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武昌起义的老河口李青山与同在新军三十标当兵的谷城人杨洪胜 搜集整理:李青山嫡孙李敦彦 1911年武昌起义时,光化县白莲公社贾湖大队李家祠堂人(今天老河口市李楼镇贾湖村)李青山为新军第八镇第三十标一营正目(营长)。谷城县戈家营子人杨洪胜,在新军第八镇第三十标为列兵,随即升正目(班长)。 武昌起义前,李青山和杨洪胜先后加入共进会和文学社革命组织。 李青山,庚戌年(1909)三月,经孙武、邓玉麟、齐占元介入革命党(共进会),与诸同志接洽,组织机关,派青山为三十标代表(共进会代表)。青山经手介入党员,不计几许人。 杨洪胜:结识刘公、孙武等革命党人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学社,受命请长假离营,在武昌中和门正街右旗营房附近设小杂货铺为革命联络据点。武昌起义前夕,起义总指挥部成立,杨洪胜任军务筹备员,负责运送军火至工程营。 从地域上说,光化县白莲公社贾湖大队李家祠堂人李青山,与谷城县戈家营子杨洪胜的距离三十里内的近老乡。 按照清末新军时期的编制的镇、协、标、营、队、队官、排官、棚目等,与现代军队编制区别不大,对比为镇是师长、统制;协是旅长、协统;标是团长、标统;营是营长、管带;队是连长、队官;排是排长、排官;棚是班长、棚目。 按照《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等关于李青山和杨洪胜服役任职记载,李青山当时为管带相当于营长级别,按团营连排班顺序,班长杨洪胜是李青山同标同营的属下。 从参加共进会、文学社革命组织的介绍人看,经孙武、邓玉麟、齐占元介绍入加入共进会的李青山与结识刘公、孙武的杨洪胜,是共同的介绍人。 从加入共进会革命党的时间看,李青山早于杨洪胜。同在新军三十标一个标营当兵的李青山与杨洪胜,即是上下级关系又是近老乡,又先后经相同的介绍人加入共进会和文学社革命党。 从参加武昌起义、当兵部队、任职关系、祖籍地关系、共进会介绍人、加入革命党时间看,李青山与杨洪胜是同一个阵营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不仅相识,而且是同为襄阳籍的亲密战友。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先后参加武昌起义的李青山和杨洪胜两位英烈,百年之后却有天壤之别的人生境遇? 武昌起义战斗还未打响的1911年10月10日早上与彭楚潘、刘复基一起慷慨就义的杨洪胜,1912年灵柩共用4艘炮艇护送从武昌运回家乡谷城,一艘开道,一艘装灵柩,另两艘为左右护卫艇,顺汉江北上,沿途官署均在江边设祭坛迎送。灵柩运到谷城后公祭半月,后将遗体安葬在谷城县城对面的虎头山上。在安葬时,孙中山、黎元洪等送来挽联以表深深哀悼。为崇仰革命先烈,1982年和2002年,谷城县政府两次拨款维修杨洪胜烈士墓,立下了“辛亥革命烈士杨洪胜永垂不朽”的墓碑,并把杨洪胜老家的路改名为“洪胜路”,村小学改名为“洪胜小学”。滚滚汉江水不尽长颂辛亥英雄,高高虎头山有幸永托革命先烈。至今百余年来清明节,杨洪胜受到全国各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襄阳市、谷城县各级政府及人民的隆重纪念。
武昌彭刘杨三烈士雕像
而参加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乙种首义功勋的李青山,返乡继续革命约1938年左右被国民党大左岗乡长密谋杀害,至今八十二年来却几乎被老河口遗忘殆尽,老河口人几乎没有人知道当年有老河口人参加过武昌起义,只有李青山的家族后人知道李青山参加武昌起义被国民党杀害为烈士外,老河口没有任何独立的纪念性建筑,没有进行过公祭类单独纪念活动。 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参加武昌起义推翻2000多年封建帝制,立下乙种首义功勋的事迹百年来没有被媒体正面宣传报道,未被详细载入老河口史籍县志。更令人心酸的是,被国民党杀害的烈士身份,至今没有被老河口相关单位承认! 作为李青山的嫡孙家族后裔们,在查实找到详细记载李青山参加武昌起义被授予乙种首义功勋的史籍资料后一直感觉很对不起我爷李青山。 