表示,一直以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都以“打造纪录片高地”为己任,用世界性的纪录片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打造了《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自然的力量》等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好节目。《跟着唐诗去旅行》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五位嘉宾“旅行者”,跟随唐代诗人的脚步,触摸唐诗的世界,唐诗的世界是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历经千年,依然熠熠发光,我们将以全新的纪录片语言,把这个梦想还原给观众,让无限荣光的唐诗,照亮今天的山河。在历史中,找到古典文化长盛不衰的真谛,找到中国人的诗和远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6 18: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位同样被文学史浓墨重彩讲述着的诗人,重新踏上杜甫人生之路的最后一段旅程;当一位自媒体时代的“10+”现象级文化网红,沿着李白漫游的路线寻访国人文化记忆中的仙山;当一位以重金属摇滚乐手身份成名的书法家骑单车坐巴士,再一次探访隐者孟浩然的千里远方;当致力传播文化经典的美女学者,醉心研究诗词推进训诂教育的博士生导师走出书斋,与岑参的边塞和王维的长安不期而遇……穿越时光的行者即将启程,他们又将遇见怎样的风景?
CCTV-9大型原创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一起在行旅中再会唐诗,一起以现代视野体悟唐诗。该片也是纪录频道《跟着xx去旅行》系列片计划推出的首部作品,令人期待。
这是一场时光之旅,千年已逝,容颜变化,但山河未改。这是一场朝圣之旅。一起走上唐代诗人曾经漫游的旅途,来到唐诗诞生的地方,体会诗人的人生,领悟他们的内心,寻找唐诗的秘密。
这也是一场发现之旅。在旅途中,唐诗的诗意和今天的发生了全新的碰撞。诗人西川感慨:有什么样的山河,就有什么样的诗歌;书法家鲁大东在追寻孟浩然的旅途中,在内心里接近了这位田园诗人,他说:这次旅行,我的内心得到了改变,这是最大的收获,在追随岑参的足迹,走过天山南北之后,学者杨雨感悟到:这些年来一次次地出外旅行,感觉总是在寻找什么,这次才发现,一直以来寻找的,其实是我自己。
跟着唐诗去旅行,其实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让唐诗穿越千年的时光,照亮我们今天的山河和我们的道路,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全片共5集,分别选取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五位诗人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段旅程,邀请诗人西川、学者郦波、杨雨、作家六神磊磊和书法家鲁大东,重返唐诗发生的地方,看见变换的山川风景。五集主题分别为江湖、仙山、故人、长安和边塞,既是诗人经历的浓缩,也是创作风格的重要灵感来源。
第一集《江湖》。邀请诗人西川踏上杜甫晚年寻找安身之所的漂泊旅程。
安史之乱,唐朝极盛而衰,诗人杜甫经历着国破家亡的人生。在晚年,诗人漂泊数千里,从甘肃南部,到达四川盆地,又沿着长江飘零,最终在湘江上走完了一生。颠沛流离,却创造了杜甫一生的创作高峰,诗圣正是在漂泊中诞生。诗人西川,年少时是李白的粉丝,年长之后,却越来越崇拜杜甫,他羡慕杜甫无与伦比的用诗歌书写现实的能力。这是一次追寻偶像的旅程。
第二集《仙山》。作家、自媒体人六神磊磊追随李白的脚步,游历诗仙人生历程中的山岳。
李白是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的象征。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的一生,和几座山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少年的时候,学剑匡山,青年时代,登临太白,庐山给了他一次次的抚慰,而他晚年最喜爱的九华山是李白亲自命名的。六神磊磊追随者诗仙的脚步,一直到他心中最高的山——李白的墓园,感受一生蹉跎、至死浪漫的伟大诗人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第三集《故人》。书法家、摇滚歌手鲁大东以徒步、骑行和乘车等多种方式寻找孟浩然漫游吴越的足迹。
诗人孟浩然的生命在两种模式中切换——隐居和漫游。人到中年,孟浩然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吴越漫游,因为这里,有他的朋友。也许只有朋友之情才能慰籍隐居的寂寞。鲁大东认为,唐代的诗人仿佛作曲家,而他就是乐曲的演奏者,需要心灵的交流。鲁大东决定开始一场慢旅行,他骑着自行车,追寻着白衣飘飘的孟浩然,发现恬淡的山水诗背后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第四集《长安》。学者郦波将重现王维诗句中的文化地图,探寻深植于记忆中的诗意散聚。
一千多年前,长安城就是世界的中心。在长安的诗坛,王维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长安,诗人们来来去去,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黯然神伤。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两个主题:离别和欢聚。学者郦波将以长安为中心,追寻王维曾经留下的足迹,渭城曲、灞桥柳、蓝田古道、辋川别业,而在中国文化的地图上行走,是郦波父子两代人接力的旅行。
第五集《边塞》。学者杨雨远赴岑参笔下的边塞,遇见远方的戈壁、牧场、歌琴和马背。
边塞诗是唐诗中最为壮阔明丽的篇章,当年,诗人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雄心,远赴边塞,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行走了最漫长的旅程。从未到过边疆地区的学者杨雨,沿着岑参的足迹,走过戈壁荒漠、绿洲古城、兵团垦区,亲自参与了哈萨克牧民的浩大转场,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边关哨所,她惊奇地发现:古代诗人的豪情依然留存于今天的战士身上,而诗意,更是千年来都绵绵不绝。
