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传统文化传承之路,寻乡村旅游发展之道探传统文化传承之路,寻乡村旅游发展之道 张敏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使得很多人被压得踹不过气,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进农村,感受农村淳朴的乡土人情,寻找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在此时机下,农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用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2019年10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实践团深入贵州省荔波县三个村子展开深入的调研。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再次将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因其具有的悠久历史、地方文脉、特色文化等具有更大优势,但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旅游也呈现出矛盾。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乡村旅游的现状 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从武汉到贵州,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刚下车,大土村还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烟雾缭绕,似乎所有的疲惫一下子都神奇地消失了,此时此刻,我们只想享受这仙境一般的村落。 第二天早晨醒来,我们急忙打开门,似乎又像是重新来到另一个地方,又是另一番景色,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因为海拔高的缘故吧,我感觉自己似乎离天近了许多,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白云在奔跑。这里的一切都美得“离奇”。 2019年10月19我们实践团开启了我们第一次调研活动——与村支书进行访谈,在此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脱贫攻坚任务在逐步推进,也不断地取得了新成效。当地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据村支书的介绍,我们还了解了大土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都是以苗族为主,因此,就有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他们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民族风情古朴浓郁。自由纯朴的苗族婚恋,令人倍感新奇、拍案叫绝。于是,我们就很好奇,当地有没有通过传统文化来发展当地的旅游呢?其实,在大土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带动旅游的发展的概念还比较淡薄。我们了解到,每当他们过一些传统节日,大家在一起聚餐吃饭时,会吸引来一些游客,他们会被吸引来和大土的苗族人们一起欢度节日,来感受异乡风情,但游客们仅仅只是来一起免费吃饭,虽然晚上或许会住到村民的农家乐,但仅仅是一到两个晚上,这样很难将经济发展起来,很难让旅游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我的感悟 荔波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植被保护完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素有“地球之花、山水天堂”之美誉,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的地方”、“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最美丽县城”、“中国最美休闲小城”、“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等。这样一个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果不发挥它的优势之处,是不是太可惜了呢?如此占据优势的地方,一个旅游胜地,将它的作用大大地发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想法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有一天,大土村的旅游业真的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那大土村的优质资源与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还能一直保持原生态吗?它不会被破坏吗?我想,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土村的旅游资源一定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村民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改变。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需要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深入挖掘与开发,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会乡村传统文化带来多层影响。那该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