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42|回复: 1

十三陵风水探秘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2

IP属地:广东省揭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揭阳市 2020-3-7 1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三陵风水探秘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举世闻名的风水圣地,同时也是三僚杨公风水形势派巅峰作品。明十三陵为什么会选择建在那里,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山川河流都符合风水师心中所向往的那种龙、砂、水、穴相配相合的场景。
十三陵的龙脉:
杨公风水术认为,卜选灵地,第一个要素就是"觅龙"。朱棣之所以选天寿山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壤",自然是由于这里"龙脉"极好的缘故。十三陵的"龙脉"好在哪里?风水术认为, "龙脉"优劣,可以从""""""三方面来辨别,并且进一步提出: "龙之正余以祖辩, 龙之大小以干辨,龙之贵贱以格辨。"那么,天寿山龙脉的祖"""""又怎么样呢?
天寿山是军都山脉的一支,军都山是燕山山脉的一支,燕山山脉是太行山的余脉, 而太行山又通过祁连山、阿尔金山与风水术中的"山祖"——昆仑山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天寿山"龙脉",发源于昆仑,昆合山是长陵主山天寿山的"太祖山"。因此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太行山一燕山正是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北干龙所在。选天寿山为长陵的主山,正是遵循了形家"大凡寻龙要寻干"这一传统的做法。龙脉发源昆仑,出身正统,祖为高祖,干为主干,自然品格高尚,尊崇无比。
燕山由西向东延伸, 其中段主峰为云雾山 。 军都山从云雾山南方的云蒙山主峰发脉,沿南偏西方向透迤而下,大体到十三陵北20公里的黄花城附近,分为三支:其右支(军都山主脉)仍按原来的南偏西方向延伸, 一直到八达岭的关沟,其余脉大峪山、虎峪山等构成了陵区西边的右护;其左支(蟒山)向南偏东方向延伸,构成了陵区东边的左护;中间一支较小,由北而南,直达陵区,这就是陵区的主山天寿山了。 军都山、蟒山、 天寿山,与燕山一道,构成了颇似汉文""字的山形体系,这就是风水家梦寐以求的最佳风水格局。
从地图上还可看到,从昆仑山到天寿山, ""可以分为七大节:昆仑山一节,阿尔金山一节,祁连山一节,太行山一节,燕山一节, 军都山一节,天寿山一节。脉络非常清晰。根据形家理论, ""每经一次"剥换",就会更加年轻,更加生气勃勃。天寿山龙脉,从昆仑发源,万里奔腾,七次"换剥",生气充盈, 自非寻常气脉可比。
十三陵的主山:
长陵的主山是天寿山。在风水家眼中,天寿山是一座形态雍容、无比尊贵、十分完美、不可多得的主星。天寿山之完美,除了上文所说的发脉昆仑、出身正统、流长源远、生气蓬勃之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它处于陵区北方正中"北辰"星的位置上。形家觅龙,还要对周边山峰的形象位置与天上的星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杨筠松在《撼龙经》中写道: "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 峰以星名取其头, 星辰下照山成形," 依据山峰的位置,他还引人"九星"的概念。所谓九星,其实就是九种不同形状的山头,被取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这些星峰,有的主福,有的主祸,人们必须细加参详。 "九星""北辰",十种星峰形势中,北辰(即北斗)是最主要的。北辰为天下至尊之星,又称"紫徴垣星局",非帝王不能享用。杨筠松还道: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将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华盖三台相后先。此是万里不得一,此星不许时人识,识得之时不用藏,留与皇朝镇家国。"天寿山如此尊贵,如此难得,白然只能留与明成祖享用了。
天寿山不仅处于"北辰"的位置,且山体周正,巍峨高大,如御屏一样矗立于陵后,横空出世,俯览群山,确有君临天下、 驾驭群臣的气魄和成严。 天寿山是一道笔架形的山脉, 中峰最高,东峰、西峰次之, 三台并起,回出诸山,这又合于紫微垣星局中"三合"的星峰形象,它与护砂和朝案山中的上将上相、天乙太乙、左辅右弼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与形家"九星"学说相妙合的风水格局。天寿山最为珍贵之处,还在于长陵等穴后来龙(落脉)逶迤长远,气象万千。
南唐何溥在«灵城精义»中指出: "龙之贵贱以""辨。夫龙何以分贵贱也?如龙之体势,或以五脑,或以三台, 或以华盖,或以玉屏,或以法轴,成何规格则不论,龙之二三五节,或长或短,而有此状样,便以资论也。要之以穴后一节为主。廖公云’穴后一节为龙格’,是已。"这就是说,来龙或者称落脉("穴后一节"),是决定龙之贵贱的决定性因素。
郭璞在«葬书»中也对"四灵"提出如下要求: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朱雀翔舞,玄武垂头。元郑谧注: "垂头,言自主峰渐渐而下, 如欲受人之葬也。"长陵背后的天寿山主峰, 确有一道落脉,由高及低,迤逦而下,直至长陵穴地。这邀长龙, 长约3公里, 蜿蜒起伏,左右盘旋,形态生动,气象万千,无论其长,拟论其态,确属罕见。更有奇者,是长陵背后的小山包(来山),峦头浑圆,形如覆釜,五行属金,形家目为金星峦头,越发尊贵无比。
根据风水术,天寿山如此完美, 不惟明陵, 即包括清东、西陵在内,也未有与之相匹者也。
十三陵的龙虎与朝案:
十三陵中每一座帝陵, 都有自己独有的龙虎与朝案。 我这里所讲的,是长陵或者说是整个陵区的大势龙虎与朝案。形家认为,十三陵的大势龙虎有两重。即由军都山、蟒山组成的陵区龙虎,和由燕山、 太行山组成的外层龙虎。在讲到十三陵龙脉的时候, 我们曾说过, 军都山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到黄花城附近分为三支。其中间一支,由南向北进入陵区,这就是天寿山龙脉。由黄花城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军都山主脉, 一直到八达岭的关沟,构成了""字形风水格局的右边一撤,这就是十三陵西方的虎砂。军都山向东伸出的两道余脉大峪山、虎峪山,构成了陵区的西部围垣。由黄花城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左支山脉叫做蟒山, 构成了太字形风水的左边一捺,这就是十三陵东方的龙砂。由蟒山向西伸出的两道余脉阳翠岭和潭峪岭, 构成了陵区的东部围垣 。
应当说,蟒山和大峪山、虎峪山作为天寿山陵区的青龙、白虎是无可挑剔的,首先,它们与主龙天寿山同出一脉,围护严实,这要比出自他脉的龙虎要高贵得多,其次,二山相对陵区中轴线(长陵神道)极为对称。再次,二山都较天寿山略低, 且自天寿山向左右依次降低, 对主山有弼辅之情, 无逼压之态。另外,二山起伏逶迤,气势磅礴,大大增加了陵区威严与肃穆气氛。
风水家认为, 天寿山陵区在蟒山、军都山之外还有一重龙虎,这就是由燕山和太行山组成的外层龙虎。燕山为蟒山之外的大型山系, 太行山为军都山之外的大型山系, 二山与蟒山、军都山的关系,犹如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的关系。
天寿山陵区有两重案山,三重朝山。第一重案:天寿灵山。第二重案:为虎山、龙山、汗包山等陵区南方诸山。三重朝山: 则是陵区之外西、南方向的凤凰山、北京西山和太行山。登天寿山南望,远朝近案,前呼后应,如诸神朝元,层层围裹, 更增加了陵区的王者气象。由于陵区南方朝案山的护拥, 整个陵区的山系就不再是太"字形格局,而是""字形格局了。长陵就处于""字一点之下的位置。
如果将主山、龙虎、朝案都计算在内,就可以发现,天寿山陵区周围是八面环山的: 北方是天寿山, 东北方、东方是蟒山,西北方是莲花山,西方是大峪山,西南方是虎峪山,东南方是汗包山,南方是龙山与虎山。这种"八面环山"的态势正是风水术特意要求的 。
帝陵风水为何要"八面环山"?当然是为了"藏风聚气"。十三陵诸星咸备,无砂不美。清人梁份在«帝陵图的 中这样写道:陵区之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宏,内则蟒山盘其左,虎峪居其右,风凰翥其南,黄花城、四海冶拥其后,外则西有西山,东有马兰峪,群峰罗列,如几如屏,如拱如抱,如万旗簇拥,如千官侍从",真是天设地造的一个风水大格局!

