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霹雳虎 于 2020-5-22 12:14 编辑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我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是我母亲打来的。几句寒暄之后便是哭不成泣地向我哭诉着憋在她心里的委屈和痛苦。我能感觉得到她受到了那样的痛。 我好象是第一次接到母亲这样的哭诉电话。作为一个母亲,作为长者,向自己的儿子,甩掉了作为母亲的威仪,哭诉着自己受到的委屈。可以想象,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时她会这样屈尊吗? 原因不是她吃不了苦,干不了活。这些皮毛原因是折服不了我那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母亲的,原因只有一个,受到我父亲的无理痛骂。作为已经成年,作为家庭的长子又读过大学的我,对这样的事感到无能为力。以前说说还奏效,后来说说被当作耳旁风,再后来就是懒得说了。 我母亲长骨刺了,脚痛得难受,按理说是不能下地的。可我父亲整天唠叨她不下地,不按时做饭给他吃。我母亲强忍着下地、做饭,后来脚都动不了。她打电话找我姑妈评理,可我姑妈不说一句公道话。我母亲一时觉得,我父亲有姑妈为他说话,她却什么都没有。说好像四周的人都多了她。气急之下,打电话向我哭诉。 有一次讲到谈对象,大哥突然问我:“为什么不能把老婆当亲人”?当时我愣了一下,也回答不上来。但心里在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对老婆是要比对亲人好呢?还是要比对亲人相对较差?接着大哥又说:“想清楚这些问题,再来谈婚论嫁”!“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来回答都可以”。大哥又补充道。 后来我东拼西凑,换来答案。 不能把老婆当亲人的原因是:
一,夫妻关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夫妻间需要恩爱、有感情也要有仪式感。如果当成亲人就意味着感情的冷淡,是危险的。 二,把老婆当成亲人容易让老婆接受不了,因为太随意太懒惰,会导致感情危机。 三,夫妻间未必是谁离不开谁的。没有爱情,没有关爱,可能会导致分手。而亲人间就不存在了,亲人永远是亲人,那怕不联系也改变不了。老婆不联系不关爱就有可能变成别人的老婆。 一个父亲告诫自己的儿子: 你的妻子,并不是你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你可以对我和你妈大呼小叫,我们再生气,你还是我们的儿子,割不断,赶不走。
可是妻子就不是了,你和她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如果你对不起她,实际上,她随时可以离开你。 2020年4月26日,正好在群聊中看到了荣姐发的一段视频,更加简易明了地回答了谁才是最亲的人。 视频中女儿问父亲,谁才是你一生中最亲的人?这位父亲回答:“当然是你妈我老婆了”。“为什么不是爷爷奶奶、伯叔姑婶或子女呢?他们才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位父亲接着回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只需报答;伯叔姑婶和子女虽然是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亲情,但会在某个时间会分开去过自己的人生。只有老婆,献出青春,并且能够不离不弃相伴一生”。当场听到的几人,表示对这位父亲回答的认同和满意。 之所以花出这么大篇幅说夫妻关系,是因为我在生活中看到的和理解的,认为父亲的这一观念是反的。
父亲会为了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人,而对母亲破口大骂,毫不在乎母亲的感受。
最常见的是借钱。
我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从土缝里抠出来的,另外农闲时父亲在外“搞副业”。三个子女都是在外务工人员,没有关系没有背景,靠本本分分的挣的几个钱。可以说,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吃紧,任何一个儿子结婚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 几个亲戚过得稍微好一点。