跟随唐代诗人的脚步,行走在唐诗发生的路上。五颗唐诗天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耀着今人追寻他们的旅程。遇见唐诗,遇见风景。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1122日起每晚20:00CCTV-9纪录频道,一起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7 1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朝圣之旅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716\wps1.png
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11-1216:04澎湃新闻官方帐号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诗意之旅。
这也是一场时光之旅。千年已逝,容颜变化,但山河未改。
这是一场朝圣之旅。一起走上唐代诗人曾经漫游的旅途,来到唐诗诞生的地方,体会诗人的人生,领悟他们的内心,寻找唐诗的秘密。
这也是一场发现之旅。在旅途中,唐诗的诗意和当下的现实发生了全新的碰撞。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一起在行旅中再会唐诗,一起以现代视野体悟唐诗。该片也是纪录频道《跟着xx去旅行》系列片计划推出的首部作品。跟着唐诗去旅行,其实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让唐诗穿越千年的时光,照亮我们今天的山河和我们的道路,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全片共5集,分为《江湖》《仙山》《故人》《长安》《边塞》,分别选取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五位诗人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段旅程,邀请诗人西川,学者郦波、杨雨,作家六神磊磊和书法家鲁大东,重返唐诗发生的地方,看见变换的山川风景。主题既是诗人经历的浓缩,也是创作风格的重要灵感来源。
诗人西川踏上杜甫晚年寻找安身之所的漂泊旅程;作家、自媒体人六神磊磊追随李白的脚步游历诗仙人生历程中的山岳;书法家、摇滚歌手鲁大东以徒步、骑行和乘车等多种方式寻找孟浩然漫游吴越的足迹;学者郦波将重现王维诗句中的文化地图探寻深植于记忆中的诗意散聚;学者杨雨远赴岑参笔下的边塞遇见远方的戈壁、牧场、歌琴和马背。
诗人西川感慨:有什么样的山河,就有什么样的诗歌。
安史之乱,唐朝极盛而衰,诗人杜甫经历着国破家亡的人生。在晚年,诗人漂泊数千里,从甘肃南部,到达四川盆地,又沿着长江飘零,最终在湘江上走完了一生。颠沛流离,却创造了杜甫一生的创作高峰,诗圣正是在漂泊中诞生。诗人西川,年少时是李白的粉丝,年长之后,却越来越崇拜杜甫,他羡慕杜甫无与伦比的用诗歌书写现实的能力。这是一次追寻偶像的旅程。
李白是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的象征。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的一生,和几座山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少年的时候,学剑匡山,青年时代,登临太白,庐山给了他一次次的抚慰,而他晚年最喜爱的九华山是李白亲自命名的。片中,六神磊磊将追随者诗仙的脚步,一直到他心中最高的山——李白的墓园,感受一生蹉跎、至死浪漫的伟大诗人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诗人孟浩然的生命在两种模式中切换——隐居和漫游。人到中年,孟浩然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吴越漫游,因为这里,有他的朋友。也许只有朋友之情才能慰藉隐居的寂寞。鲁大东认为,唐代的诗人仿佛作曲家,而他就是乐曲的演奏者,需要心灵的交流。鲁大东决定开始一场慢旅行,他骑着自行车,追寻着白衣飘飘的孟浩然,发现恬淡的山水诗背后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边塞诗是唐诗中最为壮阔明丽的篇章,当年,诗人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雄心,远赴边塞,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行走了最漫长的旅程。从未到过边疆地区的学者杨雨,沿着岑参的足迹,走过戈壁荒漠、绿洲古城、兵团垦区,亲自参与了哈萨克牧民的浩大转场,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边关哨所,她惊奇地发现:古代诗人的豪情依然留存于今天的战士身上,而诗意,更是千年来都绵绵不绝。
一千多年前,长安城就是世界的中心。在长安的诗坛,王维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长安,诗人们来来去去,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黯然神伤。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两个主题:离别和欢聚。学者郦波将以长安为中心,追寻王维曾经留下的足迹,渭城曲、灞桥柳、蓝田古道、辋川别业,而在中国文化的地图上行走,是郦波父子两代人接力的旅行。
跟随唐代诗人的脚步,行走在唐诗发生的路上,五颗唐诗天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耀着今人追寻他们的旅程,遇见唐诗,遇见风景。
据悉,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将于1122-1126日每天20:00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5

