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ganyc 于 2020-3-31 15:12 编辑
和衷共济 共克时艰 应城烟草人的坚守
(通讯员 万红)庚子新年,注定不平凡。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应城烟草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响应党的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活跃在应城市抗击疫情的各个战线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的“战场”,在抗疫一线上激扬力量,以行动书写篇章。 疫情防控“领头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应城烟草人临危不惧,1月22日(腊月二十八)下午接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后,立即行动,当机立断成立由局党总支书记李畅为首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紧急救援及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及后勤保障组三个工作机构,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应城烟草党总支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1月25日(正月初一),局党总支成员深入驻村工作队一线,开展帮扶慰问,耐心讲解疫情防范知识,并及时为农村防疫工作队送去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具。从向疫情正式宣战后的每一天,党总支书记李畅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他切实履行第一责任职责,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指导、准确掌握工作情况,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他说:“党员干部就要冲上一线,把责任心带下去、把好作风带下去、把硬任务落实好。” 党总支副书记李国泉下沉社区(村),始终走在前、作表率 ,坚守最危险、最艰苦的前沿阵地。他十五天轮换一次,值了两次班,天天吃方便面。党总支组织委员閤银鹏和纪检委员万建雄,他们每天不是在执勤点,就是在值班或者备勤待命,从没离开过“疫”线。 他们落实包保责任,模范带头,在物资保障、居民服务、卡口值守、宣传消杀等工作中,无私忘我、负重担当,一直没有休息过。 防控过程中,局党总支带领全体人员无条件服从地方党委政府指挥和社区(村)调度,落实落细防控包保责任,严格遵守战时工作纪律,实现包保村、自建小区及家属楼无病例、零感染。所有下沉一线人员尽职履责,注重形象,工作中无任何违规违纪、负面舆情的发生。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 关键时刻,认清使命克艰难。在这个打好防疫战的关键时期,应城烟草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听从指挥,服从命令,随时冲向一线打好防控攻坚战。 ——抗疫一线的“配送员”。参与疫情防控以来,叶华新累计发车10台次,行程4000多公里,先后到仙桃、荆门、孝感、武汉等地承运疫情防控、生活等物资近3000件。在现场,他不仅是司机,还是装卸工,总是抢着帮忙搬运物资。 ——抗疫一线的“守门员”。肖敏挨家挨户敲开门,逐个测量体温,用嘶哑的嗓音询问居民健康状况,耐心解答居民问题。他累计张贴标语32幅、告知书130余份、通知600余份,对包保责任区进行全覆盖宣传、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抗疫一线的“安全员”。1月29日(正月初五),在应城市陈河镇黄下村防控岗位工作了5天的陈亮生因痛风发作被强制要求返回后,再次主动请战要求参加防疫护卫队,如愿当上了自建小区防控抗疫的“安全员”。 ——抗疫一线的“党支部书记”。黄滩党支部书记陈春明从正月初七一直坚守岗位,连续26天不下火线,处处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着支部党员们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说:“疫情不退我不归。” ——病毒无情人有爱。77岁高龄,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彭明德同志主动捐款1600元,表达对抗击疫情的守望相助。他的老伴身体不好,常年服药,自己也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老人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早早就跟家人提出要捐款支持抗击疫情。 ——一个预备党员的担当。在局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卷烟零售户杨尤华拟了一份题为《疫情无情 人间有爱》的倡议书,号召卷烟零售户为抗疫一线捐献物资。2月18日,他将零售户14日至17日捐献的近14000元购置了260箱方便面,由烟草配送车装运,分别捐赠给市人民医院、汤池隔离中心等地。 责任在身勇往直前 关键时刻,彰显本色凝合力。应城烟草党员干部职工集结在一线、拼搏在一线、服务在一线,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担当作为,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抗疫“父子兵”——樊靖斌是应城烟草城中党支部副书记,樊聪是应城烟草黄滩党支部的一名党员,这对父子档党员主动请缨下沉一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大年三十夜,主动请战的父亲陈亮生还没吃完年夜饭就走出家门奔赴抗疫一线,受父亲感召,儿子陈欣带病在岗位上坚守了四个昼夜,和父亲并肩抗疫。 