眼下,谁好不想更好呢?从我记事起,常有亲戚来借钱,没有母亲在场时几乎是敞开的。有母亲在场时,常道明“保命钱”动不得。农村都是需要一些保住随时可能应急的钱。父亲对亲戚的“菩萨心肠”,开口了不能拂了面子。都心知肚明的避开母亲,有事有血缘关系的好商量。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也没有不透风的墙。每当被母亲知道了,这就成为家庭吵架的导火索。可即便如此,没曾见父亲有顾及母亲的感受,依然非常的有主见。 有的亲戚还说:“你儿子又没结婚,存那多钱干嘛?什么时候结婚什么还你钱”。有种若你儿子没结婚,你挣的钱就该由他支配,否则你的钱就是一堆废纸的意味。 大概是在亲戚的“出谋划策”之下,以前由母亲“掌财权”现在财权交替到父亲手上。也许这样,亲戚们才能够“再借不难”,至于是否有“如期偿还”,对于家庭其他成员来说,一直是个迷。 2019年,不知怎的,一亲戚提前还了钱,我父亲以为是母亲“催债”了才导致还的,就对母亲不依不饶,破口大骂,丝毫不顾及母亲的感受以及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没有帮到亲戚似乎成了父亲极重的“负罪感”。 话说回来,当初没有钱读书,我去亲戚那儿还没等我开口就被“折返”回来。一个个都很精明,还没开口都十分清楚来意。父亲则说,要靠自己,没钱就不读了。 父亲常在与父亲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事商量回家之后,家里就是一场“对台戏”。我劝父亲,要对母亲好一点,少一些争吵。父亲则说:“有人就有斗争”! 父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他看来,妻子服侍丈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在经历过几次生死考验后,仍没见“良心发现”。如果没有母亲的鼎力相助,恐怕父亲早已不在人世了。母亲对父亲有“救命之恩”,但是在我看来,父亲并没有“感激之情”,仍视为母亲该做的事儿。所以,他对于妻子的劳作、付出,都视作理所当然。 有一年,我听到父亲的手机里播放感念和赞美老婆的歌曲,歌名我记不起来了。也许这是父亲不善言辞,羞于表达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父亲在吃的方面似乎显得很矛盾。一方面很讲究品味,知道怎样做的才“到味”,另一方面却严格要求母亲“农家人吃自己种的菜”,母亲每赶集买菜“改善生活”,几乎都会被父亲一顿“好说”。“人家卖菜你买菜”这句话,常出现在生活中。 2019年年底至今(5月15日)的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当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疫情严峻,病毒的厉害之处之后,大家基本上都提高了防范意识。从电视台到网络媒体,从自媒体消息到身边人的耳传目染,从村头到村尾,几乎到处都充斥着“能不出门,咱就别出门”!父亲则不以为然,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要到外面去兜风,做农事活动,或者其他的什么事儿。任凭你怎么说,依然撼动不了他分毫。这是碰运气,运气好没病毒都没事儿,运气不好碰到了一家子连根拔起(指病毒的后遗症拖累终身)。 我把这一现象告诉我一好友,好友说我没有向我父亲说清楚病毒的危害。同样的话,我简单说了几句,勤劳常闲不住的母亲就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除了到畈里摘菜之外,一直不出门。父亲则要重复多次,介绍的更多更久更广,依然“吓不到英雄汉”般的父亲。大有大丈夫岂能被这看不见的东西吓死的英雄气概,真是“众人皆惧我独醒”。一家人都奈何不得他。 前面说到农忙时父亲顶着炎炎烈日,上蒸下炕进行农事活动。看了这些大家都认为是我父亲不畏炎热,勇敢担当做该做的事。可是天气阴凉,没有太阳晒,气温适宜的时候,无论多忙,父亲一定要睡好了再出门。常农忙时,母亲一个人在外担着,等到有人纷纷从畈里回家已近傍晚的时候,父亲则欣然出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回去了又去,肯定是带水还是干嘛了。 父亲做农活,常“宁愿自己多受点罪也不能累坏了农家宝贝”。这宝贝包括以前的水牛,现在的农用车等。 2017年秋收稻谷时,本来用农用车可以麻利高效率地运回家,父母则不以为然。用农用车要燃油,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不用农用车用斗车。