主题

1201

帖子

161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19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8 1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之旅是愉快的。唐诗之旅的胜景之一,是一块高地,这块高地就是襄阳。登上这块高地,心气陡长。
其实,在祖国的版图上,襄阳是块很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甚至有些荒僻。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之河流,如同汉水,总也绕不开这块地方。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这块地方的文化底蕴,而唐诗是其中的精粹。1200 多年前,在繁荣昌盛的唐朝,襄阳,群贤毕至,诗人荟萃,盛极一时,创造了一个令后人仰慕千年并还将继续仰慕下去的奇迹。盛唐时期的诗人,特别是些大诗人,几乎都与襄阳多少有些瓜葛。有些诗人生长在襄阳,有些诗人的根在襄阳。外地诗人,有的慕名而至,与襄阳诗人饮酒吟诗,有的虽远在千里之外,但心仪襄阳,与襄阳诗人一唱一和。襄阳诗人王迥在《同孟浩然宴赋》一诗中,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屈宋英声今已止,江山继嗣多才子。
作者于今尽相似,聚宴王家其乐矣。
共赋新诗发宫徵①,书于屋壁彰厥美②。
① ② 宫徵:音乐术语。古音乐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羽。此代指诗赋曲的音乐。 厥(jué):通代词“其”,意指  它,它们。
于是,在唐诗中,襄阳凸为一块高地。唐诗,是襄阳永恒的广告。
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①,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②,郡邑浮前浦③,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④,留醉与山翁。”这是多么绝妙的广告词,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它不仅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襄阳,也使人感受到中国文化慈母般的温暖与宽厚。从襄阳走出去的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使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小枫桥,一夜之间便成为闻名遐迩的文化名胜。形象,不是金钱的堆积,也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其中的文化因子犹如人体中的细胞和血液。应该说,唐诗给襄阳创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取用不竭的无形资产。
应该说,唐诗成就了襄阳。文化能使一个地方超凡脱俗。在农民和文人眼里,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襄阳。在农民看来,襄阳就是襄阳,气候怡人,土壤肥沃,种啥收啥。但在文人眼里,闪烁的是襄阳的人文精神,是襄阳的文化底蕴。当然,文人眼里的襄阳紧紧贴附着农民眼里的襄阳,但文人眼里的襄阳又可以独立于农民眼里的襄阳而凸为一块高地,一块精神高地,挺立在阔大的文化河流之中。
当然,襄阳也哺育了唐诗。有人认为,诗人荟萃襄阳是襄阳的重要地理位置使然。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不然。想想看,千百年来,襄阳的地理位置是否发生过变迁?当然没有。那为何只出现了唐诗高地这唯一的一次文化奇迹,甚至连唐诗之后的宋词,也未能在这块土地上开出一朵像样的花?应该说,是盛唐时期那自由的空气繁荣了唐诗这一奇葩。襄阳奉献了一位杰出诗人———孟浩然。当然,没有那自由的空气,孟浩然就不会长成一棵大树。
孟浩然是这块高地上的一棵树,一棵消息树,一处绝无仅有的靓丽的风景。天下诗人像鸟儿,翩然而至,栖上佳木。“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⑤。”这是诗圣杜甫对这位老乡的评价。慕名而来的王维为孟浩然画过一张肖像:“状颀而长⑥,峭而瘦,衣白袍。”(张洎题)这是形貌,是表象。诗仙李白则从更深层次上、从本质和精神上给孟浩然画了一张素描:“红颜弃轩冕⑦,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⑧,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⑨。”无论是品质,还是诗才,抑或是实绩,孟浩然都是一棵繁茂、质朴、挺拔的大树。因为有了孟浩然,那时的襄阳,诗人熙来攘往,连空气和酒中都飘溢着诗的芳香。是的,在任何时候,真正的文化大师往往是一面旗帜,一呼百应。文化名人,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孟浩然,就是襄阳的名片。有了这张名片,天涯海角都会遇到知音。孟浩然以降,襄阳没有出现孟浩然式的领袖人物,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奇迹和辉煌。
①三湘:湖南的湘潭、湘乡、湘阴。②“山色”句:山色微茫,给人似有非有的感觉。③郡邑:指襄阳城。④风日:风景。⑤“鲍谢”句:凌,超越。鲍谢,南北朝诗人鲍照、谢朓。⑥颀:躯貌,修长。下句“峭”,形容高而瘦。⑦轩冕:喻得志之人。⑧中圣:圣人。⑨清芬:喻高洁。
在这块高地上,岘山和鹿门山是两座并肩而立的山峰。登上这两座山峰,随便拾起一块陈砖一片旧瓦一枚落叶,就是拾起一首诗。在唐诗中旅行的人,都想登上这两座山。岘山是孟浩然人生之旅的起点,鹿门山是孟浩然人生之旅的终点。岘山和鹿门山,是两座母亲山,孟浩然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二山。登岘山,孟浩然发出了泣血惊心的感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①,天寒梦泽深②。
羊公碑尚在③,读罢泪沾襟④。
登鹿门山。孟浩然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⑤。
在孟浩然的心目中,岘、鹿二山是高洁的象征。有忧,有愁,有苦,有涩,有喜,都向岘、鹿倾诉。孟浩然总爱在岘、鹿二山上迎送诗朋好友。这不是因岘、鹿二山的秀丽,而是因为这二山慈祥、宽厚,坦荡无私。登上岘、鹿二山,山脚下襄阳城里的滚滚红尘和世间的邪恶,都随一阵清风飘然而去。只有岘、鹿二山,才最值得信赖,才能托付一切,甚至生命。
于是,诗人来襄阳,必登岘、鹿二山。岘、鹿二山成为诗坛圣地,成为两座文化山。
①鱼梁:水中筑堰像桥梁一样的捕鱼设施。②梦泽:古水名,即“云梦泽”,在江汉平原一带。③羊公碑: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为他树庙立碑。④此诗名为《与诸子登岘山》。⑤偃蹇:枝杈伸展貌。
文 张三元,《散文》2000 年第 1 期。