抗疫“夫妻档”——叶华新,应城烟草一名有着30余年驾驶经验的物流配送老司机,第一个主动请缨,要求参与一线运输工作,与妻子兰凤华并肩作战。兰凤华,叶华新之妻,应城中医院院感办主任,1月24日(大年三十)主动请缨前往作为发热病人留观点的应城中医院城北卫生院抗疫一线工作。 抗疫“女汉子”—— 1月25日(大年初一),局党总支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要成立一个工作队,对单位职工及家属进行排查。许锟、贾璐、方莉芬、陈峰、万红五名女同志,迅速到岗到位,从春节休假模式切换到战时应急状态。她们说,女汉子当仁不让,姐妹齐心,其利断金! 抗疫“老党员”——陈文、张俊、叶峰、程四华、蔡伟、吴斌、毛红辉、周刘、郭纯、左亚、田木华、李桂洲、陈勇军、陈俊、李卿、吴淼、黄俊波、胡涛、毛攀峰等19名老党员,向局党总支请缨加入驻村点防控工作队。他们说,党员就要当先锋、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他们的带领下,防控工作队队员动力十足。 抗疫“老员工”——疫情发生以来,邹红、彭颖、宁汉生、李国敏、陈小涛、林小刚、陈肆苟、夏楚华、陈红卫、夏晓、张红涛、石榴、华银海、刘爱军、左旋、周世雄等16名老员工积极响应局党总支号召,踊跃报名参入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说要用自己的一分热,发一份光,和大家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玫瑰花”——2月10日,在黄石市和荆门市志愿者的名单上,多了“夏媛”“骆玉琴”两个人的名字。她们是应城烟草城中党支部的女党员,因受疫情影响,被滞留在老家,在家乡参与抗疫。作为抢险救援及医疗救护组组长的李丽梅,带领成员们采购防控紧俏物资,供一线人员使用,为一线防控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朱艳娟、陈淑萍、陈艳梅等3名女职工在自建小区防控抗疫。回首这些天的抗疫之路,她们表示,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特殊时期,特殊使命 关键时刻,展现作为勇担当。在疫情面前,应城烟草的“通讯员”格言是:“如果你没法消灭病毒,那你就把感动呈现给大家。”他们用手中的笔,为烟草这群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凡人鼓而呼。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战场,但是每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英雄 万红参加了疫情防控女子工作队,每每看到一线队员们顶风冒雪、忍饥耐渴仍初心不改、斗志昂扬的场景时,她深受感动,她认真采访一线英雄,记录他们的一个工作片段,或一句零碎而朴实的话语,收集整理群里的图片,深挖素材。她说:“从大年初一开始,应城烟草的党员干部就连轴转,持续工作,无人抱怨,更无人退缩。我能做的就是捕捉他们在一线最真实的抗疫身影和先进事迹。” ——虽然我因工作性质不同,不能直接到一线去,但我有义务将他们的故事传递出去,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1月24日以来,许锟主动放弃休假,每日坚持报送各类摸底排查情况,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制作宣传视频。晚上,她将白天收集的资料、图片等素材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电话进行采访,及时将应城烟草党员干部的抗疫活动进行发掘、宣传,向外传播正能量。许锟的丈夫宁汉生也是一名烟草员工,一直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而他们十岁的孩子却一个人在家,饿了,就自己泡方便面吃。 ——想要将感人的故事生动展现出来,只有加入他们,才能抓到动人点 胡涛为了能将全市卷烟零售户自发组织给一线干警和医护人员捐款捐物的感人故事呈现出来,主动去做卷烟零售户代表的小跟班,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着卷烟零售户们募捐活动的一点一滴。就在跟随零售户一同手提背扛、徒步将物资送到捐赠点时,他接到家里电话,老父亲脑卒中发作了。胡涛答到:“我忙完马上回来。”但他依然举起相机,记录着卷烟零售户们令人感动的一幕,直至捐赠活动结束才赶到医院。 ——我要把这些感动记录下来 曾敏看到身边的领导、同事放弃与家人团聚、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线默默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力量时,她觉得自己应该为抗疫工作做些什么。她到正在防控抗疫的同事们身边,去感受这些感动。用她自己总结的经验就是“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我想在抗疫的战场里,用文字去见证,去感恩,去铭记那些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抗疫的平凡的英雄 客户经理骆玉琴因滞留外地,无法参与单位防疫工作,但她用电话、用微信对同事们进行采访。她深知,只有接触实际,亲身感受,才能产生共鸣,才能发现大家的情感和故事。她丢下1岁的孩子,主动到社区报到,当守门员、排查员、配送员,只为“感同身受”。 每一份助力,都在增添抗击病魔的力量;每一次拼搏,都在驱散疫情的阴霾;每一次奋起,都在加速战局的推进。 在这场战疫中,应城烟草人没有谁是旁观者。有幸于他们,虽上不了一线,但因为爱和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将应城烟草全员的大爱、道义、责任、操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凝聚起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