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6032|回复: 20

[文苑春秋] 荆门圣境山主峰真武观建筑勘测考略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6-14 2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门圣境山主峰真武观建筑勘测考略
                         李勋明
    圣境山主峰真武观位于荆门古城西北三十里荆山主脉上,一峰独峙,绝壁临宵,巍巍壮观。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古迹》载:“圣境山在州西北三十里,悬岩峻壁,上祀真武,相传荤酒不得入。崇祯壬午,有少年十辈携酒登山庙,僧拒之,不听。至晚,殿门已闭,火忽满室,霹雳震天,众人火焦几死,衣冠抛十里外”,颇为神奇。
    实测真武观由三层石砌平台组成,位于主峰南坡,四面悬壁,形如城堡。在七十二龙中坐甲子向戊午(坐正南向东南偏三分)。三层平台相对落差9.5米,目前遗留在第一平台上的庙屋和二、三级平台上的部分石灰浆砌墙体为原始建筑遗存,其余水泥砂浆砌体和钢筋混凝土建筑均为新建,与原貌有很大区别。第一平台基本为原状,宽15米,深11.5米(现深9.5米),现存7.5x4.2米的石墙屋为原建。第二平台比笫一平台高5米,深9.5米,第三平台又比笫二平台高约1.2米(现砌高达2.3米),深11米,总占地面积560平米。主庙建在第二、三平台上,前殿面宽11.4米,深5.95米,后殿面宽12米,深7.5米。墙体为石砌,厚50公分,建筑风格接近本土明清四合院民居,前殿为硬山,后殿为歇山。主殿背后原来应该有山包和林障。可惜十年前新建真武观时废弃原址,后退至峰巅,破坏了原来大殿后面的泄煞包,使真武阁处在北风煞旺处,倘不是钢筋混凝土,早就被强风摧毁了!
    真武观前“玄关”位于百米外神道龙首处,实测墙基为4.5*3.9米,拱门,并额有“玄关”二字。
    现遗留在主峰的真武观乱尾楼初建时设计为高9层的观景阁,由于改变了庙地性质,本人当时坚决反对,将图纸由9层改为两层,即现在的残楼。今后完善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在阁北堆砌一道三米高的自然石砌体,并进行绿化履盖,使真武阁笫一层大殿不受北风冲煞。
   真武观究竟建于何时,现存的三十余块碑碣大多是功德碑,民间流传的“荆北无双妙景,襄南第一名山”佳句,出自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荆门州署相关官员所立的《宝殿流辉》碑。根据本人和焦知云先生现场勘查的遗碑,有价值的碑刻如下:
  《圣境山天子万年碑记》,由纠首杨伟继、刘林等46人及主持及僧大释立。此碑刻于明万历甲申(1584年)农历三月,这是圣境山目前现存最早的一块碑刻。
  《重修圣境山记》,为明万历四十六年荆门进士刘汉祚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四月撰立。该碑文详细记载了其母马老夫人捐资修宫宇和门庑,以及购置田产以助香火,其碑刻文辞优美,不乏为进士之作。
  《鼎建山门纪略》,刻于明崇祯十四年夏月(1641年),同为刘汉祚所撰,记述刘家捐资修山门“玄关”。从碑文落款看,当时庙内僧人已达十余人,可见真武观在明末清初香火非常鼎盛。
  《长林圣境碑》,为刘汉祚后辈刘泽洪等立。时间为康熙六十年冬月(1721年),与刘汉祚立碑时间相隔80年。从这几块碑记推断,从明万历十三年刘家马老夫人捐修真武观,一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前后八十余年,刘氏家族一直为圣境山主,主持为佛徒。
   真武观虽为道教宫观,至今却没有发现一块道人住观的文字,所有遗存碑刻均记载僧人住观,始终是道观佛守,城西白龙观和城东青龙观也是如此。如果说满清礼佛抑道,而明朝崇尚道教盛行,为何圣境山一线道观主持也是僧人呢,有待探讨。
   圣境山为荆门城市祖山,座下脉发四方,南下呈丘陵融入江汉平原。按中国古代建筑风水理论评析真武观的地理环境,其优势:一是山如火形,宜庙宜香火,地运旺时出贵人。二是庙前百米逍遥神道势如游龙出洞,自然天成,昂首于山门玄关处,活地脉而彰圣。三是庙南朝山五峰拱为笔架山,连绵来朝,气势磅礴。朝山旺主贵,故不论庙宇如何衰败,香火始终不会绝迹,现在无庙朝拜仍然天天有之。其劣势:一是峰北来脉过峡太低,主峰无靠不稳,导致地运兴衰交替频繁。二是左青龙和右北虎护山也过于低下,不能全力护主,影响旺财旺丁,难出大德高道。三是庙前无明堂平地,不能扩建附属配套建筑,难成大庙。
   圣境山庙观毁于上世纪战乱人祸,此后修修停停,始终难复元气,三十多年前,有某道士募捐修复真武观,由于资金短缺而出走。又有三位老板相继投资修建,可是动工后不顺,只好走人。 二00三年,几个四川人打着一家香港投资公司的招牌,号称投千万元打造圣境山,结果也走上不归路,使真武观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又添了一些半拉子工程。接着,某老板又来也号称投巨资打造圣境山,结果他们把真武观屋面浇了个顶,又停工不知所终。其实我曾经提醒那个老板,圣境山乃不求回报者或大德者方可为之,他不以为然,结果真被我言中,不久他遭遇车祸后,又没有了影子。2017年初,北京大江南北投资公司欲投资开发圣境山,准备与东宝区签约时,被人拒之,引进另一商家高歌猛进开山,最后也是冷冷静静离场,应验了本人先前预言。如今相关方又如火如荼打造飞人,并于真武观朝山上劈地筑飞台,因缘得失,自有定数。
   本人二十年前进入九龙谷之后,始终把开发圣境山结合荆门城市长远发展考量,一直呼吁推进环荆门山“一带一圈”旅游圈。在袁良宽、傅德辉、胡道银、董泽文、廖明国等历任相关领导重视下,拉通了主峰路、九龙谷路、漳圣路、十八罗汉路、玉皇阁至真武观路,又利用风电项目拉通了玉皇阁至碑凹山路基。目前,荆门山山脊观光道趋形已初步形成,部分路段只待硬化布景,融入人文,即可游览俯瞰江汉沮漳。环荆门山的石莲、团坊、袁冲、南庄河、白坪、金泉六个村道路也基本连接,只待相关方牵头升华规划,即可逐步在荆门城西打造出一块新的城市文旅经济增长极。
   按三元九运法则,真武观将在2024年进入下元九运后大兴40年,相信圣境山不久会遇明主而中兴。但是,仍需慎之而行,我们已经给这座圣山带来了不少硬伤,不能再盲目动一草一木。最后用在勘测真武观时所写一首七律诗作为本文结尾:
            群峰环列朝仙观,雄峙沮漳揽八蛮。
            赫赫襄南无二景,巍巍郢北第一山。
            残碑断碣留胜迹,古庙新祠遗乱鬟,
            忍看神台生恶草,怅望飞伞过玄关!


