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园诗雨 于 2020-2-6 12:25 编辑
记忆中的乡愁(随笔)
回老家陪父亲过春节,总有一种浓浓的乡愁萦绕在心头,它让我感悟、让我留恋、让我思念。 父亲年纪大了,不愿意出门,一辈子在农村生活,也习惯了。于是,我们只能回老家陪他。 每天早晨,父亲起床后,都会在老家一间破旧的、已经不再使用的厨房里燃起一小堆干柴。我们吃完早饭,便围坐在这堆火旁边烤手、取暖。 “这是我从山上背回来的、晒干的松树根,木质里含油,耐烧、火旺、烟少、不呛人……”父亲边说边拿起一个树疙瘩往火里放。之后,父亲从火堆里拿起一根小火棍儿,点燃一支烟,吧嗒吧嗒地抽着,仿佛在倾吐着无尽的思绪。 看着这一小堆燃烧的柴火,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的童年。 记得我小的时候,冬天很冷。父母总是在这样的火堆上给我们烤棉袄、棉裤,烤热后攥紧袖筒和裤筒,不让热气散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床前让我们穿上。我总是最先从被窝里探出头,然后,我们姊妹三个喊着“一、二、三”的口号、带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决心和勇气,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那时候,每到初冬,父亲从山上拾柴回来,总会弄一些从树疙瘩里掏出来的类似蚕蛹一样的虫,我们叫它“枣模虫”,至于为什么那样叫它,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父亲把它们放到火炭上烧烧给我们吃,烧熟之后,嚼在嘴里味道很香,我们不舍得咽下去,吃完后仍感觉回味无穷。当然,父亲还经常在火堆旁给我们烤红薯,等待红薯被烤得冒完热气儿,外皮儿变得焦黄或者有点儿发黑的样子,就可以吃了。那美味儿,现在想起来也会让人垂涎。 其实,记得小时候家里烤火也是有讲究的。除夕之夜,父亲会用那些早已在地里晒干的棉花柴和芝麻杆烤火,用棉花柴烤火寓意着明年要“发财”,用芝麻杆烤火则希望新的一年生活“节节高”。 坐在屋里火堆旁时间久了,有时候也想出去转转。于是,我陪父亲到南边河滩上散散步,再去河对岸山坡上走走。 我和父亲一起慢慢地地走在河滩上,儿时的记忆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小时候经常和伙伴儿们一块儿在河里摸鱼,之后点燃一小堆干柴,把薄石头片儿支撑在火上煎鱼吃,再撒上一点儿背着母亲从家里盐罐儿里捏来的盐。几乎每次,还没等鱼煎熟,伙伴儿们已经伸头趴在上面闻了好几遍。等煎熟后,我们平均分配,一个个看谁吃得香!吃完后,我们还要习惯性地把带着香味和咸味儿的手指头放到嘴里吸吸,把残留的“余香”也享用完。 有时候,我们小孩子还会在河滩上有细沙的地方“印人像”。我们轮流躺下,其他人绕着躺下的那个人的身体,用细沙掩埋,然后把他拉起来,于是沙滩上便留下他的模样。当然,不仅是躺着的,趴着、侧身、蜷身、像猴子、或大鹏展翅等形状,都可以“印”出来,挺好玩! 记得还有可笑的事情发生在小河里,有一次,一个光脚胖女孩儿站在水里一块大石头上,一直骂呀骂,骂谁拿她的鞋了,骂得很难听。她骂了很久,小伙伴们在她旁边一声不吭,好像也有偷笑的。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对她说:“你手里掂的不是你的鞋吗?”她这才意思到鞋在自己手里掂着,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哦,我刚才骂的都算老天爷的了!”小伙伴们看着她的窘态一阵狂笑。记得我当时心想:这女孩儿真可恶!老天爷招惹你了吗? 后来,我们长大些,听我父亲说,女孩儿的父母托媒人,想把那女孩儿和我订“娃娃亲”。我当时隐约也知道啥意思,心想:她小小年纪敢骂老天爷,那还得了!于是很干脆地对我父亲说:我才不愿意呢! …… “去河那边山上走走吧?”父亲说。 山路弯弯,荆棘丛生。我跟在父亲身后,慢慢地向山上走去。 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在这山坡上开垦了一小块菜园,种上南瓜、丝瓜、豆角等蔬菜。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到小菜园里看看。天干旱的时候,我有空了就从河里提水给蔬菜浇水。收获的季节,我经常从自己的小菜园里采摘蔬菜拿回家给母亲,那心情别提多美了…… 渐渐地,山路有些难走。 父亲说:“前些年,咱农村家庭都烧火做饭,这附近山上的柴草都被割光了,拾柴要到十多里路的山那边。如今,社会发展这么快,老百姓都用煤气、用电做饭了,你看这路边柴草长得这么旺盛,也没人割。现在这附近山上都有野兔、野鸡,听说那边沟里还有野猪呢!……” “哦……”我应付着父亲的话,一边向四周看。这时,“扑楞”一声,前面不远处一只野鸡使劲儿地飞起来,飞向远处去了。 再往前走,是我家的一片松树林。听父亲说,树龄有二十多年了。走到比较粗的松树旁边,父亲还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测量一下。日积月累,如今,树下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松针叶,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舒服得很。但是,此刻我的心情却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前面不远处,是我母亲的坟地。 十二年前,母亲因重病去世了。我和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母亲活着的时候说过她怕冷,于是,父亲让我那位被人称为“半仙儿”的姑父特意为母亲找了个遮风朝阳的地方安葬,这样,母亲便永远住在了那里。 我和父亲在我母亲的坟前站了一会儿,都没说什么。父亲转过身,走到旁边,弯腰用手从地里挖了一些泥土,然后走到母亲的坟前,蹲下,非常用心地把母亲坟上稍微有点儿坑洼的地方修补了一下。此刻,我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修补完之后,父亲慢慢地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叹了一口气,然后点燃一支烟。他使劲地抽着、吐着,烟雾在他周围缭绕、升腾。 平时,我几乎是每次回老家,都要去山坡上看看母亲。我也听二叔说过,父亲经常去山上守护母亲。二叔有几次上山采药,见父亲独自一人坐在母亲的坟旁边,低着头,默默地抽烟…… 我明白了,为什么父亲总是留恋着那河、那山,不肯离开老家, 因为那里,有他一辈子的牵挂! 点滴往事,总能勾起我深深的回忆,让我情不自禁地去爱老家,并且爱得不舍、爱得倾心、爱得深邃!因为这爱里,饱含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渗透到血脉乃至骨子里的深厚情缘。 记忆中的乡愁,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浓浓的,挥之不去,让我感悟、让我留恋、让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
田园诗雨 20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