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辛迅沫 于 2020-6-25 15:08 编辑
#每到麦收,女人们都愿意张扬地喊回男人喊回儿女。此时,她们坚守在村里的意义才能够最大化的最清晰的诠释出来。她们当着权力在用,她们话里话外都透露出骄傲劲。男人们儿女们也愿意被喊回来。这种情愫不是用钱能衡量出多少来的!
短篇小说
大麦堆 文/杜官恩(湖北)
一
麦子熟了,大片大片的,如同黄金铺满了田野,很是诱人! 村边的路上,早早地停满了高高大大张牙舞爪的收割机。出来帮忙的女人们无事做,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男人们则在村里窜来窜去揽活。 他们还是去年的那批司机。去年,因为价格没谈拢,白白地丢失了一个挣钱的机会。 今年,他们已经很诚心地降低了价格,但村里的女人们依然不吭不哼,依然打算喊回男人们喊回儿女们用手工收割。司机们感叹:这里的女人们真是倔强啊! 其实是他们没弄明白。每到麦收,女人们都愿意张扬地喊回男人喊回儿女。此时,她们坚守在村里的意义才能够最大化的最清晰的诠释出来。她们当着权力在用,她们话里话外都透露出骄傲劲。男人们儿女们也愿意被喊回来。这种情愫不是用钱能衡量出多少来的! 麦收时节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土开始算起的,比平时早一个时辰。这段时间是用来收白天的尾,为即将开始的夜晚的活路做准备的。 金元和父亲在各自做事的地方,被母亲召唤回来了几天。十多亩田的麦子割完收完了。父亲架着牛车拖着一车草头麦子摇摇晃晃走在前面。母亲扛着两条钎担,一头挑着没有用完的草葽子,一头挑着父亲脱下的衬衫,跟着牛车的节奏一摇一晃。头上戴着金元买的城里人用的太阳帽,半边肩头还挎着自己的大牡丹花衣服,样子特别滑稽。但这种样子正是乡村母亲典型的样子,能向外透露出她们的开心、得意、满足和自豪。身体发福的母亲左右晃动的姿势,像晚归的企鹅一样呆萌。 今天晚上九点,约好了司机,要脱麦子。 脱麦子,人越多越好,从从容容。活路摆得开,人也不那么累。同时也能看出这家人的人缘好不好。 人缘好,大家会时刻惦记着你脱麦子的时间,都会过来帮一把。有借工的乡亲。脱麦子用工量大,不是一家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还有纯粹帮忙的人,图个热闹亲和劲。 金元提着一个喝光了的锡茶壶落在母亲后面。身上的蓝色碎花衣服汗湿了一半。即便流汗了也是香汗,从她身边走过去,会闻到一股栀子花的香气。说直白一点就是农家女孩青春靓丽的味道。姑娘虽然进城开服装厂好多年了,但农活还是没有生疏,还是一个好农家女孩。人长得亭亭玉立,就是脸上稍微黑一点,这可要怨她的父母没给她一个白皙的基因。她也不想用化妆品遮掩,是什么样子就让它什么样子。这是她的个性。可能在城里人眼里有点黑,在农村人眼里却是黑郁金香,是健康肤色,谈婚论嫁俏得蹦起来。 母亲想起了什么,回头看了一眼金元,停下来等她。 金元以为母亲是担心有东西被忘在田里了。“都带上了。" "元儿,妈问你个事。今年还是肖豹子和杨正军一起来帮忙吗?" 肖豹子和杨正军是金元的两个娃娃朋友。小时候玩游戏都做过他们的新娘。肖豹子组建起一支房屋装修施工队,这两年赚了不少钱。小伙子很爱金元,愿意为她鞍前马后肝脑涂地。而金元爱的却是杨正军。杨正军在镇里中学当老师,肩挑不过十斤,手提不起二两,还喜欢写一些酸不拉叽摸不着头脑的小说。 去年脱麦子,肖豹子当主力,杨正军只能和金元一起递茶做饭。 母亲倒是很喜欢肖豹子,"肖豹子可是老在打听什么时候脱麦子,必须给他个信。不过,这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杨正军也可以。反正今年不能两个一起来。” 这是母亲无声的期望,金元却是有苦难言。 杨正军显然没把金元当着女朋友来发展,找了个靓妹同事,还带到金元的办公室让她参谋过,看合不合适。 当时,金元的心里像吞了个石滚鸡蛋,堵得发慌。还得正儿八经跟杨正军分析靓妹的性格特点。 那次,杨正军走后,金元关在办公室里,趴在桌上哭了两个时辰。末了,还得一抹眼泪,继续干活。 "妈,我还是想跟杨正军打个电话。" “可以。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打吧!” 母亲以为金元有蛮大的把握,颠儿颠儿快步向前追牛车去了。前辈很自觉,虽然心里着急,但不能听儿女们的悄悄话。 "喂,杨正军。今儿晚上脱麦子,缺人。你能回来帮忙不?" "哎呀,我忘记跟你说了。今年带毕业班,时间抓得很紧。脱不开身,对不起啊!明年,不带毕业班了,一定回来帮忙。你跟肖豹子说过吗?他上次跟我打听来着……" "没有,手机信号不好。" "信号不好?噢,他可能在工地上,信号不太好。我来通知他,今天晚上是吧……" 金元无语,仰面朝天,无可奈何。她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 她为杨正军留着一个大金元,杨正军却弃之如撇屐。人生啊,真是太折磨人了!