明清.png

明清侧面.png

现状.png

现状图.png



现状图.png
现状图.png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15 08: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建立面02.png

玄关复原图.png




真武观南朝山,五峰拱为笔架山,连绵来朝,气势磅礴。朝山旺代表主贵,凡房屋前面朝山必出贵人。
真武观南朝山旺,故不论庙宇如何衰败,香火始终不会绝迹,现在无庙朝拜仍然天天有之。



十年前新建真武观时废弃原址,后退至峰巅,破坏了原来大殿后面的泄煞包,使真武阁处在北风煞旺处,倘不是钢筋混凝土,早就被强风摧毁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江苏省南通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通市 2020-6-15 0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200610_131920.jpg
山如火形,宜庙宜香火。庙前百米逍遥神道势如游龙出洞,自然天成,昂首于山门玄关处,活地脉而彰圣。
IMG_20200610_132535.jpg
这个飞台不仅破坏了庙前朝山,建筑亦不协调,当前黄昏胆大者多!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15 09: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b.jpg

近处乃真武观前“玄关”后龙首包。实测玄关墙基为4.5*3.9米,拱门,并额有“玄关”二字。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20-6-15 0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打造荆门山一带一圈文化产业园的概述(2017年提案)

     提示:荆门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唯一出路:
     打造荆门山一带一圈生态人文旅游经济带:以荆门山自然人文资源为载体,融入本土历史文化、荆楚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打造一带一圈生态人文旅游经济带,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形成文化旅游看点,经济产业卖点。
     一、荆门山概况:
    荆门山位于荆门城西,南起马鞍山,北至偏观寺,长约五十公里,属秦岭南支的荆山余脉,山体由西堡山、圣境山两大山脉连绵组成,平均海拔120米至673米之间,其中西堡山主体由马鞍山、象山、白龙山、十八罗汉山、碑凹山、朝盐观峰组成,圣境山主体由:斗笠寨、双龙峰、朝圣峰、真武观、偏观寺峰组成。荆门山为荆门城市屏障,自然人文景源由十一山五沟组成,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前人《登西堡山》:“楚疆西塞称维垣,荆山郁崒当其门。扼巴制郢蛇豕鼠,摩崖博浪星宿吞。东望汉沔众流合,西瞰漳沮交会奔。灵鹫杳窟鼍鼓响,蒙山麓脚鲛珠喷。”是对荆门山的真实描述。荆门山北端的圣境山俗称“小武当”,主峰有碑记曰:“荆北无双妙景,襄南第一名山"。
    荆门山主要自然景源有泉流、奇峰、悬崖峭壁、溶洞、天坑、梯田、古道、古木、奇树山泉等。主要山峰:马鞍山、象山、白龙山、西堡山、十八罗汉山、朝盐观、斗笠寨、双龙峰、朝圣峰、真武观、偏观寺等。主要盆地沟谷(海慧沟、大黑沟、小黑沟、龙滩沟、白果树沟、九龙谷、龙脖垭、金鸡沟、南庄河盆地、柏坪盆地、金泉盆地)。五河源头:建阳河、竹皮河、南庄河,姚河源头。主要人文景源主要有象山儒释道三教人文、海慧寺、白龙观、朝盐观、天台寺、送子庵、关帝庙、普善堂、土地庙、瓦庙、真武观、南天门、灵官殿、观音大士场、偏观寺、古道、老屋场等。现已修复重建的宗教建筑有圣境山门、金项(真武观、老君殿主体框架)、老君台、玉皇阁、八仙台、文渊阁、土地庙。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气温低于荆门城区3至5度,是理想的人文生态休闲旅游区。
    二、荆门山文化产业园规划理念:以荆门山自然人文资源为载体,融入本土历史文化、荆楚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打造一带一圈生态人文旅游经济带,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形成文化旅游看点,经济产业卖点。
