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5
上士

- 积分
- 515

IP属地:江苏省盐城市
|

楼主 |
发表于 江苏省盐城市 2020-4-8 2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2章:王建蜀地阅兵
这时候葛从周正在猛攻衮州,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衮州。衮州一说即为兖州,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兖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著作《尚书▪禹贡》,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为其一。《禹贡》就是各州向朝廷贡赋的标准,其中最普遍为人们接受的还是大禹定九州,如《史记▪夏本纪》说:〝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衢〞。《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忧〞。还有《山海经▪海内经》的〝帝乃命禹卒布土定九州〞等等。
兖州的这个〝兖〞字来源于兖水,兖水又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中,兖州的兖字还被后人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那就是端信,此说最早见于西汉的纬书《春秋元命苞》:〝兖,端也,信也〞。初唐编《晋书》、《隋书》等国家正史,都曾对此转述引申,例如《隋书▪:地理志》就说:〝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其地兼得邹鲁齐卫之交。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这就更明确地说明,不仅兖字有端信的含义,而且兖州的人也是端信的人。说兖州的兖字有端信的含义,和兖州人有端信的秉性不是偶然的,兖州人的端信,既是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赐予,又有历史的渊源,所以说兖州是个好地方。
事实上,古代的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根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慨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慨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晋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九个州部,永嘉年间设立二十一个州部,兖州均为其中之一。唐高祖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天宝元年改兖州为鲁州,乾元元年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
却说刘鄩让葛从周的母亲坐着由人抬着的板车登上城楼,对葛从周说:"刘将军侍奉我和你没有什么不同,你的妻子等也过着安乐的生活,人都各为其主,你要好好明白这个道理。"
葛从周叹着气退了回去,攻城因此缓和了下来。刘鄩挑选妇人及年老有病不能抗敌的百姓,让他们全都出去,只与年轻力壮的人同甘共苦,分享衣食,坚守城池以抵抗敌人。他的号令整齐严肃,士兵不做残暴的事,人民都安居乐业。过了一段时间,外援断绝,节度副使王彦温越墙出降,城上的士兵很多跟着他去了,不能制止。刘鄩派人从容平和地告诉王彦温说:"士兵不是一向跟着你的,不要都带出去。"
又派人在城上巡行宣示说:"士兵不是一向跟随节度副使而胆敢擅自前往的,把他的全族杀死。"
士兵的惶恐不安,不敢出城。敌人果然怀疑王彦温,就在城下把他斩杀了,因此士兵防守的心思更加坚定了。等到王师范节度的兵力越来越衰弱,葛从周用祸福得失来晓谕他,刘鄩说:"我接受王师范的命令守卫衮州,一旦看到王师范失势,不等待他的命令就投降,这不是侍奉尊长的态度。"
直到王师范的使者来了,刘鄩才出城投降。葛从周为刘准备行装,送他前往大梁,刘鄩说:"降将没有得到梁王朱全忠宽宥大放的命令,怎么敢骑马穿裘呢?"
