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生活散记 1月20日,新冠疫情爆发后,钟南山接受白岩松采访,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能够人传人,建议大家不要外出,守在家中,就是最好的防疫。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全面关闭离汉通道。随后湖北各市关闭离鄂通道。原本只是计划春节在家呆几天就返程,可是由于可恶的疫情,我们也和大家一样,开始了宅家抗“疫”的历程。 宅家抗“疫”期间,我们被困守在农村老家,开始在家打乱仗,生活没有什么规律,加上冬天天气阴雨,昏昏沉沉地过了一个月。每天早晨差不多8、9点醒来,没有起床之前,半靠在床头看看疫情播报,翻看一下抗疫信息,然后便起来收拾自己,做做家务,一天便这样匆匆而过,也谈不上开心不开心,班也上不了,公司的业务也更不用说,觉得突兀而来的疫情象一座飞来的大山,多少压得有点喘不过气。 老家没有电脑,平时就两个老人在家,也没有安WIFI,只能看手机,也不能在电脑上写写画画,没有纸墨也不能练习书法,天天百无聊懒地过,除了做饭吃饭,就是在手机上斗地主看小说,日子过得简单又有些无奈。 也许是这样的日子太过安逸和舒适。也许是想念和办公室的同事在一起的忙碌日子,此时他们在当地疫情一线值守,每天仅带着普通口罩下乡做防疫做宣传,同事们轮班24小时值守任务小区,忙得不亦乐乎,精神抖擞。 看看每天的新闻报道:抗疫84岁的钟南山教授挂帅抗“疫”, 他是国人心中岿然屹立的南山,学医的他,抱负远大,理想就是救治更多的病人,并让更多健康人远离生病的侵害。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医院火速建成、交付使用,看到各地援鄂医疗队不远万里驰援湖北,广大医护人员奔忙在抗疫前线,夜已继日,舍生忘死。各地志愿者们都在积极地参与奉献。随着治愈率和出院人数的增加,我的心情一天天地明朗,就盼望着火神山、雷神山和钟南山这三座“大山”齐上,加上小汤山的沸水奔腾一煮,新型肮炎疫情马上能被迅速扼杀。 随着封城时间的延长,宅家抗“疫”也是打持久战。网上的段子也说“做梦都没有想到在家睡觉也是给国家做贡献”,说是说,笑是笑,可是宅在家,老是这么睡觉加无聊也不是事哦。 病毒疫情无情地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却不能乱套。于是计划接下来 好好地调整自己宅家抗“疫”的生活。 首先是开始调整好自己的作习时间,早晨开始早锻炼,不再睡懒觉。早锻炼果然有许多的收获,只要是晴天或者是不下雨和阴天,我们都出去走路,每天早晨走个3000到5000步,水泥村路两边的风景尽收眼里,关注家乡风景的同时每天都有欣喜发现,看看开得正艳的油菜花,看见家乡的村路变宽了,看到家乡的小河重新又建了大桥,看到儿时的枞树林变成了整齐的茶林,有时还有农人开着小型机械犁田、、、有时换一条村路走走,看看新的风景和变化,也去邻湾的桃林看看,多数走路的时候有湾里的流浪狗大黄跟在身后,跑在前面嬉戏,来来回回的跟着,感觉走路也多了许多生机。 再就是好好地做饭。一日三餐,日子多似狗毛,父亲常说这句话。多似狗毛的日子天天吃饭就显得非常重要。以前回家过年,了不起呆个七天、八天的就回到工作地,根本就没有呆几天,和父母的相处也少,忽略了感情交流,也没有好好给父母做饭孝敬二老,还有就是,孩子好不容易和我们在一起这么长的时间,在学校里的伙食也没有在家吃得舒服,可以乘着这次机会,好好地给孩子补充补充营养。好在农村自家菜园里有菜,每天都可以到菜园里采摘新鲜的蔬菜,春天里的菜地里大白菜、红菜苔、白菜苔、蒜苗、菠菜、葱和韭菜应有尽有,还有自家勤快的兄弟送过来新鲜的莲藕和大大小小的鱼,足够我想着法子做好一家人的饭点,天天把为家人做饭当成一种快乐,这样的心情很放松很享受。我家都喜欢吃面食,我也正好练手艺,隔一两天变着花样做做面食,蒸包子蒸馒头包水饺做煎饼,女儿也跟着学着做,查看网上学做油条和红糖馒头,也居然做得有模有样。 还有就是礼让父母。我自己在家的日常事,除了围绕丰富家人居家生活,还有一点我深有感触,那就是“宅家”时光多尽孝道,礼让父母。实在一点说,自从成人成家之后,我们一直在外工作和生活,除了一年几个大型节假日回家看看父母,匆匆忙忙地来回,父母多数时间似乎把我们当客人,几天的时间客客气气,根本就没有相处今年这么长的时间。在今年的疫情宅家期间,长辈小辈大人孩子呆一起的时间长了,劈柴做饭烧火洗衣晾晒大大小小各种杂事鸡毛蒜皮的裹在一起,各个人不同的性格显露无疑,免不了一些性格冲突。特别是老人年纪大了,两位老人都已七十多高龄,做事比较之以前更难得转弯,非得按他们说的做他们才开心,遇到父母性子急,言语过急时,我们常常礼让之,顺着他们调侃一下或笑笑了之,让老人开心。这才是“少出门,多宅家,好好孝顺爹和妈”的根本。
于2020年3月31日星期二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