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604|回复: 3

[古塔茶馆] 细奶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2-28 15:0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奶
添加时间 : 2019/12/18 10:29:28
作者 : 英山县公路管理局 蒋劲松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搭公交车至梅凹,步行至泡桐坳,幸遇一晚辈摩托捎上我,与细奶见最后一面。

秋风在耳畔呢喃,似乎是在诉说着细奶命运多舛、历经磨难的一生:

细奶养育了四个子女,3男1女。大儿子没条件读书,按时下流行说法,属智力、能力受限,农村生产大包干前,细奶担心断了婆家香火,从娘家亲戚中挑选一水灵姑娘做儿媳。因生活窘迫,大儿媳感到前途渺茫,含着热泪与大儿子离婚,留下一孙女,细奶一直抚养长大直到出嫁。二儿子小名细瘫,生活自理都成问题,细奶手把手地交其穿衣、吃饭,养猪、放牛和做农活。三儿子,我叫他小叔,但与我同龄,同学至4年级,辍学回家放牛。记得辍学的小叔在烘笼里,用铁制空香脂盒、炒黄豆,烧面团,滚铁环、折飞机、玩游戏来哄我开心,课本全部撕掉了做玩具材料,细奶躲在一角不停地掉眼泪。小女婿打拼建房业,过度劳累,丢下孤儿寡母,英年早逝。

我家与细奶家一岗之隔,小山岗上喊一声,彼此都能听见,我们两家相互借盐吃的往事,深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借盐吃,是很平常的事。两家关系特殊,往往是满满一酒杯借出,满满地一酒杯归还,生怕对方吃亏。

3个鸡蛋换一斤盐,没盐吃时,细奶与我娘常常逮住鸡婆,在鸡屁股上估摸一下,看来天是否能下蛋,好换盐吃。

大包干前,一切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养猪、养鸡、种庄稼等都由生产小队安排,农村劳动力按时出工干活就行,每天十个工分,按工分分配劳动果实,象芋头、稻谷、小麦等,按每月28斤稻谷折算,逢年过节,人平分得到四两猪肉就是好的年份。

如果养点小鸡、小狗、小鹅,就被列为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尾巴。村干部就会在村大喇叭上点名。

然而,村民还是偷偷地在自家菜园旁养了几只鸡,补贴家用。

细奶家靠山边,屋后有一汪清泉,天然形成一口水井, 水井每天勉强能供2-3家生活用水。我家没水井,细奶对我家网开一面,母亲经常教导我们说:远靠亲,近靠邻,吃水不忘挖井人。

小叔有个毛病,爱吹牛,倔脾气,好逞一时之勇,他自己吃尽苦头,细奶也饱受牵连。

打工潮出现时,细奶鼓励小叔外出闯荡,小叔不负厚望,在打工期间,他扫厕所、当货郎,脏活苦活抢着干,终被一私企鞋厂老板相中,聘其担任管理生产的副厂长,红火时年薪达到数十万元。小叔衣锦还乡,将楼房建在邻村,远离伤心之地;而细奶故土难离,仍住在本村。她逢人便夸小叔有孝心,有志气,身上穿的,口中吃的,没有一样不是小叔置办的。

上个世纪末,我父亲、母亲先后离世,思念双亲的我,经常回老家,在院前屋后走走,想寻找父母的影子,看见忙碌的细奶就仿佛看到了母亲:

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碧绿的菜畦,满山的茶园,细奶带着二叔细瘫,精神抖擞地穿梭于竹林和池塘间,周围的鸡鸭牛羊,叫声此起彼伏,多好的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图,美得让人心醉!

我情不自禁地走向细奶她家门口,细奶发现我来了,也迅速放下农活,落坐,倒茶,向我重述着陈往旧事。

细奶说,我母亲与她都是旧社会走过来的童养媳,同嫁差辈本家,我母亲46岁生我,落地时是个白毛儿,邻里有人说,恐有不祥之兆,不如扔掉。然而,母亲终究舍不得,没想到,长大后不仅一头的黑发,而且这么有出息,考学,参加工作,成为吃国家饭的人,说我母亲真享福!

其实,是我的两个哥哥和姐姐将80岁的母亲赡养至终,细奶的夸奖让我十分愧疚。

随着年事增高,细奶开始步履蹒跚,而摘茶、做家务、带“细瘫”干农活,仍然闲不住,生怕给晚辈增加负担,几次昏倒茶地里。我听说后有些心痛,便去看望,细奶每次都要给我几斤土鸡蛋回礼。我也常打电话嘱咐小叔别忘记了照顾好细奶,小叔回答说,放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什么也不缺!

