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士
 
- 积分
- 48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交通不只铁路,铁路不只高铁。
我是觉得中部论坛的那帮人也挺无聊的,是个县城就想做枢纽,哪有那么多枢纽啊?
==========
公路:开发区大骨架基本建成,整理完善毛细血管与断头路,谋划主干道拓宽快速化工程;沿江大道恐怕还需时日,过江通道效用巨大,高速公路基本成网
大骨架基本已经铺好了,下一步是铁山-下陆区那一部分需要开始了。市区还是有许多毛细血管需要整理,这样也可以疏解交通,缓解主干道压力。可以进行一些快速化的规划,但是大部分道路路基不是很宽,想整个修高架,难度比较大。天津路拓宽,黄石西/钟山大道拓宽应该年后就会开始。
沿江大道的问题,感觉至少三年内不太好动工吧。一是电厂退城入园,虽然确实开始行动了,但是这才八字写了一撇,要写完整个“退”字,还差得远。二是沿江很多路基都是不规整的,而且像海观山,外贸码头地段都有楼,需要拆迁。三是西塞山段设计,这边黄石大道已经可以说是沿江的了,但是拓宽难度也比较大,可以将铁路拆掉,应该能至少修出六车道,沿江大道在上窑入之后的黄石大道怎样做也是很考验的地方。
建成棋盘洲大桥与武穴大桥,棋盘洲大桥对于黄石新港将起到巨大作用,西塞山地区缺一座过江通道沟通江北农场。
公交线路继续加密,其实黄石公交算是全省走的比较靠前的了,新城区与周边乡镇还需要更多联系,黄石-大冶之间也一样。我个人其实更建议直接整合大冶公交与阳新公交,成立大黄石公交集团,统筹规划全域,但是感觉比较难(大冶网友怕是要骂我),但是这确实是合理计划公交资源的重要一部分,比如王太终点的28,31路等就可以继续延伸去大冶或者黄石站(罗桥),大冶5路也可以开进下陆铁山,特别这对于两地的接壤地带(罗桥,新下陆),这是重大利好。
武阳高速也开建了,到武汉还是十分方便的。说是武南高速的一部分,到南昌那一段听听就好,清明小长假的时候去过一趟武宁,修水,大广高速上大冶还堵车,过了大冶全没了,鄂赣收费站那里前后可视范围之内一个车都没有。黄石境内几条省高速基本近些年都会陆续建成,全域高速公路已经成网还是很便捷的,下一步要做好对接机场的准备。
==========
水路与航空:新港初显规模,机场是巨大机遇
黄石新港已经初具规模,不指望他一下子把六十多个码头建好,建个二十来个三十个应该差不多吧?疏港铁路电气化(有更好,不必要),棋盘洲大桥通车,未来的新港会更好。顺丰机场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临空经济区很重要,这是湖北省的统筹规划,公路对接不会被卡脖子,而且这个机场附带一定的客运功能,也算一个支线客运机场吧(4E级的支线机场,奢侈嗷),燕矶大桥也可以算新的过江通道。
最可惜的是棋盘洲铁路过江功能被否决,港口相比于机场,更需要铁路。
==========
铁路:常岳九客货200概率大,武九六线概率不低,北站扩建预计明年启动,尽量争取过江通道
这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坛友之间吵吵来吵吵去也得不出结果,所以我只摆我的道理,不吵。首先要明确一点,国铁现在对于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相当谨慎的,很多新线路地方出资比例都占到了7成以上。
常岳九铁路,怎么建,什么标准,我不管,我只希望他能给黄石带来一座铁路过江通道(客货),别的意义都没有这个大,货运过江通道对于黄石港的意义重大。我只是从我的角度单纯的认为,常岳九很难设计为250+的客运专线,如果执意修,很难报建。第一:这条铁路除了沿线城市,对于几大枢纽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绕考武汉绕开长沙,重庆确实能黔张常直连,但是黔张常也只是客货混跑,而且这能去哪呢?沿江也不近,南下更不近,如果沿线有大城市或较大枢纽也可以,但是很遗憾,没有,客流从哪来?第二, 这条线路从头到尾,一个拥有动车所的城市都没有,而且也没有听说哪里有规划动车所,车从哪来?