于是穿着素服,骑着驴子到了大梁。朱全忠赐给他衣冠腰带,刘鄩推辞了,请求穿着囚服进见。朱全忠慰劳刘,让他喝酒,刘鄩以酒量小来推辞,朱全忠笑着说:"你攻取衮州,量多大啊!"
于是任命他为元从都押牙,这时四镇的将领官吏都是功臣和旧交,刘鄩一下子以降将的身份位居其上,诸将在廷中行军礼拜见他,刘鄩坐着接受拜见神态如常,朱全忠更加惊异他才能出众,不多久就上表奉请任命刘鄩为保大留后。
王师范出兵攻打朱全忠时,张濬参与了谋划,朱全忠图谋篡夺帝位,担心张濬煽动藩镇反对,就示意张全义设法除掉他,张全义于是派遣牙将杨麟率军伪装成抢劫的强盗,包围张濬的住宅要把他杀了。永宁县吏叶彦向来受到张濬的厚待,他知道杨麟就要到来,就秘密地告诉张濬的儿子张格说:"张相公的灾祸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你应当自求生路。"
张濬对张格说:"你留在这里就要一起死,你逃走就能为我家留下子孙。"
张格哭拜而去,叶彦率义士三十人护送他渡过汉水才返回,张格于是从荆南进入蜀地。王建这时趁着李茂贞势力削弱的时机,出兵攻打秦州、陇州,他派遣判官韦庄到长安进贡财物,同时也向朱全忠请求和好。朱全忠派押牙王殷到成都酬答,王建设宴招待,王殷说:"蜀地的士兵确实很多,只是缺少马匹而已。"
王建变了脸色说:"蜀地道路险恶,山河阻隔,骑兵没有办法施展本领,然而马匹并不缺乏,你稍留一些日子,我当与你共同来检阅他们。"
于是聚集各州的马匹,在星宿山进行大规模检阅,共计有官马八千匹,私马四千匹,部队非常整齐,王殷赞叹佩服。王建本来是骑将,因此得到蜀地以后,在文州、黎州、维州、茂州购买胡地出产的马匹,十年时间就到达了这个数目。前渝州刺史王宗本向王建进言,请出动士兵去攻取荆南,王建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任命王宗本为开道都指挥使,率军南下三峡。
当初夔州刺史侯矩跟随成汭救援鄂州,成汭兵败自杀后,侯矩逃回夔州,正遇上王宗本领军到来,侯矩献出夔州投降,王宗本于是平定了夔、忠、万、施四州,王建仍旧任命侯矩为夔州刺史,把他的姓名改为王宗矩。蜀地有人议论认为,瞿塘峡是蜀地险峻的要冲,于是放弃归、峡两州,把军队驻扎在夔州,任命王宗本为武泰留后。武泰军旧的治所在黔州,王宗本因为当地潮湿而多瘴气瘟疫,请求将治所前往涪州,王建同意了他的要求。
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派兵袭击荆南,雷彦威的朗州军队弃城逃走,赵匡凝上表请求任命他的弟弟赵匡明为荆南留后。当时皇帝势微力弱,各道的贡赋大多不向朝廷供给,只有赵匡明兄弟派人运送到京城长安,从来没有间断过。忠义节度使赵匡凝派遣水军逆流而上到三峡,去攻打王建所辖的夔州,主管渝州事务的王宗阮等打败了赵匡凝的水军,于是万州刺史张武造了粗大的铁索,拦断了长江水流中央的航道,在两端设立了栅栏,称为`锁峡'。赵匡凝于是派遣使者和王建建立了友好关系。
朱全忠因为赵匡凝东边与杨行密交往,西边与王建结成婚姻亲家,就派武宁节度使杨师厚率领军队攻打他,朱全忠带领大军随后接应。杨师厚攻下唐、邓、复、郢、随、均、房七个州,朱全忠在汉江北岸驻扎军队,命令杨师厚在阴谷口建造浮桥,率领军队渡过汉江。赵匡凝率领军队二万人在汉江边上列阵,杨师厚与他作战,把他打得大败,于是逼近襄阳城下。这天晚上,赵匡凝烧了襄阳城,率领他的族人和部下将士,沿着汉江逃奔广陵,杨师厚于是进入了襄阳城,朱全忠随即也到了。
赵匡凝到达广陵,杨行密嬉笑他说:"您在藩镇的时候,每年把大把的金银布帛都进献给朱全忠,今天战败了,才来依附我吗?"
赵匡凝说:"诸侯侍奉天子,每年输送贡品、交纳赋税是他应尽的职分,这哪里是给贼寇朱全忠呢!今天我前来依附您,也正是因为不顺从贼寇的缘故。"
杨行密于是用丰厚的礼遇接待他,荆南节度使赵匡明率领军队二万人,弃城逃往成都,朱全忠任命杨师厚为山南东道留后率军攻打江陵,到了乐乡时,荆南牙将王建武派遣使者,去迎接杨师厚向他投降,朱全忠任命都将贺環为荆南留后,不久又上表奏请任命杨师厚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明到达成都,王建用客礼来接待他。
王建派遣前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宗贺等率领军队到金州,攻打昭信节度使冯行袭,王宗贺等进攻冯行袭每仗必胜。冯行袭放弃金州逃奔均州,他的部将全师郎献城投降,王建把全师郎的姓名改为王宗朗,补为金州观察使,分割出渠、巴、开三州归王宗朗管辖。王宗朗不能守住金州,就焚烧城邑逃奔成都,于是冯行袭又占领了金州,奏称:金州荒凉破败,乞求迁治所到均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