今天是2020年1月5日,再过113天的2020年4月2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两周年的日子。我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及各级相关单位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的为老河口籍参加武昌起义的李青山、张步赢、郑汉章等英烈们做点什么补上这一课?以告慰革命先烈的亡魂! ---------------------------------------------------? 2019年1月5日 于老河口 《百度百科》杨洪胜(1875年—1911年),1875年出生在湖北谷城戈家营子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身农民家庭。1903年投入武昌防营当兵,后隶湖北新军第八镇第三十标为列兵,随即升正目,后结识刘公、孙武等革命党人,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学社,受命请长假离营,在武昌中和门正街右旗营房附近设小杂货铺为革命联络据点。武昌起义前夕,起义总指挥部成立,杨洪胜任军务筹备员,负责运送军火至工程营。10月9日被尾随军警捕获。1911年10月10日凌晨与彭楚藩、刘复基同时就义。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枪声就回荡在武昌城。
《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记载:李青山:湖北光化人。第三十标第一营正目,共进会员。曾任共进会本标代表。起义时三次进攻清督署,他与马云卿同时负伤。他气不稍馁,裹伤再战,终于生擒清宪兵排长一人,杀于大朝街高姓门前。二十日攻下清藩属后复在蛇山与残余旗兵作战,敌不能支由大东门出城逃往荆州,民军扩编,他任管带。汉口三道桥大战,受伤就医。和议成,调任副总统府调查科科长。1913年南湖马队事变,李为黎尽力,杀马队士兵,一直受人非议。余不祥。 附记:本传据李青山一九一二年自述。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续编《李青山事略》记载:
李青山:年三十岁,湖北光化县人。前清鄂军三十标一营正目,于庚戌年三月,经孙君武、邓君玉麟、齐君占元介入革命党(共进会),与诸同志接洽,组织机关,派青山为三十标代表。青山经手介入党员,不计几许人。 至辛亥八月十九(日)夜起义,青山由三十标三营动手,急将队伍带至军械库,严加防守,以固我军之根基;率领二十人,急将电话及电板急时毁坏,以阻绝满虏之响。比时我军兵力不足,消防、警察、教练急攻我军,恐其事败,与诸同志急议出战。至南湖会合炮队进城,合攻都督。我军赴攻三次,不能前进。入时我军亡十余人,青山同马云卿俱受重伤。幸青山身体素强,力疾督兵,裹创再战。满兵侦探宪兵排长,(被)青山拿获,叫他投降,他不应允,比时将他杀在大朝街邮传部高公馆门首;复至起义门集合,督兵至王府口,用火攻之策焚烧督署。而后塘角炮队进城,射击地点青山与吴醒汉议定。占领蛇山,防御四门;复至恣议局,商议出示安民;--(翌)晨攻藩署之后,至蛇山与旗兵战争,旗兵亡故数十人,由小东门逃赴荆州。祠(嗣)后,北兵压境,战事紧急,公举青山为本标一营管带。 九月初五日夜,山亲身探得(敌)北军菜船三只(各物),夺运我军粮台处(各物),比蒙指挥官何锡藩赏二百元。(青山曰):“此乃应尽天职”,未领。六日早八时,南北(军)血战。至九月二十四日,转战汉阳三眼桥,身复(负)重伤,不能指挥,回省调阳(养)。迨至共和告成,任充付总统调查科科长。至二年九月二十四号一时,拿获马队乱党数十人;侦入机关,不避危险,比蒙付总统赏洋三百元,赏手枪一支。(曰):“应尽天职,不敢云劳”。青山未领。
湖北革命实录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220-221P 图 下
辛亥革命八十一位乙种首义功勋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