三僚风水

三僚风水
十三陵的水流:
风水理论认为, "吉地不可无水" "地理之道,山水而已" 。 相度风水须观山形, 亦须观水势 。 有的风水家甚至提出了"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等原则。
风水家之所以注重 "水法", 首先是因为水与生态环境及地气、生气息息相关。 "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无水是无生气也"。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其次,防备水害。洪水漫散,冲射穴场,淘蚀堤岸,侵淹棺木,历来视为大患,自然不可不虑。是以"水流奔走不见回头环顾, 决不结穴, 直至环转回顾之处, 方是龙脉止聚。"无论阴宅、阳宅,总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
水的景观作用与审美价值, 也是风水术注重水法的又一原因。孔子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表达了人们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山主静,水主动,山为阴,水为阳,山水交会,方是阴阳相和,动静相济。故"山称水,水称山,二者不宜偏胜"
旅游者初到十三陵,往往只注意到山形,而没有注意到水势,其实,十三陵也是非常注重"水法"的。十三陵的"水法""山法",都有三个层次。山法的三个层次是蝉翼龙虎、股肱龙虎和大势龙虎。水法的三个层次是虾须水、龙虎水和朱雀水。它们是彼此相称的,当然,无论哪一层次的水流, 都是要讲究环抱与交合的。
十三陵地区的山脉,属于中生代末期隆起的中年山系。15 亿年以来,经过几次构造运动, 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水流的作用,将它们切割为许多块状山地。山块之间,或大或小, 都有一条水流。据史书记载,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群山青青,流水淙淙。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不断干旱,陵区之水, 几近断流。有些山涧,早已干涸,只有在雨水季节,依稀可睹当年风采。十三陵的地势,总的来说,西北高而东南低,故陵区之水,多向东南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3-7 21:2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十三陵都没入水下,不知风水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