    1一带:荆门山体景观带
   (1)象山:A、恢复儒释道三教文化,原址象征性恢复唐安古寺。2提升老莱子山庄功能,3修通西堡山至象山旅游通道:于岚光阁西建跨海会沟景观桥向西连接白龙山电视发射塔公路,向南经天主教堂接天鹅池路至政务中心。此景观道贯通后,既是旅游路,也开辟了一条老城区与南城区交通分流道,一举两得。
  (2)、白龙山、十八罗汉山:A、修复白龙观、霖苍阁、甘雨亭。B、控制西山林语继续开发房产。C、修复海慧寺。D、修复十八罗汉山自然生态。E、规划十八罗汉景观大道。(见规划)
  (3)、西堡山:A、接通三环公路,向南向北拓展延伸电视发射塔公路,提升电视发射塔观光规能。B、绿化山体。C、新建荆门关。(荆门山南入口观光游客接待中心)。
  (4)、碑凹山--朝盐观:A、延伸电视发射塔路至朝盐观观光道(利用山脊高压检修道,拓宽硬化)。B、沿线山体绿化布景,清理古梯田,老屋场。C、十座山头塑楚国十王像,融入楚文化(博物馆楚文物复制放大景观化、楚简墙、本土出土文物复制放大景观)。D、利用朝盐观山南坡平地建楚人村再现楚文化场景。E、清理白果树沟、龙滩沟梯田老屋场,保护原始生态景观,适度修复老屋场、古井、兴建部分古民居。
  (5)、斗笠寨:A、维修古寨墙,新建烽火台、观景台、寨城。B、东南坡地文化景观布置(约十亩)。C、从北坡峭壁修玻璃栈道连接玉皇阁白石岩。D、恢复天坑部分老屋场,古井,梯田,清理自然景观,增加游客休憩点。E、架设斗笠寨至玉皇阁索道。F、白虎山建楚望亭。
  (6)、玉皇阁:A、提升玉皇阁、八仙台、楚望台宗教建筑档次,扩建停车场,游客接待设施。B、修建3米宽连接龙谷老君台、文渊阁青石踏步。(见规划)
  (7)、双龙峰:A、峰顶建楚望楼(荆门城市人文第一景)。B、楚望楼配套建筑。c、荆门博物馆藏精典文物景观化,如赵象河墓出土8八个人物复制放大。(见规划)
  (8)、九龙谷:A、利用风电工程拓展硬化玉皇阁---碑凹山—城区观光道。B、硬化玉皇阁---金顶公路。C、修通九龙谷经石磙冲水库至圣境山主山门旅游环形路。D、重修周瀚屋场、周瀚墓。E、按规划启动休闲接待区配套设施。F、修通龙滩沟至楚人村登山道。G、修复关帝庙、普善堂,禹王庙。H、优化生态环境。I、南大垭峭壁攀岩设施。J、停车场及游客接待中心。
  (9)、龙脖垭:A、清理青牛洞。B、规划论证龙脖垭谷地功能。C、改造石磙冲水库基础设施。
  (10)、金顶:A、金顶停车场,金顶真武观、老君殿修复。B、山门接待区(见规划)。
  (11)、金鸡沟别墅群(见规划)
     2一圈:环荆门山七个自然村民俗农业自然生态旅游圈:(石莲、团坊、袁冲、尖山、南庄河、柏坪、金泉)。以上七个自然村生态植被茂盛,风土人情淳朴。由于交通不便,现代元素较少,大多数民居还保持完好,而且部分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将这些山村民居风光与现代农业现结合规划,会有效提高圣境山风景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1、利用传统民居发展小型农户生态园:每个小型农户生态园点点相连,形成规模。目前,金泉村的小农庄经济模式已初见成效,丰富多彩的独立小型农庄生态园点缀在山林园圃中,美不胜收。小型农户生态园,一可自行消化污水排放,二可避免大拆大建,三可传承乡土民居民俗。
    2、大型农业生态园与小型农庄生态园相融合:每个自然村可建一至二个大型农业生态园带动小型农业生态园发展。
    3、保护古民居,发挥其新的经济价值:为了保证传统民居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住在古民居内的居民要建新房,应该弃旧不拆旧,采用就近新建,维护旧建。
    4、培植水域,兴修堰塘河库:禁止填堰填塘,农田改造,要因地制宜,因水之宜,因自然之宜,不大填大挖,以免破坏现有良好的自然生态。
    5、新农村建设与现代高档休闲娱乐相结合: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生态,传承民居民俗,原则上环圣境山七个自然村不规划大型居民点。
    6、提升环圣境山生态农业旅游路:目前环圣境山的七个村道路基本拉通。
    7、 把罗集部队军用遗留设施纳入景观带规划。
                          (注:荆门山文化产业园进入实施后本人将离开九龙谷,以避人说老夫为了个人利益。)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15 09: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圣境山道观佛守探秘
