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襄阳自贸片区3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7项在国家层面推广,连续两年在第三批15个自贸片区中“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指数”排名第二;大力推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实行“49证合一、90证联办”,推行企业登记“即时办理,全时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开展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使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由国家要求的50个工作日压缩到最多15个工作日。
挂牌以来,襄阳自贸片区共引进项目128个,总投资731亿元;累计新设企业5335家,比挂牌前增长335%,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两纵三横”(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产业生态,已聚集4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骨干企业,拥有2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7家企业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有国家及省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6家,襄阳达安汽车检验中心成为全国2家之一、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 在物流方面,目前襄阳自贸片区已开通8条国际货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行;知名船务公司马士基将襄阳纳入全球第347号港口目录,襄阳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水港”,可在本地签发进出口全程提单,开展FOB/CIF业务。
接下来,襄阳自贸片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产业创新,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大细分领域研究力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入驻片区,积极开发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放大产品叠加效能,围绕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将改革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