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飞(左)与志愿者搬运医疗物资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文/图 记者李寅 报道:“医疗物资有限,先省着点用,我们再继续想办法。”2月21日下午6时,十堰城区重庆路一间仓库外,郝飞边帮忙将募捐的医疗物资装车,边嘱咐前来领取的工作人员。
“我不是医生,不能在一线救人,但我总不能闲着。”去年腊月三十至今,郝飞从企业老总的身份变成了一名 “全职”志愿者,通过多种渠道,向全国各地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筹集到价值170多万元的医疗物资,并全部送到我市抗疫一线人员手中。
企业老总“变身”志愿者
2月19日下午5时,重庆路一家公司院内,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驶来,停好后,车上跳下一个满身是灰的小伙子,他叫郝飞。不知道的人肯定会把他误认为是专职货车司机。其实不然,他是我市一家旅行社老总、兼任市旅行社协会会长。
“没办法,非常时期,找不到司机,幸亏我有A2的驾驶证。”郝飞笑着说,这些天,他“身兼数职”,既是货车司机,又当搬运工,同时是送货员,最主要的角色还是医疗防疫物资联络员。
说笑间,郝飞打开后车厢,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欧峰配合着,麻利地搬运车上的医疗物资。“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这些医用品全部是甘肃艺博教育募捐的,总价值达80多万元,整整80多箱。”郝飞告诉记者,这批医疗物资主要包括防护服、防护帽、手套、鞋套、袖套等。
“有很多人报名,考虑到安全问题,最终只有三人参与其中。”郝飞说,腊月三十那天,他看到疫情形势严峻,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变身”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
“最开始,我号召市旅行社协会、导游领队及爱心市民,共募捐了6万多元,购买了口罩、防护服,通过区县红十字会,为部分医院、特警队、街办、社区进行了定向捐赠。”郝飞说,但他很快发现,靠这点力量募捐的物资,根本无法满足一线人员需求。于是,他决定通过自己的人脉,从全国各地募捐医疗物资。
“在与各县市区红十字会联系了解到医院紧缺哪些物资后,我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布求援信息。”郝飞说,这些物资到十堰后,他会及时和各县市防疫部门及红十字会报备对接,并第一时间定向分发到相关医院及防疫部门。为保证募捐公开透明,郝飞对每一件捐来的物资都要拍照、填写资料,并发布在求助群和捐助群。
爱心如潮让他充满感动
郝飞的善举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回应和支持。来自北京、上海、吉林、云南、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地,甚至境外的爱心人士和他联系,表示要为抗疫献力。
“大家素未谋面,但能彼此信任,我的努力每天都感动着别人,同时自己也被陌生人的各种爱心善举感动着。”郝飞告诉记者,有一群云南的未成年爱心志愿者,看到他发布“需要测温枪或水银体温计”的信息后,立即四处订购。受疫情影响,这批寄往我市的医疗物资半途被快递公司退回去了,无奈之下,志愿者们又将快递寄到苏州,再转寄到十堰,“现在特殊时期,有时也有外地寄往武汉、孝感等地的物资去不了,志愿者将物资寄到十堰后,我们再帮忙转寄过去。”
随着募集的医疗物资增多,郝飞的私家车后备厢装不下。一位爱心人士获悉后,主动和他联系,把位于重庆路的一间房腾出来作为“爱心仓库”,专门用来临时转存物资。
现如今,郝飞每天早上9点前必须赶到“爱心仓库”,给各单位来的工作人员分发防疫物资,随后再开着货车到物流公司提货。“有时急需物资的单位或一线人员来不及来领,我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送去。”郝飞说,时常凌晨一两点,还能接到爱心公益人士的物资对接电话。一个月来,从全国各地募捐来的各类防疫物资总价值达170余万元。
“为了家人安全,这段时间我一直住在宾馆。”郝飞说,家里有几岁的儿女和其他家人,这些天几乎都没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