斗车,工地上常见的拖拉水泥、沙石、土砖等的工具。斗车一般只能拖三袋,来来回回往返不知道要跑多少次。 这倒不要紧,自己推拉几次,也要拉母亲“下水”,必须也要拖拉几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父亲不在乎看到此情形的路人的笑话。要是我能有父亲的一半,或者一半的一半不怕“路人笑”精神,想必现在孩子都好大了。 我在家时,我跟父亲讲明:“如果你要用斗车运,那好,你一个人运,我休息,我不管了,你爱咋的咋的。如果用农用车运,那我可以一起搬谷。”见我这架势,这态度,父亲只好把农用车开来运谷。过后说了一句:“用农用车不知要轻省多少倍”! 2018年秋收时,田埂还不够利于车爬行,田里也还没有干过。父亲想把车装满再走,我说:“那截路不好走,装太满怕爬不上去。再者也怕车侧翻,是件危险的事儿。装半车,剩下的等车上去了,在田埂上再搬满,多跑几步都可以。”父亲觉得有道理,照做以后,显得十分高兴。说道:“还是年轻人脑壳灵活一些”。 2018年收割油菜季,农用车装满刚从田里收起来的油菜,我见马上会要上坡,坡上是视线盲区。我想到考驾照时教练说的盲区都应视做有突发事件发生处理。我赶紧上前,看看坡上面有没有车迎面开来。上来以后正好看见一辆卡车开来,我对开车司机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司机意会后把车停在路边,我就告诉父亲上面有车已停路边,赶紧上来。后来想想都有些后怕,如果在坡路上,你要下我要上,连避让的地方都没有,坡上刹车也难。从此以后,每当开车快要上坡时,父亲都要先上坡看看路况再开车。 2019年,秋收稻谷时我也回家了。收割机把谷都收拢了之后,原本以为父亲会计划我们把谷平铺在路上再回家休息。父亲很肯定地说:“现在谁还要你的谷”?我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天黑以后,伸手不见五指,又顺着路边,附近也有些人没有种田。谷袋子放在路边很方便别人顺手牵羊,还在前几年,大白天的就有与田相邻的人在搬运自己家的谷的时候顺手就带了一袋走了。四下里也只有这家在收割,当我母亲去找他时,他矢口否认。袋子都长得一样,你能奈他何? 大白天,烈日当空,父亲却要在太阳底下守着谷,而在夜深人静谷已入袋放在大路边,他却能在家安心入睡。况且已有被盗前科,我是无法理解。我在家也不得安睡,吃完晚饭后,我和母亲再去谷场把装在袋子里的谷铺在地下,方才回家安睡。 父母一起做事儿,常有因意见不合起争执,因此,他们也避免一起做事。但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合力来完成的。也还是在收割稻谷时,因为母亲在系袋子口时,父亲催母亲快把谷顺到路边车马上要过,母亲慢了一点,被父亲一不小心就一巴掌甩到母亲身上去了。母亲并未还手,选择了默默承受。 以上的父亲的很多观念和做法,是我很不认可的。父辈兄弟姐妹间的事儿,强力介入已经成家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当中,造成了理不顺,剪不断的恩怨纠葛。按理说成家了以自己的家庭为主,兄弟姐妹间该有自己独立成“单元”的生活,而不应该牵涉过多。这种借来借去,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是万万要不得的。 父母皆已过花甲之年,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已成为历史。而在我的这一代,我要的是能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争做新好男人,争创幸福家庭,虽然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在哪里。 栽秧季又到了。本来田种的有些多,母亲希望大田由插秧机来完成,那样人轻省一些。父亲却说:“用插秧机去栽,你就好玩!你一天玩到黑”!似乎只要母亲处于停歇的状态都是处于非正常的状态。虽然他自己也忙活,说过没有人“袒心”他。 公然揭父亲的短,貌似是件忤逆与不孝之事儿。在中国,有一种身份,有一些人,他们做的事儿是没有错的。任何质疑和异议都是不被允许的。而我,却做了这样的一件事儿。 后来我通过搜歌曲的关键词,终于找到答案了,前面提到的父亲手机里播放的歌曲歌名是《妻子辛苦了》。 多数人常犯的错误是:对待外人客客气气、唯恐得罪,对待家人却言语尖刻,不顾情面,天长日久慢性伤害而不自知。
2020年5月17日 13:17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