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98|回复: 0

《西游记武当之谜》①孙悟空生活原型大部分来源于武当山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北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河北省

发表于 河北省 2020-5-23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研究者众多,关于《西游记》中猴王孙悟空的“身世”来历(即生活原型),却涉及甚少。笔者在研读《西游记》时,发现原为道家弟子的猴王与武当文化甚是密切,通过史料,结合武当山古今实况,终于发现,小说中的孙悟空“出生”、“访仙学道”、“学武”、“借宝”及“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抑阳补阴等修炼均与武当山有关,断定孙悟空的“原籍”,即生活原型绝大部分来源于武当山。

花果武当同祖脉之谜

《西游记》小说开篇写了东胜神洲“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其山“势镇汪洋,威宁瑶海”。据《中国文学史》记载,作者吴承恩“母老家贫”,自己仅“作过短期的长兴县丞”,还有冤狱。吴承恩出生地虽与海相距不远,但他一无钱财,二无权势,三无先进交通工具,怎么去东南大海体验生活呢?在那里,他发现一座野兽聚集、“东海之处耸崇巅”的岛山,熟知了山中许多生灵习性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个很不容易而又不简单的探险工程。尽管有人标榜“花果山水帘洞”在某港某市,孙悟空是某市某县人,但其形象特征查无实证。还是元代朱思本《武当山赋有序》说的真实:“蓬瀛虽近辽海隔兮,昆仑虽大邈西极兮,未若兹山峙中国兮。”“兹山”即武当山。不妨把《西游记》中有关猴王出生的一些章节描述拉进武当山作比较,再用小说成书之前有关武当山的文史作为引证,小说的生活源泉就无须诘问了。

武当简叙

武当山与《西游记》既然关系密切,在考证之前,必须对其作简叙。

武当山位于车城十堰境内,北依汉江。其主峰天柱峰顶有金殿,故又称金顶,自然称“七十二峰朝大顶”。元代《武当福地总真集序》称:“是山,先名太和,中古之时,天地定位,应翼、轸、亢分野,玄帝升真之后,故曰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故名焉。”《明史》记载,明成祖敕名“大岳”,明世宗敕名“玄岳”,“尊为玄岳以冠五岳”。

《续辑均州志》记载:武当山“绵亘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关于“八百里”的范围早在《山海经·中山八经》中就有记载:荆山之首曰景山,东北百里曰荆山,又东北五十里曰骄山;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女几之山。

武当八百余里,包括古均州全部及房县、保康县、谷城县、郧县、竹山县及神农架各地部分。神农架分设有西武当金顶,面对川陕。长阳县分设南武当,保康县分设中武当,襄阳分设东武当,故武当山也有“北武当”之俗称。

自汉至隋唐,武当封国有西汉昭帝封平陵国,建武帝封武当侯国,晋太康封顺阳王国,南北朝、隋代封武当公国、均王国,五代改封武当侯国等。

花果山景即武当山景

《西游记》开篇写了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武当《道藏·道德指归》记载:“天地生于太和,太和生于虚冥。”

《易·乾》谓“保合太和”,即阴阳交会清浊之气,保合而成太和。《老子河上公章句·注》有“太和之精气也”。经书认定,“自有太极,便生是山。”“太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太极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看来,花果山是混沌“开清浊”时生,武当山是宇宙“分为阴阳”前而生成,同为一祖脉。武当山主峰南有明代千户沈鸿葬地花果山墓碑。


武当山云雾缭绕。

花果词赋写武当

《西游记》写花果山“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仙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这首花果山词赋与宋代李赓、元代朱思本、明代杨琚等所写游武当赋(序)大同小异。笔者仅举宋代《武当山赋并序》一段,供读者鉴赏。《武当山赋并序》曰:“侵派千仞,下为天池,天池伏流,瀵乎岩陲。悬若匹炼,散为明玑……枞桧栝柏,豫章梗楠,细大蓊郁,紫翠相参……卉草楂枿,丑石硗确,元熊嘷,苍兕攫,虎吟风而振迅,豹隐雾而溟溟。啮铁芒毛之貊。啖兽锯牙之驳。介然之蹊,坦然之壑,亦聚沐猴,也隐狐貉。鼪飞而鼯啼,鹿奔而兔跃也。”这正是小说中花果山“沐猴”的生态原貌。

其实,小说中的花果山词赋,在《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写武当山景况时,作过重复,现选数句佐证:猴王“按落云头,定晴观看”,“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几树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

现就小说花果山部分词赋与武当山作对照。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明·《大岳太和山志》称武当山为“海会云栖”之地。这里指的“海”就是“绿浪层层出天外”的林海,它在云雾之中,随着云走雾动,便表现出“汪洋”“瑶海”之势,明代巡抚汪道昆描绘武当群峰:“白云出没众壑间,如观陆海。”明朝诗人王世贞《游太和山记》中曰,“若大海挟银涛,层涌叠至,使人目眩不暇接。”都是描述的武当林海和云海气势如海。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参山赋》称:武当山紫霄宫“地折紫宵,峰称蓝笋,竖横空之旗帜,殿依丹崖”。《梁书·米异传》记载:“升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丹崖”即武当道人炼丹的山崖岩洞之处。明朝《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周代大夫尹喜“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之下……名‘尹喜岩’……皆太上访喜之地。”“丹梯”就是尹喜上丹崖的石梯。《武当福地总真集》记载,武当丹灶峰:“有青烟紫雾,人谓丹灶凝烟。”明袁宏道《七星树》诗:“何事丹砂炊不转,诸仙长爇灶门峰。”这些都是写“丹崖”的。

丹崖上,彩凤双鸣。武当山有鸡鸣、鸡笼二峰,似彩凤双鸣。《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峰昔有丹凤集于山巅。鸣集上下,人莫之识,指之曰天鸡,俗呼山曰大鸡鸣、小鸡鸣。”这“丹凤”即“天鸡”的锦鸡,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唐八仙之一的武当高道吕洞宾的《题太和山》有“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弯”之句,也有咏锦鸡又名角鸡的。

石窟每观龙出入。“窟”为洞穴,“龙”即水流,也参云流之状。此句写的是洞穴之水流入深涧的飞瀑形态似龙游,而涧深云雾多,故有“龙出入”的气势。武当山洞泉之“龙”较多。如《总真集》所记载:大青羊涧“蛟室龙宫,分列上下,春夏水泛,喷雪轰雷,夕现虹霓,朝腾烟雾”;仙侣岩“面朝天门,山畲平坦,泉自岩而出,有鸣金漱玉之声”;雷涧“自叠字峰雷洞之水由南入五龙涧”;沈仙岩“石室偃仰,泉流清幽”;滴水岩“裂石出泉,因以名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西游记》开篇所写的花果山“词赋”,实际写的是武当山词赋,所不同的是把“陆海”变成了“海”。(周力)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武当之谜》,作者周力供职于重庆路小学,出版有《神农架之猫》、《西游记里的武当神话》等书。本文观点为作者学术观点,供读者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