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113|回复: 7

[东湖时评] 长江新城怎么啦?怎么没有消息啦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9

主题

788

帖子

82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21

IP属地:浙江省嘉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嘉兴市 2019-11-17 1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628

主题

6124

帖子

7551

积分

贵宾

黄石府大风宪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55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9-11-18 1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心自用,还是不如公心一片向东南。滨湖新区的建设更加符合鄂东,
西南方向建设江汉新城把大汉阳搞起其实对武汉更实际,连接江汉平原,有人才、资源。
建设黄石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城市职能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东皖西赣北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湖北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4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17 17: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被冻结,武汉后续发展究竟何去何从?



(原创: 荆楚连线)武汉申报国家级新区事宜,在经历本地部分媒体2(2017和2018)年的期盼和畅想之后,国家层面的回复于日前公开。8月1日,国家发改委在回复关于“关于尽快批准设立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的人大建议案时表示,暂时不再研究设立新的国家级新区事宜。

国家发改委在回复中称,国家级新区相关工作当前的重点是指导已设立的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新的要求,努力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新高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发挥率先带头作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这意味着,经历数轮扩容成“批发”之势(19个,东部8个,中部2个,西北3个,东北3个)的国家级新区,总体上的建设和发展程度与国家的期待尚有差距。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的时期内,包括长江新区在内的正在申报的国家级新区,已无获得批复的可能。

上述结果早有预兆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的上述回复,并不令人意外。2017年度,武汉官方媒体曾数度积极披露或畅想“长江新区”的蓝图,但在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2019年之后,部分官方媒体关于“长江新区”的内容与调子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与官方媒体和部分民间利益相关者的狂欢不同的是,部分民间产业关注者对于“长江新区”的设立与建设始终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的不同看法集中在长江新区的选址,不利于武汉城市群连绵带的建设与城市幅射范围的扩大并影响着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

有种观点认为,基于空间与产业及人口要素的聚集,东南乃至西南向布局与拓展更有利于发挥和放大武汉的优势。持上述观点的人士认为,武汉东南向的东湖高新在高科技领域已形成相应的基础,而西南向的沌口在制造业领域实力雄厚,融合两者的优势则事半功倍。

同时,武汉东南向的鄂州特别是黄石,与武汉毗邻且工业基础扎实,并与武汉已形成连绵带。而且,上述区域湖南及江西的距离并不远。如武汉在东南向布局国家级新区,除可快速形成声势、推动武鄂黄连绵带建设之外,更可幅射江西和湖南的部分区域、扩大武汉的影响半径。

防洪与生态是难题
如果说,规划中的长江新区的选址与武汉城市幅射力的扩充,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有婆有理”的学术之争的话,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则是长江新区申报中无法回避,并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高度重视与关注的内容。

据了解,在长江新区规划范围内存有相当面积的蓄滞洪区,是武汉乃至长江中游防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如何处理长江新区建设与防洪安全的关系,是长江新区申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武汉市发改委曾制定蓄滞洪区调整的方案,并意欲获得水利部专家的支持。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是长江新城(区)建设中,必须要关注与妥善处理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在回复本次人大建设案时特别要求,武汉市要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扭住已有和潜在的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不放,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整改。

并且,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并特意要求,武汉市务必要做到真整改、真见效。按常规,如此措辞严厉与直接的话语在官方公开的回复中是不多见的,而异常背后的无疑是耐人寻味的。这或预示着,未来国家层面对武汉特别长江新城建设中生态环境核查的力度,极有可能加大。

后续动态更需关注
本次国家发改委的回复,其实对于武汉市及湖北省乃至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未尝不是好事,起码武汉市与湖北省可以从长江新区的申报工作上脱身。同时,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可以从本次申报国家级新区的历程中,重新审视武汉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至于国家级新区的荣誉,在国家级新区已不稀缺的当前,有当然最好没有其实并无太大影响。况且,从国家新区的建设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全球与区域性产业动向和各区域自身的努力(改革与创新)更为关键,国家政策支持与荣誉加冕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因此,在国家发改委冻结国家级新区研究事宜之时,武汉其实更应站在中部崛起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高度,重新认真地审视武汉特别是改开至今的发展历程,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并实施全域改革创新,最终从解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确立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在此基础上,武汉能从中部崛起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盘活所拥有的产业资源与科教人才优势,进行生产要素与驱动要素的合理布局与优化及调整,并全面启动与持续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和以营商环境优化为基础的社会建设,武汉的未来无疑是值得期许的。届时,有没有国家级新区,对于武汉都已经不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049

主题

7643

帖子

8205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8205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9-11-17 20:0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残雪漫飞 发表于 2019-11-17 17:11
长江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被冻结,武汉后续发展究竟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

武汉新洲区要依托阳逻国际港申请华中自贸港和自贸区!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现在有政策空间的是自贸区,有先行先试的口子,现在让你试就是最大的政策。这两天在自贸区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gwy已经几次出台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专门支持政策了,覆盖到外汇,税收,交通,商事制度,行政许可,外商投资等方方面面。下一步就是要大胆闯,闯出名堂。可见现在潮头的地区是自贸区,而不是其他,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舍本逐末,要争取在下一个十年里在自贸区里出类拔萃,就有可能获得内陆首个自贸港这样的含金量极高的政策高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9

主题

1031

帖子

108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8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11-17 21:4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不逢时,起步太晚,后知后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5

主题

485

帖子

51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1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18 12: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有可能成功申报国家级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0

43

主题

577

帖子

609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09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9-11-18 15: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6

主题

995

帖子

97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7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18 15:2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蓄洪区,你说能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