李勋明
      荆门圣境山俗称“小武当”,自古为道教名山。 现有庙观遗址15处,分别为:偏观寺、真武观、关帝庙、普善堂、朝盐观、禹王庙、送子庵、老君殿、土地庙、泰山庙、七里庙、瓦庙子、海会寺、宝德观、白龙观。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圣境山既然是道教名山,历史上宫观却是佛教僧人住持守护。查碑刻史料,尚未发现圣境山有道人住持的记载,其中有何奥妙,让我们共同探索:
     《荆门州志.古迹》篇载:圣境山……悬岩绝壁上,有真武庙……相传荤酒不得入。崇祯壬午,有少年十辈,携酒登山,庙僧拒之,不听。至晚,殿门已闭,火忽满室,霹雳震天,众人火焦,几死,衣冠抛十里外。”文中“庙僧拒之”说明当时真武观乃佛教僧人守护。
    真武观明崇祯十四年《鼎建山门纪略》碑记:“夫山名圣境,祠供真人,百千年来,灵气所钟,……老母马氏以衰年岁月,菩提念殷,感福地而秉虔,壮新观于旧址,前后殿宇鼎构而重新之”。此碑记述了信士马氏捐资修建山门的功德。落款为住持僧“如声”师徒十人立石。碑文中一字未提真武观中奉有菩萨,而马氏为何“菩提念殷”,要来捐资维修道观?而住持僧师徒们又如此乐意为马氏竖碑立传。可见僧人住真武观在明朝就已沿袭。
    白龙观地处圣境山末端,历史上同样是佛教徒守护。例如清康熙五十年《重修白龙观记》碑记录了住持僧“明智”师徒三代倍历艰辛,“顺治丁酉募众修祖师殿,康熙丁未复玉皇殿,癸丑建三教殿,壬午又复重新真武大殿”。落款也是住持僧明智、师弟明通、明彻、徒孙·····。现住白龙观老道人田演道在长阳中武当修行二十多年,前几年回白龙观结庐修道,开始也是身心不安,不得不同奉佛道两神,才得以在白龙观长住,其中原因令人费解。
    民间传说朝盐观当初也是僧人住持,庙前有油、盐、米三个石罐,每日清晨必自动升满食物,供庙内僧人食用。故“朝盐观”名由此而来。后来由道士住观,有一道人贪心将三个石罐凿大,希望多得些食物,结果三个石罐从此再没了食物。朝盐观也因此荒废。至今三个石罐仍然躺在朝盐观残垣大门前。民间传说往往掩盖着历史的真实。
    九龙谷老君台和玉皇阁修建后,先后入住道人达20余人。宗教管理方面给予了高度自治。即经济独立,香火费、功德费全由道人自己支配,还免费供应水电,为他们创造了宽松的修行环境。但是这些道人均与老君台、玉皇阁无缘。不是生病就是有灾,或因其它原因不得不离开道观。
     那么,圣境山既然需道观佛守,历史上为何不不象四川峨眉山那样弃观建寺?回顾历史,圣境山建寺也并不理想,如偏观寺原为偏角寺,据《荆门州志》载:“唐灵济禅师登此,卓锡地忽涌泉,因建道场”,但是灵济禅师开山后不久废弃。灵济禅师不得不另寻吉地,又去城北仙居寺驻锡。以后偏观寺几经修复也没有修起来。
     海会寺初修于五代十国时期,为南平国王高季兴修建。但是从开山师知节禅师圆寂后,时修时废。舒成龙是荆门历史上最有建树的州官。他善懂中国地理风水术,在他的任内修复了荆门地区不少寺庙道观。但是却没有去修复海会寺,其中定有原因。石莲村委黄主任介绍,传说当时有一秀才进京赶考,夜宿海会寺,发现庙僧将一女子藏于寺中夹墙内幽会,舒成龙得知,下令将该庙彻底摧毁,当然这是民间附会之说,不过按照传统建筑学,笔者认为海会寺白虎山双双回头克主山,地理逆地球运行太极磁场,不附合千年古刹必备的自然环境是其主要因素。
    从历史社会的大环境看,满清礼佛抑道,迫使道观改佛,明朝则是大力推崇道教,那么为什么真武观在明朝也是佛徒坐观呢?笔者认为:圣境山西连巴蜀,东接汉沔,北据襄邓,南望三湘,乃荆门方圆百里龙脉。地理场气旺盛,寺庙道观均建在脉脊旺处,不附合古代寺庙建筑选址规范, 所以非政府和大德僧道难以为之。如真武观几十年来由民间资金屡建屡停,几移其主,半拉子工程一建再建,现在还是半拉子建筑竖在那里,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悟出点什么。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圣境山为何道观佛守,需要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作者单位:九龙谷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见《荆门日报》2006.3.6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0-6-20 09: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ぷ灵ふ狐ぞ 发表于 2020-6-18 23:10
应该好好规划了再开发。

