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调研,是一次成功的开始,是青春的印记,是一次奋力一搏,是和很多人很多事的相遇和告别。 匆匆忙忙,即便未知仍然向往 15号晚上十点多,我匆匆忙忙赶在门禁前回了宿舍。一进门,一位室友:“小王,贵州调研你去不去?”“真的吗?去去去,什么时候?”“后天就出发,你快把身份证号发给老师,老师要买票了。”就这样,匆匆忙忙中,我忘了我还有比赛、还有团建,还有答辩......经过一番波折(老师把我名字打错了,知道第二天才买到车票。)我终于和室友们一起踏上前往贵州的末班车。清晨出发,深夜到村,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十天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总之,很向往。 懵懵懂懂, 即便跌撞仍是青春 最后的三个小时,我们一直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里,忽上忽下的海拔、毫无规律的刹车油门让我想摆脱车的颠簸找到一条捷径,快点看到它的尽头。抵达大土村的时候,心中莫名喜悦。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么难走的路,并且,我成功地翻山越岭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整个人都还处于在车上摇晃的状态。村民给我们准备了当地的土鸡,还热情地给每个人倒上了一杯酒。酒很烈,一位队友喝完就满脸通红,引得队友们忍不住笑成一片。 第二天便正是开始访谈。我想象中的访谈是关于一些大问题的访谈,万万没想到,此次的访谈是如此的细致。细致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一访便是整整一上午。老师不休息,干部不休息,我们也不休息。带队老师这种踏实的态度让我和队友们顿生敬意。刚开始没经验,巴不得把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懵懵懂懂,一上午就记了十几页笔记。到了晚上集体交流的时候,心慌慌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老师便耐心地引导我们,鼓励我们。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从不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到后来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十天的蜕变,是神奇的,也是难忘的。 熙熙攘攘,即便不舍仍要离开 夕阳微斜,晚风晓清。吃完饭,沿着乡间小路散步,看着远方的星星渐渐明朗,一轮弯月挂上枝头。天空的颜色渐变,原本的蔚蓝经由霞光的洗礼而变得扑朔迷离,多种色彩交织,营造出“日落西山斜”之前的壮美。这样的傍晚令人心醉。当清晨的第一束光透过窗帘射入房间,放眼望去,远方田野的绿色带有星星露珠,朦胧的新绿正迎接着阳光,太阳以它博大的胸怀润照万物,耀眼的光芒开启了新的一天。这样的清晨使人流连。贵州山村以变幻的美景,温暖了我的心扉。 住在热情好客的村民家,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每每在我们一天的忙碌之后,亦或是清晨睡眼惺忪之时,饭菜便已为我们准备好。善良的阿姨起早贪黑,亲手为我们做出一顿顿饱含热情的饭菜,还没品尝便能感受到满满的心意。我从可口的饭菜中品尝出城市未曾有过的味道,那是一种泥土的气息,一种大地的芬芳,一种能让我魂牵梦萦的味道。在我们的足迹深入村民家中时,无论是路旁素不相识却热情为我们指路的大妈,我的嘴角总会扬起一种别样的微笑,那是对贵州村子的感动,那是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虽然大部分受访的村民家境贫寒,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富有的,他们的热情比阳光更热更有温度,他们的淳朴也比清水更清更具空灵。 忘不了他们在门外烧火煮菜的场景,忘不了那个家里没有电视还能一直微笑的小姑娘。即使生活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如意,但是她们仍然乐观开朗。再想想我们自己,似乎已经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越不过的坎了。每每觉得生活很难,笑不起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爱笑的小姑娘。 “不知不觉不问,不痛不痒,多少时光。”天还是那么蓝,山还是那么清,而我的心还是那么静。这十天,领略了贵州农村的美丽光景,也收获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回忆。或许这段迷离的景色会在我的梦中熠熠生辉,或许这段感动的经历会在我的漫漫人生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去下一个村子之前,我会花上几分钟,去怀念这个给我留下感动的地方。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通讯员 王梦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