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04|回复: 0

[异地动态] 苦干实干、比拼赶超、争先进位 十堰经济工作按下快进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0-4-1 18: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正当我市谋划大干、全力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按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目前全市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形势稳步向好,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开启了“重启恢复”的序章。

今年,我市经济工作如何干?昨日上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振奋人心的答案。

发展成效显著,GDP首次突破2000亿

2019年,我市经济工作亮点纷呈,特点明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实现2012.7亿元,增长7%);汽车产业开创了新的格局,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量产,东风小康新工厂基本建成,实现了由过去单一的商用车结构向“油电并重、商乘并举”突破性转变;我市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评审,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汉十高铁、京能热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行,十堰迈入了高铁时代;全年减贫16.9万人,所有县市全部通过了脱贫摘帽考核,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战果;城区空气PM2.5年均浓度创6年来新低,神定河、泗河消除劣V类水质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了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我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抢抓发展机遇,奋力实现年度目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迎难而上,目标不变,奋力实现。

会议认为,疫情之下,尽管困难重重,但国家、省级层面的利好政策不断释放下,我市也面临重大机遇。

会议认为,这次疫情对整个产业结构、组织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倒逼生产生活方式加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必将促进新经济、新技术、新应用场景的蓬勃发展,催化健康环保、生物医药、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智慧医疗等新的业态。我市在“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方面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必须抓住用好机遇,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方面,我市围绕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投向,对已上报的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等83个公共卫生领域项目、医疗废物处置等446个市政设施项目、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个应急物资储备项目、新能源智慧出行科技产业园等30个产业转型升级平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要加快推进落地。同时,要加紧谋划争取一批5G基建、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基建”项目,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快布局,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严防疫情反弹,加快恢复经济秩序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各项病例全部“清零”,但零疫情不代表零风险。随着全球疫情的大流行,疫情输入风险加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坚决防止松懈麻痹思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毫不放松防止疫情反弹,落实主体责任,严实防控措施,确保社会面彻底“干净”。

持续守牢发热门诊“前哨”,落实疫情报告制度,高度重视无症状感染者防治工作,坚决遏制新的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恢复交通运输、商贸营业、企业生产、校园教学正常秩序。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推进“健康绿码”互认互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早日步入正常轨道。

继续克难奋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会议强调,疫情既是拦路虎,也是试金石。全市上下仍要紧盯目标、发起总攻,积极克服不利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

稳住农业“基本盘”

会议强调,农业稳、天下安,稳住农业是应对特大疫情的“压舱石”。要把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田间地头,保生产、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

一要抓好粮油稳产增收,确保全年粮油增产丰收。二要抓好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供应安全充足。三要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恢复汽车全产业链

在疫后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我市整车企业信心很足,市场需求比较旺盛。

会议要求,要紧紧抓住疫情对汽车产业链布局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做强汽车产业,让我市汽车产业链更强大、有韧性、抗冲击。一要全力服务东风公司。坚持“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深化落实“1+5”合作协议,倾力服务支持东风公司,加快推进整车专用化战略,推动汽车制造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转型发展。二要做强产业链条。围绕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技术薄弱环节,更大力度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三要加快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有计划、有重点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和名企名品。

有效释放消费空间

会议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着力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推动服务业企业全面复市,把疫情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促进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热点消费回补回暖。要抓紧对接国家政策,稳定居民消费,发展网络消费,释放消费空间。加快5G、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快解决农村物流“卡脖子”问题。积极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刺激性政策,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紧牵项目投资“牛鼻子”

项目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大底盘”。会议强调,要紧紧牵住项目投资“牛鼻子”,为疫后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继续坚持“首席服务官”、项目拉练、集中开工等有效做法,强化专班服务责任,奋力追赶疫情拉下的项目投资进度,继续保持项目投资走在全省“第一方阵”。重点推进3个省督办重大产业项目、16个省级重点项目、73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2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以上。

围绕中部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争取将十堰-安康、十堰-宜昌、房神高速、福银高速十堰段改扩建等635个、总投资5421.8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4641.4亿元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笼子。

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重点争取老旧小区改造、神定河污水治理、百二河综合管沟、京能集中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在公共领域强弱项方面,重点争取西苑医院、太和医院、人民医院等应急救治能力提升等公共医疗卫生项目。在“新基建”方面,重点争取县城智慧化改造、大数据中心等科技新领域项目,力争争取项目资金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较去年翻番。

同时,紧盯疫情期间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热点领域,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