2015年8月,精准扶(脱)贫战役全面打响,细奶最耽心的二儿子细瘫列入五保户,搬迁到五保户集居点,村里派专职管理员监管,细奶稍稍松了一口气。为响应县委、县政府能人回乡创业号召,小叔夫妇干脆辞工回家,方便照顾年迈细奶,在后山坳建起了种养基地,其产品供不应求、收获颇丰。

可惜细奶身体每况愈下,吃不消,睡不宁,小叔床前嘘寒问暖、求医问药,终究不敌岁月的风霜,享年86岁。

2018年底,病入膏肓的细奶交待后事,语重心长地告诫小叔要听党的话,与村干部搞好关系,帮助生活困难的乡邻,教育好子孙。带头退出贫困(摘帽)户,懂恩感恩,兵荒马乱的旧社会没有穷人活路,新社会有!直说得小叔连连点头。

………

“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摩托车也嘎然而止。

只见为细奶送葬的乡邻200多人齐集在后山坳的细奶稻场上,我连忙走上前去,心事沉沉,在细奶灵堂前重重地嗑了三个响头!

细奶的生命像秋叶一样悄然漂落,她的离世也带走了我对故乡最后的一点念想,我的心有撕裂般的疼痛:今后,我该上哪儿去寻找母亲的影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2-28 15: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毛主席在长江舰上
添加时间 : 2019/12/28 10:15:06
作者 : 黄朝钢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1958年11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后,毛泽东主席每次来湖北视察都下榻湖北省委招待处(东湖宾馆)。我有幸接待服务过毛主席。毛主席入居省委招待处期间,经常召见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一来一往,我与林一山也就成了老熟人。1959年3月18日,林一山和我拉起家常,谈起他陪同毛主席乘军舰视察长江的故事。

那是1953年2月19日上午,林一山突然接到毛主席的秘书罗光录的电话通知,他急急忙忙地收拾文件资料赶到武汉江汉4码头,这时已是11时30分。毛主席一行登上了长江舰,他也奉命登上舰。在舰上,毛主席接见了海军指战员,并与他们进行亲切谈话。

中午12时长江舰起航,毛主席乘舰搏击大风大浪,经阳逻、团风、黄州、鄂城从长江沿线顺江而下,进行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考察。他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修建三峡工程设想和长江流域总体规划初步设想汇报后,满含深情地对林一山说:“中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又是农业的基础和命脉,只要水利搞好了,农业才能长期发展,农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支援工业。现在看来,长江水利、黄河水利都是农业合作化的动力和保障,也是中国的动力和保障,你们的担子不轻啦。”接着毛主席风趣地对林一山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同时问到引水的可能性和相关问题。林一山展开《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向毛主席作了详细汇报。

下午4时许,毛主席站在舰上巡视长江沿线,他指着鄂城西山问:“这是什么山?”林一山答:“这是鄂城西山。”毛主席问:“有矿吗?”林一山回答:“有铁矿。”毛主席说:“那好嘛!山对岸是什么地方?”林一山回答:“山对岸是黄冈黄州。”毛主席说:“噢,黄州,北宋文学家苏轼曾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地方。他在黄州赤壁写下了不少诗和词,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风格豪放,有突破,有创意,可以说是苏轼的代表作,他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接着毛主席风趣地对林一山说:“今天我们也大江东去啊!”当晚,舰泊黄石港。毛主席下舰去黄石钢厂和夜班工人进行了亲切交谈,然后,登上长江舰,继续劈波斩浪前进。2月21日,毛主席在舰上为海军写下了著名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我把这段故事整理出来,以表达对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的深切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2-28 15:2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小路变通途
添加时间 : 2019/12/28 10:20:33
作者 : 陈 钦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冬日,堂侄在老家举行婚礼,我们一家早早出发。

迎着阳光,在满眼金黄的长岭岗山路飞驰而上,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忍不住在山腰一处宽阔错车台停车驻足,远处重山叠嶂,山路蜿蜒曲折,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

老家平头岭地处罗田麻城交界的大崎镇最偏远村,闻名遐迩的蕙兰山就在于此,它海拔八百多米,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村域四周群山环抱,乡风淳朴,村如其名,平头冠岭,高耸入云。

