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23|回复: 0

[热点评述] 十堰农耕:瑰丽藏于河山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20-5-8 1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约撰稿 蒋显福

十堰因筑堰而得名。《湖广图经志》说:“在县(郧县)南,因溪而筑堰,以灌田”。这名字平实而静远,它却是农耕文明留给这个现代城市的美好记忆。滋润、灌溉、葱茏、丰收,都来源于水与它的渠道。多少生活的希冀与生命的欢歌蕴含其中,让世代体味无穷。明代就有一位叫韩弼的诗人以《十堰春耕》吟唱道:

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

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

十堰是由原来的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而成的。地属秦岭余脉大巴山北坡。两郧、丹江地处秦岭南麓,两竹、房县位于巴山北坡,简称秦巴山区。悠久的历史,神奇的文化,与中华农耕文明的发育与发源有着根脉相通的深层关联。

流传久远的农耕文明

民间传说与历史遗存证明,中华文明的祖先不少人在十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过创世壮举。传说女娲曾在竹山宝丰炼石补天、抟土造人,还留下了宝玉绿松石福泽后世。神农曾在这里搭架攀岩采药,传播耕种技术,为万民谋求生存福祉。他们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世神格。

作为楚文化的重要源头,占星占卜沟通天人的巫术,不仅增添了楚文化的神奇魅力,而且在堵河流域演变成方术与风俗,流传至今,同时也是武当山道教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1990年在秦巴深山发现的清代刻本《太阳经》,对秦巴先民太阳崇拜情节,给予了历史诠释。均州太守姚简五龙求雨,解盛唐大旱,五龙由此由祠升观,成为武当道教发源的第一个大本营。

从英雄创世到百姓风俗,从巫术占卜到道教名山,从五行八卦到气象节令的天干地支,秦巴区域内,神人共感,在春秋轮回,岁月循环中,暗藏了多少关于天地大道、农耕文明的玄机与秘密,久远而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生产与生活。

汉江河谷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1975年,十堰地区发现的“梅铺猿人”和“白龙洞人”化石时间在100万年以上。1989年在郧县曲远河学堂梁子发现“郧县人”头骨化石,从而改变人类起源“非洲一元说”。由此,汉江十堰段完全可称为古人类遗迹的走廊。汉江流域人类早期这些活动,成为农耕文明发育的远古基因。

考古学还证明,手斧是直立人打制出来的工具,它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标志。而汉江流域的古人类打制手斧的时间早于欧洲人50万年。手斧在开拓中华农耕文明历史中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说到原始的农耕文明,我们不能不细考刀耕火种。《郧阳府志·风俗》载:郧阳山区“男子烧畲为田,妇人辑麻为布,以结为食。”畲,就是火耕火种。这种原始的耕作,是先焚烧掉杂草,再种植杂粮或水稻。而刀耕火种,除烧畲为田外,在山区还包括直接在山上开垦荒地。先古楚人的族源是南方的炎帝部落,与火的崇拜有直接的关系,祖先“祝融”就是火神。先民有一巫的职务叫“火正”,他观天象,确定什么时候播种、收割,叫“观象授时”;他在放火烧荒山的仪式上,取出火种,点燃杂草,然后还要为第二年使用保留火种。现在流行于竹山、竹溪山里的薅草锣鼓就起源于刀耕火种的仪式。楚人喜歌善舞,在“开生田”中,先是漫山遍野砍荒,然后就是点火烧荒,几百人再对着大火,敲着锣鼓兴奋地演唱。最初的刀耕火种仪式,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田间劳作薅草锣鼓的民俗文化形式。

汉江冲开崇山峻岭的阻隔,熨平大地的裂痕,用亘古激情与昂扬生机,装点着这片曾经蛮荒突兀的山川。世代的人在劳作创造、生命繁衍中,将精神理想、生活习俗点点滴滴汇成悠久的文化传统,为世界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遗存与遗产。农耕文明中的风物造化,民风民俗、文化遗产就尤为丰富。

一部《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创世史诗,在秦巴深山世代传唱,从洪荒混沌唱到开天辟地,从鸿蒙初开唱到三皇五帝,可称为汉民族的文化密码、民间文学的绝唱。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但它的故乡就在房县民间。老百姓以民歌的形式演唱诗经的篇章,有一种格外的鲜活与生动。还有堵河流域的薅草锣鼓山歌,郧阳的调子戏和八岔子;丹江口市伍家沟的民间故事村、吕家河的民歌村,都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被非遗工程所重视。

还有皮影、剪纸、花灯、雕刻,都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源于楚人崇凤文化传统的郧阳凤凰灯,是春节、元宵文化活动的必有节目。它在民间艺人的舞蹈中,用流虹彩霞般的民间艺术语言,演绎着吉庆祥和之美。

波澜壮阔的自然抗争史

十堰农业的发展演进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十堰人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悲壮历史。十堰市辖区的老郧阳,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构成的典型山区,山高坡陡,海拔差距大。形成了盆地,岗地,丘陵,低山,中山,高山交错的地貌形态。在雨水冲刷下,坡陡地少,地少土薄,土薄水浅。往往砾石沙土地多,易被侵蚀,上冲下游,造成水土流失。

十堰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全国版图上属第二阶梯带,深受大气环流、纬度的气候因素影响。加上境内垂直差异明显和山高坡陡,承雨面积大等原因,有旱、涝、风、寒、雹、虫、兽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以旱灾为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