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26|回复: 1

扎染,美丽而寂寞的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6

主题

59

帖子

9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3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0-5-13 13: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扎染,如诗,高雅,在美感的触摸中,好像摸着久远的故事、失落的年华,好像从嘈杂喧嚣的繁华中一下子回到最初的宁静。
去贵州调研之前,就听闻扎染技术,经过了解才知道,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在此次贵州调研的过程中,我和团队成员也有幸对尧古村的扎染技术进行了参观。一进村,村口的一圈小铺子便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力。小铺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很多产品,有帽子、包包、衣服等。乍一看,像是牛仔制的各种产品,凑近询问才知道,原来那些就是当地通过扎染技术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看着工艺品上面各式各样的花纹,我和队员们顿生敬意。
后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还来到村民家,对扎染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进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目前会扎染技术的人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家里摆放产品最多的那位老爷爷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她们不愿意学扎染。像做一个桌布,从前到后可能需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最后也只能卖三百块钱,年轻人不可能靠这个生活。再加上,在扎花的过程中,纯手工的连续几天的扎线,村民们的手上都磨起了老茧。所以这个“苦活”就只有在家不能出门的老人才会继续做。
听到这里,队员们都在为此叹息。扎染的工艺品是那么的美丽,美到可以让每一位经过小铺的游客驻足。但是,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在美丽的背后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传承危机。
扎染过程中,每一针落下,都将光阴凝固在布匹上,每一针捻起来,都带起手指的温度,却又安安静静,获得灵魂的适意。扎染,一门美丽而寂寞的手艺。今天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耐心去潜心修炼呢?[size=18.6667px](通讯员 王梦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5-13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点图案上来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