这地方很神奇!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0-6-20 10: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律
       登荆门圣境山主峰览真武观烂尾楼感赋
                  李勋明
            群峰环列朝仙观,
            雄峙沮漳揽八蛮。
            赫赫襄南无二景,
            巍巍郢北第一山。
            残碑断碣留胜迹,
            古庙新祠遗乱鬟,
            忍看神台生恶草,
            怅望飞伞过玄关!
   
     注:真武观毁于上世纪战乱人祸,主峰道观从一九八三年至今屡修屡停,数移金主,巳逾三十七年!呜呼!烂尾玄宫似飘蓬,几根残柱嚎煞风,不信灵地有定数,但见眼前因果空,名利客去无消息,圣境还赖明主通!
         仙观:指主峰真武观。有碑记“荆北无双妙景,襄南第一名山”。
         飞伞:滑翔飞人,耀于帝宫玄关,惑言唯此山可飞人!智者笑之!
         玄关:即真武观前百米逍遥神道起点玄关遗址,真武大帝亦称“玄帝”, 谓玄帝之关门也。此玄关为明末荆门进士刘汉祚母马老夫人捐资所修,现场遗有明崇祯十五年刘汉祚所写碑刻《鼎建山门纪略》为记。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20 2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先到九龙谷我庐喝了酒再去!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6-25 09: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0-6-25 09:14 编辑
4911 发表于 2020-6-20 18:51
李老奔走呼号,呕心沥血,徒呼枉然,无可奈何啊

烂尾玄宫似飘蓬,几根残柱嚎煞风,不信灵地有定数,但见眼前因果空,名利客去无消息,圣境还赖明主通!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