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中士
 
- 积分
- 333
IP属地:湖北省
|
本方案为笔者于2020年1月再版的襄阳轻轨地铁混合编网轨道交通规划方案。本版方案相对于笔者上版(2019.6版本)改动不大,主要是增加了地下线在轻轨部分的占比,进一步减小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比如L2也增加了地下线部分,这样L1和L2在市区的换乘不再采用高架并线换乘,而是地下线间的不同站台的无缝换乘。L3线加入地下线部分后,也能够经过襄阳东站。除此之外,还新增了通往隆中镇的线路。本版方案最后确定共由4条轻轨和3条地铁组成,共计221公里。
本方案轻轨系统建议采用有轨电车制式。其中L1,L2,L3为高架+局部地下,L4为地面+局部高架。设计站台长度60米,高架线路并轨平交,实现乘客同站台换乘不同线路列车。并轨后的高架换乘站建议采用岛式站台,长度为140米(两列车长度外加20米两车安全停车距离),可以同时停驶不同线路的两辆列车。
关于高架轻轨换乘站的具体运营方式,比如可以让从右侧驶入的列车固定停在前半部分,从左侧轨道驶入的列车固定停在后半部分,并且优先让右侧列车通过道口驶入站台。采用这种前后队列的停靠方式,既可以加快列车通过换乘站速度,同时也可以避免乘客上错车。
乘客在换乘站换乘时,与另一条线的反方向列车换乘时,直接下车在站台对面换乘即可。与另一条线的同方向列车换乘时,需要从站台前半部分步行到站台后半部分或者从后半部分步行到前半部分换乘。在高峰(并且列车发车密度接近极限)时,为了避免站台的换乘客流交织冲突问题,只允许乘客从前半部分向后半部分单向流动。占总换乘客流1/4的后半部分到前半部分换乘的乘客,可以上下楼梯进入站厅(站厅需要预先设计换乘通道),通过站厅层到站台前半部分实现换乘。
另外还建议轻轨系统采用“智能道口通过”,“弯道自动减速”,“移动闭塞”等高度自动化技术辅助列车运营。
本方案的四条轻轨线路具体如下:
L1线,29公里,兴隆-东津高铁站;
L2线,33公里,伙牌南-东津高铁站;
L3线,37公里,牛首-后岗;
L4线,20公里,店子坡-沈营。
其中,L1线,L2线,L3线深线部分为地下线,其余全高架。L4和L1换乘站部分为高架,其余为地面线。轻轨部分L1,L2,L3线路为近期中期建设方案(2020-2030)。
另外本方案推荐的三条地铁线路具体如下:
M1线,26公里,唐城影视城-刘集机场;
M2线,33公里,邓城-东津高铁站;
M3线,43公里,伙牌东-紫薇园(分支-隆中)。
地铁线路深线部分为地下,其余高架。推荐编组为4B或5B。
制作本方案的目的是希望襄阳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本方案由作者李小龙(plan0004@126.com)原创于2020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