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绝情5 于 2020-3-13 15:01 编辑
( 十堰市东风四一学校谢泽远) 2003年的一场疫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钟南山院士,他力挽狂澜,成为抗击非典的中流砥柱。17年后的今天,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到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 医学“巨人” 钟南山1936年出生,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统领嘉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住院的患者及其家人,一句“有了他,我们就放心了。”就是对他的最大赞美和信任。不负众望,在2003年的11月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非典的警报正式解除。 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的称号,但他坚持原则,不慕名利,至今依旧居住着那个80平米的破旧小房。 所以称他为“医学巨人”他是当之无愧的。
重返“战场”
2020年初,一场灾难——“新型冠状病毒”如洪水,来势汹汹,袭扰着武汉,慢慢地向全国扩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人们盼望着,谁能解决这次危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病毒,人们的心情一下子都笼罩在惊恐之中。在这紧急关头,一群“白衣天使”从天而降,他们挺身而出与病魔抗争。他们告别了自己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坚守在那九死一生的岗位上,永不退缩。
一位本应享受“晚年”生活的老人听闻这个消息,又再次回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下。他连夜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就是疫情中的“逆行者”,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我不能走” 钟南山的到来,给了人们坚实可靠的安全感,仿佛他就是那一座巍峨耸立的青山,守护着身后的故土河山河。为了不让人们对病毒产生恐惧,钟南山院士亲自去金银潭医院,给住院患者以深切问候,甚至脱下手套与患者握手。这一行为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医生和患者。“病毒并不可怕,可防,可治。”短短几个字,掷地有声,让患者有了信心,让那些“守望者”不再担心,为专家、医生树立了榜样,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钟南山成为了病患的曙光,国民的希望。
当记者采访到他的时候,年过古稀未伏枥的他却在镜头前一次又一次的哽咽。他想到了那些为了战胜病毒而倒在第一线的医生、护士;想到了那些无辜的患者在将要离开时,向你投向那充满期盼,充满祈求的眼神,而你却无法治疗他们时,他红了眼眶。这样无声的落泪,让人们看到了为医者之仁心,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医学战士对生命的敬意,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医者的坚毅和强大。
我始终坚信在院士们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研发出疫苗,攻克冠状病毒。当然,这次灾难也让我深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将来中国会由我们来承担。我一定要立志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