老家那条路,曲折多弯,从山脚邻村三解元至老家约八里山路,却有三十几道弯,又长又陡,宛若游龙,本地人戏称为“天路”。从我记事起,它历经了几次升级改建,到如今,早已变得大不一样。

不过,二十年前走这条路,心里却是另一番感受。那时虽然一样的山清水秀,可在村民眼里却是穷山恶水。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村里经济十分落后。

老家山高气寒,土地肥沃,盛产的甜柿个大质优。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柿果挂满树梢,乡亲们提篓拴绳,爬树摘柿,变卖换钱。好不容易等来了收购商,但价格压得极低,说是路途遥远,来回成本高,运输风险大。为免柿果腐烂在树上,白白喂了麻雀,只能低价贱卖。

无路伤民。路不通畅,还直接让村里许多适龄男青年变成了“光棍”。

隔壁湾的庆民三十好几,从村的主干路通往他家土砖房,需跨过一条狭窄的田埂,穿越一片阴暗的竹林,再下个需要抓住两旁小树才能刹住脚步的大陡坡。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一个年尾的傍晚,在广东务工的庆民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没想到第二天大清早,女孩连行李都没拿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后来听庆民说,女孩嫌弃他家穷、偏,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路的不畅,练就了山里乡亲走路的步伐比常人迈得更快。逢年过节,乡亲们总是天刚擦亮就出发,到最近的大崎、三里畈赶集采买,往返几十里路,货物全靠肩挑背扛,但再怎么紧赶慢赶,也要花上一天时间。

每次从离家十几里的学校回家,经过的主干道是用碎石和泥沙铺叠,由于通行车辆极少,两边路肩长出齐人高的狗尾草,远远看去有丝阴森感,吓得我们只能结伴抄近走林间小路。

于是,我便常常幻想有一天能生出双翼,越过千山,离开家,看看山外的世界。

时光如流水,转眼到了2007年夏天,大三暑假回家的我,正碰上公路工程人员对家乡这条路进行测量。工程动工后,我每天跑到路边,看着他们拌水泥、倒石子、架模、洒水……

70多岁的六爹也坐不住,义务为工程队送水,下雨给他们送伞,村里很多壮劳力自告奋勇挑土抬石,三伏天照样干得如火如荼。那如战场一般的场面,至今在我脑海里仍是一道迷人的景致。

而后,路的嬗变,再次悄悄改变着家乡的一切。

“四好农村路”工程的东风吹遍了老家的每个角落。在县交通公路部门的主导下,村里的主干道由从前的3.5米扩宽到6米,实现了双车道通达到村,绿色的安全钢护栏、银色的广角镜,整齐美观的驳岸、排水沟,以及各种路标指示牌一应俱全。更让乡亲们欣喜的是,组组通水泥路也提档升级,实现了家家户户全覆盖。曾经的泥泞路早已变通途,曾经沟壑深邃被修葺成郁郁葱葱、花团锦簇的绿化带,景色愈发动人。

公路畅,财路通。运输方便了,甜柿、竹子、茶叶、库鱼都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村里迎娶外地媳妇早已不是稀奇事,很多家庭都添置了汽车、摩托车等大件,有的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有经商头脑的堂兄学明开起了杂货商店和农家乐,还趁机买了辆商务面包车,专跑老家到三里畈镇的人货运输。每天早上,他站在塆头,扯起沙哑的大嗓门拉生意,有人应了,就开门上车,拉上货物载上人,一趟趟在山村与小镇的路上穿梭。一天下来,要挣好几百元。

几年来,村里的泥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漂亮的别墅林立乡间。好几户还开起农家旅馆,让远方来的游客庭中小憩,品生态土菜,赏田园美景。

如今的老家,一条蜿蜒而又宽阔的水泥路从山脚直上,在林间、塆落、水库、梯田、茶园穿梭,通往海拔852米的蕙兰山自然风景旅游区。须晴日,可俯瞰黄州、麻城和罗田全境,风光旖旎。每到春秋季节,吸引一拨拨来自外地的游客登顶蕙兰山,摘野果,看古迹,品历史,风光尽览。

老家那条路,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模样了。如今以崭新的面貌,承载着家乡经济腾飞的重任,领航前行,一路高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50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福建省厦门市

发表于 福建省厦门市 2023-2-10 0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啊。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