二
最后一板车草头麦子是不用下车的,可以随时灵活地挪动地方腾出位置,免得浪费力气上置。 禾场边一个草头麦子置又宽又大,看上去很吓人,很容易让人感觉出自己的渺小来。但蚍蜉撼大树,最后人们一点一点啃下来时,又有一种人定胜天的自豪感。 草头麦子置一般都是采用梯形方式往上置。母亲递一捆给父亲,父亲用胳膊夹紧往上爬。一步一步后退,一步一步成置形。风雨来时,搭盖上一块花油布便能轻轻松松防风防雨。这便是农民的智慧之作,是聪明与力量的结晶。 不用召唤,帮忙脱麦子的人三三两两聚拢到金元家来了。毛巾,口罩,草帽,全副武装。有的还带来了自己家的杨叉扫帚,业板,大铣。平时农家小户没有那么多人干活,人多时工具肯定不够。人们能替他人着想,这是好风格,一直保持着。 父亲按约定的时间接来了脱麦子的手扶拖拉机。脱扬机是一堆死铁,大几百斤重,从拖箱里上下脱扬机需要一把硬力气。 正是需要用男人的时候,肖豹子开着小车赶到了。他一下车,还没来得及跟大家打招呼,就眼尖手快地帮着下脱扬机。还不忘记自己赞扬自己一句,"来得迟,正当时啊!" 这就是肖豹子逗人喜欢的地方。而杨正军却不具备这种机敏劲。 "来啦。"金元打了一声招呼,不咸不淡,看不出什么味道。 "嗯。"反正,肖豹子已经习惯了这种腔调,见怪不怪。 有坐在场边等待开工的女人看出了问题,"金元还是不喜欢肖豹子嘛?" 有人问金元,"今年,杨正军回不回来?" 金元回话,"不回来。" 什么情况?女人们搞不懂了。马上要开工了,又不便多问。 肖豹子和司机跑前跑后摆动着机器,下钩桩,推上石辗子压住脚。金元则帮着父亲从家里往外搬桌子门板搭设工作台。 肖豹子穿的一身衣服因为流汗因为机油沾染,搞得花一块白一块。 父亲吩咐金元从柜子里找来一套旧衣服。 "肖豹子,我爸的旧衣服,换上。" 肖豹子换衣服时露出的一身膀子肉,晃晃的,晃得金元有点儿不适应,下意识地调开了目光。 以前,他们三个下河游泳,肖豹子和杨正军在金元面前脱得只剩下裤衩,她没有过这种感觉。自从姑娘有心事之后,就不再和他俩一起下河了。 有一次,三人喝醉了酒,一起倒在肖豹子屋里。 金元感觉腿上有压力,她喊:"杨正军,你怎么拿我的腿当枕头了?" "是我。" 声音不对!金元努力地甩了一下脑袋,睁开眼。 肖豹子的一身膀子肉浮现到眼前。 金元脑袋像炸裂一样地痛,浑身无力。但她还是记得要掩好衣裙。"杨正军呢?" "回家了。" "你怎么不送我回家?" "杨正军是被他女朋友接走的。我也醉成这样,能送你走吗?" "你是不是想要金元?" 肖豹子老实承认。"是!" 金元哭得伤心动地,"想给的人他不要……哈哈……哈哈哈哈……" "是啊,我想要你又不给。" "是我作贱,行吧!" 酒醒后,金元特别后怕。反复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又严厉追问了肖豹子,确认了金元还是原来的金元后才落下心来。以后金元便再也不敢同他们一起喝酒了,哪怕是"闺蜜”。 她要一直留着,等那个懵逼的杨正军开窍。 机器装好了,开始轰隆轰隆地试车。肖豹子抓起一把草头麦子,塞进料口。瞬间,脱扬机前面刷的一声,抛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 麦粒落下,打在那群闲谈的女人身上,引起一阵惊叫、笑声。她们匆匆忙忙地爬起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司机拉大油门,轰了足足有两分钟。这是在发信号,让还在家里忙活的人赶快过来,和唱戏的开场锣鼓一样。
三
脱麦子,效率最高的人员配置是后四人前七人。可以做到一条龙不间断。前面的人,一个人叉草,两个人扒盘,两个人捆草带运草,两个人上柴草置。这些活路相对轻松一些,多是女人们在干。后面的人,两个人运草头麦子上工作台。一个人打下手匀散草料,像输送带一样。一个人喂料。都是力气活,一般是身体强壮的男人才能承担,尤其喂料更需要有一股膀子劲。这活非肖豹子莫属,年纪轻,力量大,后劲足。他戴上一顶父亲找来的破草帽,戴上墨镜,戴上口罩。即便如此,干一会活还是会成为一个灰人儿。 母亲满意的就是这一点。肖豹子敢打敢冲勇于挑重担,金元跟着他风雨无忧。不像杨正军,说不定还得女儿打头阵。 "妈,今年你烧火吧!"金元的口气不容当妈的不同意。 当妈的哪能不明白女儿的心事呢?"是不是杨正军不来?” 金元不回话,借口找毛巾遮口鼻岔开了话茬。 脱扬机前面,最脏最累的活是在出草口叉草。等于埋在灰里面。金元站到了这个位置,有点想把自己累倒、狠狠地虐待自己的小意思。 肖豹子停止了喂料,"金元,你站这儿,行吗?" "少啰嗦,喂你的料!" "不行不行,这活你干不了!"肖豹子拿眼瞅着金元的母亲,希望她能来劝金元。 母亲哪能舍得宝贝女儿干这脏活。"还是你去烧火,我来。" 母亲说着就来抢金元手里的杨叉。金元固执己见,转了半个圈躲开母亲,"我又不是干不了?肖豹子,开始吧!" 犟不赢金元,肖豹子只得掐着喂料速度。前面吐出来的草起堆儿了就按住劲头,等金元忙清楚。以前可没有这么细心。为了赶速度,肖豹子会源源不断地喂料,前面的人会忙得手脚不停,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