楚山横地出 汉水接天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8 18: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M1911A1 发表于 2019-11-18 10:12
唐 诗 高 地 唐诗之旅是愉快的。唐诗之旅的胜景之一,是一块高地,这块高地就是襄阳。登上这块高地,心气陡 ...

优美、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9 13: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Z700 于 2019-11-19 16:05 编辑

虽然纪录片还有2天播出,但我猜想,下面这首诗应该出现。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9 18: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跟着唐诗去旅行》拍摄组走进米公小学
时间:2018-11-27
(通讯员 余慧慧)跟着唐诗去旅行,感受诗歌中的襄阳之美。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跟着唐诗去旅行》栏目组一行携手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教授鲁大东教授来到襄阳市米公小学一起寻访孟浩然的足迹,进行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拍摄。
活动仪式上,来自米公小学的孩子们,以诵读经典的方式,与1300多年前的老乡孟浩然对话,他们以这种向经典致敬的方式,证明自己来自哪里,这里是“米公小学银杏诗词社团”的现场,这里是沉淀下4000多首古诗文的襄阳。孩子们唱着《春晓》,携手《与诸子登砚山》,共道“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最后,鲁教授与米公学子一起同台竞技用书法记录这美好的时刻。
据介绍,该校每天早上7点50分,琅琅的诵读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学生们定时跟着校园广播吟诵经典,高声诵读着,开启了崭新的一天。像这样的晨读,已成为米公小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学校坚持“诵读经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除了每日晨读传统经典诗词之外,还在每周星期三上午二节课后对全校学生进行吟诵经典诗词的检测,各班比一比赛一赛,把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植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9 2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来我市取景拍摄
2018-09-25 14:23
日前,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摄制组来我市取景拍摄,一起寻访唐朝诗人孟浩然当年的足迹。