我仍旧认为武咸城际延伸到江西是找死的行为,如果你看了武汉-南昌/福州/厦门/赣州的车的安排,就能发现这些车无一不是高密度停站,武汉到南昌三百多公里要停8,9站,这本身就是直通客流不足的表现,整条线路的客流更多是区间客流为主,而咸宁-修水-南昌/吉安的线路,区间更是山区无人区,区间客流也无法保证,况且武九-昌九的线路并不绕,没有理由大费钱财兴建无人区高铁。坛友也拿出过昌福高铁被否决的例子,同样地,连昌福这种沟通两大省会的线路都会被否决,咸宁-修水这种无人区高铁又怎样才能获批呢?
而现有的武九客专,比想象中的要繁忙。1230调图后,武九客专本线车50对,武冈城际20余对,二者之和有70对车,明年光谷站通车,武咸-汉孝跨线,武九武冈净增5对不过分吧?黄黄通车再净增5对,不过分吧?这就至少80对车了,因此武九六线并不是什么很遥远的目标。本来现有的武九客专就是按照城际铁路的标准设站的,哪有一个镇就一个站的?如果说武黄城际是城际,一镇一站,那跟随武九客专同期修建的白沙,枫林同样也是把站修到了镇里,因此武九客专在设计上就预留了长短途分流之后的短途通勤功能。在下一个五年需要新武九高铁以解放既有武九客专的城际通勤功能。武汉枢纽的光谷南站就有可能是预留的南外绕线既有武九客专,新建武九高铁的分界点。
黄石北站改扩建的具体消息应该明年市两会就会出来了,毕竟当年的预算不是想拨款就能拨款的。希望能争取到两台六线,如果能三台七线自然更好。根据高铁管家的数据,黄石北站工作日接发送旅客在2000人左右,周末有4000人,节假日则能有5000+,其实负荷也没有那么大,站房扩建个人觉得没有加站台更要紧。除此之外,希望能在大冶北或者黄石北争取到动车组存车线,优化武九客专早晚班车次时间,早上首班车在7:15以前,晚班车在宜昌东-大冶北与上海虹桥-大冶北之间,能有一班车填补空白。黄石站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修缮,主要问题在于设施老化与站前广场设计不科学。
==========
其他项目
说是今年年终还要更新一波公交车的,之前看到说11路要换车,好像也没换估计也1月去了。
有轨电车如果真的敲定方案了,应该年后就会开工。这个东西,可以建也可以不建,没有那么必要但也没有那么不堪用。光谷有轨日均客流也能达到3W+,早晚高峰的均速还是比公交车快很多的。黄石有轨目前应该还是在规划路线跟设计方案上有较大争议,从上次公布的内容来看还是吸取了光谷有轨不少做的不足的地方的经验的,比如不再沿着道路一侧铺设而全部铺设在路中央,大量使用交错型车站减少对路基的占用,尽量选择路基较宽的道路建设等。当然千言万语不如一句话,干嘛不直接高架呢?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
在第一期规划中,老铁路也被划进有轨改造的进程里,但在后来又被划出。铁黄支线做有轨,会不会太浪费了?这可是货车的路基!我估计,铁黄支线可能会预留给真正的“轨道交通一号线”。
==========
总的来讲,你指望黄石像武汉那样,different everyday,大干快上全城工地是不可能的,毕竟财力有限规模有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则是应该具备的设计思路,一味追求好高骛远,恐怕不仅资源浪费,还会给本就有偿债压力的财政更加蒙上阴影。
===暂完====12/12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