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10时,一批袋装新鲜蔬菜从云梦蔬菜应急配送中心启运,配送至武汉三镇近200个小区。 “从正月初六开始,我们平均每天向武汉配送5000多份蔬菜,高峰时达8000份。”云梦农业农村局干部**文介绍,每份蔬菜8个至10个品种,18斤至20斤,每份33元。 云梦,国家南菜北运示范县,蔬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产品80%销往北京、天津、广州、郑州等省外大中城市。 疫情来袭,云梦蔬菜外销受挫。 借助“移动菜篮子”,云梦为武汉、孝感紧急保供。 从“捐”到“配”发现市场 肖觅,云梦桂花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肖觅住汉阳一个小区。春节前,肖觅回到武汉。封城后,眼见小区供应日趋紧张。正月初五,肖觅联系合作社,送去5000公斤包菜,捐给小区。 当晚,社区干部、小区业委会联系肖觅,希望他稳定向周边小区供货。 与肖觅一样,云梦四季长青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四田最初也是把菜往外捐。“从镇里一直捐到城里。后来不少人说,最好是有偿服务,稳定供应,菜农、市民都能得到实惠。” 信息反馈到**文,他眼睛一亮,马上联系多家规模比较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商议对策—— 锁定武汉、孝感市场,变经销商上门为移动配送,采用“平台预订+基地直采+专车配送”模式。 商会推广、社区发动、朋友圈传播……“云梦爱心蔬菜直供联系工作群”很快联通武汉三镇238个小区。 面向孝感、云梦的“直供联系群”也相继建立。 构筑“一条龙”供应链 平台解决了客源,**文仍面临两个难题:封村了,农民不能外出,菜在地里,谁来收?小区众多,客源分散,封控升级,如何送? 先解决收的问题。每个村指定一至两名经纪人,由他们负责组织农民采收。 2月25日,云梦隔蒲潭镇陈刘村。四季长青蔬菜种植合作社蔬菜基地里,6名村民正忙着收割装运西兰花。特殊时候用工,提了3个条件:身体健康,来自“无疫村”,还要向上级指挥部报备。 收上来的菜往哪运?云梦在城区、乡镇建3个蔬菜应急配送中心,作为蔬菜集散地。 云梦体育馆,作为城区蔬菜应急配送中心,2月12日开始运行。从各乡镇、基地收上来的蔬菜在这里分拣、包装。2月2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体育场堆放着成袋的西兰花、包菜、萝卜、土豆等蔬菜,十几名工人正忙碌分拣。“九成菜来自本地。为丰富品种,我们从河南、山东等地调运了一些。”刘四田说。 义堂镇蔬菜配送中心由新华生态园改建而成,2月13日开始运行。与体育馆配送中心面向城市社区不同,义堂配送中心主要面向农村,除配送蔬菜外,还配送水果。“目前有8个品种的水果,都来自外地。”负责人柯贤东说。 有序配送,云梦对各配送中心划定范围。刘四田出示的通行证显示,他在云梦城区的配送范围是“曲阳、朝阳、建新社区,以及开发区。”至于孝感、武汉城区的配送,“合作社之间也有约定。” “白合花菜”难题待解 目前,除了疫情严重的村,云梦大部分菜都卖出去了,菜农损失不大。 眼下,让**文忧心的是“白合花菜”的销售。 白合花菜,云梦特产,地理标志产品,现有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上亿斤。过去都是冷链物流车发往北京、郑州、长沙、广州,现在这些通道基本关闭了。 从云梦城关镇到隔蒲潭镇的西大路,长10公里,是云梦白合花菜产业长廊。 2月25日,云梦城关镇白合村,一望无际的白合花菜长势正旺。“往年这个时候,路边停满物流车,现在一辆也没有。”云梦金土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迟斌忧心忡忡。 **文说:“今年云梦白合花菜销售问题,仍需要着眼省内市场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