《跟着唐诗去旅行》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立项承制,全片共五集,每集50分钟,总导演李文举。该片以唐代诗人、诗歌为线索,甄选唐诗所展示的代表性场景、情境,借助现代寻访人的独特视角进入并展示唐代的旅行生活、山川风貌和社会面貌。首先推出了盛唐诗人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岑参的旅行故事。在我市拍摄期间,摄制组邀请艺术家鲁大东出任嘉宾,沿着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行走路线,重点围绕梅城古镇、三都渔村、七里扬帆、三江两岸建德绿道、新安奇雾等展开线索,重温孟浩然在我市留下的千古绝唱《宿建德江》,寻觅诗人的足迹。摄制组还来到建德航空小镇,乘坐直升飞机以不同视角拍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据悉,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打造纪录片高地”为己任,用世界性的纪录片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打造了《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节目。《跟着唐诗去旅行》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通过五位嘉宾“旅行者”,跟随唐代诗人的脚步,在历史中找到古典文化长盛不衰的真谛,找到中国人的诗和远方。该片于2017年9月启动,摄制组兵分五路,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四川、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自治区,该片预计2019年春节期间在央视播出。

(通讯员  顾伟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362

帖子

138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0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20 13: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经过较长时间的东川漂流,再次返回浣花溪畔的草堂。此时的他,心情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一千多年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这首诗再次响彻草堂。在小朋友的朗读声中,听者似乎感受到了杜甫当时的欣喜愉悦。

  7月21日下午,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开机仪式,在有千年历史的成都杜甫草堂大雅堂举行。在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的塑像前,伴随着身着唐装小诗童清脆的诵读声,与会嘉宾共同经历了一场关于唐诗的精神旅行。

  相见恨晚 当杜甫遇见成都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帮助下,于成都西郊风光秀美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这便是杜甫草堂的由来。在这里,杜甫居住了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成都的岁月,不仅是杜甫平生为数不多的愉悦时光,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高峰期。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选择在此开机,别有一番深意。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将创新性地用今天旅行者的脚步去丈量唐代诗人走过的道路,首先推出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岑参的旅行故事。”在发布会现场,总导演李文举介绍了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邀请著名诗人西川、作家六神磊磊、学者杨雨等人出任‘旅行者’,沿着唐代诗人的行走路线,寻访曾经的唐诗现场,回望唐诗的山河,感受今天中国大地发生的变化,追寻中国人的诗意人生。”

  为何会选成都作为纪录片中杜甫的拍摄起点?成都在杜甫的人生之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呢?

  总导演李文举看来,说到杜甫,一定绕不开成都。“在成都的岁月,是杜甫晚年创作的高峰期。他大概三分之二的诗是在四川写的,而他三分之一的诗,是在成都写的。成都这片土地,给了杜甫极大的滋养,使他有心境和感触留下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对于杜甫,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点。”

  “人们谈起杜甫,不会去谈论他的生地和他死后的去处。但人们一定会谈到成都,会记得草堂。”在开机现场,诗人、美食家石光华谈到杜甫与成都的深厚渊源。石光华认为,杜甫不仅是伟大的诗人,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用现在话来说,杜甫在当时是个高级吃货。他所喜爱的唐朝美食‘鱼鲙’,就是现在的生鱼丝。他描写这道美食‘善斫脍丝,缕轻可飞’,可见吃得有多么精细。”

  穿越时间 与古人隔空对话

  近年来,一股“诗词热”在中国蔓延开来。从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到即将开始拍摄的《跟着唐诗去旅行》,似乎正是“诗词热”现象的缩影。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用今天旅行者的脚步去丈量唐代诗人走过的道路,带领观众走进诗人的生活方式,可谓独树一帜、前所未见。

  “当下,单纯欣赏杜甫,恐怕不够,我们应该去体验杜甫。欣赏是有距离的,只能欣赏诗句的意境。但是体验,就意味着要将他重新唤醒。”著名诗人西川是纪录片中杜甫篇章的旅行嘉宾,他会走过当年杜甫走过的土地,感受这位千古“诗圣”一路的欢喜与苦楚。“我很好奇,当我也看到杜甫所见的风景时,我会不会也有他同样的感受。我觉得,当我走过千年前杜甫走过的路,一定有个影子在跟着剧组。而这个影子,就是杜甫。”西川笑着说道,“说不定,哪天他会突然跳出来说:‘不对,你想的不对’。”

  《跟着唐诗去旅行》的主创队伍,也强大到令人咂舌。总导演李文举曾担任过《自然的力量》的总导演,而总制片人史岩是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也是大型纪录片《正阳门外》《宋庆龄》的总导演、制片人、总撰稿;制片人徐欢,是大型纪录片《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总导演。据了解,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制作,2019年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