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7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部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PART 01
(一)华新百年复兴基地
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80%左右。计划12月底完成设备安装,明年2月份点火试产。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税收3亿元。
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科技园:热封包装袋项目已试生产,防渗新材项目正式试产;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正在进行厂房钢结构施工,计划年底完工;助磨剂项目厂房已建成,正在装修;综合办公楼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计划年底附楼封顶、主楼力争明年四季度入驻。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6亿元,新增税收4亿元。
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做前期,计划明年初开工。
(二)大冶有色项目
计划2021年7月1日前点火试产。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0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
(三)劲牌健康白酒产业园
项目计划建设24栋陶缸库(一期8栋),目前已启动7栋陶缸库建设,其中,1栋已建成,年底前建成3栋。
计划明年全部建成一期8栋陶缸库,2021年期投入运营。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0亿元。
(四)新兴管业项目
项目计划12月28日举行启动仪式。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2-3亿元。
(五)宝钢二期项目
计划明年2月份开工。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形成产值25亿元,税收2-3亿元,新增产值5亿元,新增税收6000万元。
(六)华中铜业相关技改项目
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智能化工厂,计划开发新产品(5G高端锂电池负极压延铜箔、黑化处理箔、高强高导引线框架等) 。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税收4000万元。
(七)华鑫实业技改项目
大冶华鑫实业有限公司近三年来,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技改,企业设备、环保设施、产品结构明显升级,排放、能耗明显降低,年缴纳税收2亿元。日前,企业计划按照减量置换方式实施2个技改项目。
节能环保技改项目:形成年生产3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2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
特种钢综合熔炼中心项目:项目布局在大冶市灵成工业园区,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年产36万吨特种钢母料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0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
(八)新港重科模具钢熔炼中心项目
计划在新港园区建设模具钢熔炼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00亿元,新增税收20亿元以上。
(九)华电黄石清洁高效煤电机组项目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计划在鄂东选址建设开发火电项目,规划建设4×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及附近半径20公里范围内区域进行集中供热,年利税3亿左右。
2019年科技创新项目
PART 02
1.黄石科技城推进情况
目前,项目三通一、临建围挡以及桩基施工已经全部完成,现正在进行基坑开挖工作。
广泛引入科创资源,先后签订了8项协议。即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签订共建浙江大学华中技术转移中心协议;与武汉光电产业研究院签订共建黄石半导体新材料研究院协议;并与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家专家创业团队签订了入驻科技城意向协议。
2.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项目
目前,研究院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已完工,总投资3500万的38台检测和研发仪器设备陆续采购并完成安装调试。
3.黄石铝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
该项目以大冶市宏泰铝业有限公司为依托,联合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北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
研究院地点设在宏泰公司内,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六个专业研发检测部门,已配备有专职人员20人,聘请了知名专家6人。
4.黄石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
研究院设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内,主要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等推广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市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进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企业。
2020年科技创新项目
谋划情况
PART 03
还将建设
黄石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
黄石有色金属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
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
制冷压缩机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
2020年计划申报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市级研发机构60家,力争全市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突破330家,占规上制造业企业(660家左右)的比例达到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