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发现证明楚国丹阳地望的“丹阳印罐”证据 组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老河口西关汉江奇石文创园中,各家奇石馆藏的奇石是一大看点之外,《中国文字石博物馆》旁《光化民俗博物馆》刘小群收藏的古旧马车、古匾、老式风车和坛坛罐罐的陶器馆的陈列展览也是汉江奇石文创园中奇石之外的一大亮点。值得一看的《光化民俗馆》二楼的陶器馆,琳琅满目的各种陶碗陶罐陶器陈列了整整一层楼,丰富的馆藏中刘小群所藏的“丹阳印罐”当是镇馆之宝。 说起这个镇馆之宝,还有一段困扰我半年之久的鉴宝故事。记得2019年9月馆长刘小群馆长给我发过来一组剪切过的陶印照片,问我认不认得印章上的字?受馆长之邀,经过多天的反复甄别辨认,大致认出是两方笔画造型不同“丹阳印章”,感觉刘小群这下又挖到一个难得的大宝了。特别是在老河口发现丹水丹阳地望及“2019老河口域楚国丹阳暨伍子胥故里文化研讨会”举办之际,认为这两方印章,很有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收藏价值让他好好收藏。 2019年11月,在《光化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应小群之邀入馆参观才发现,原来这两方丹阳印章,是拓印在陶罐上的印章,才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印罐,拍摄高清照片后发现两方丹阳印之外还有两方怪异的印章。因为陶罐上的印章都不是纯文字的印章,所以陶罐的制作年代、印罐上的印章到底有何寓意等一时难说清。疫情期间常翻出印罐图片认真研究一番,试图悟解有四方大印的印罐玄机,没想到一去半年也未能全解。 细看印罐上下有四圈造型不同的四种印章,虽然印章排列不算规整,但参差错落浑然一体,因为有了一圈圈造型奇特的印纹图案,为印罐增色不少。 先说第一圈破译出的“丹阳印”。印章四周是回形花纹,中间横竖交叉三个椭圆形的组合造型中心有一竖笔,形似图案符号又似字的阳刻印章。反复研究发现,上部字形的笔画造型与抽象的丹字和现代丹字笔画造型神似,与丹字金文篆书及演变笔画基本相符。下部半圆形向上弯曲,半圆图形中心上方围绕丹字。下部是向下弯曲的半圆笔画,像是伸开双腿站立的人张开双臂拥抱太阳,内空的笔画,符合山水阴阳命名的上北下南和水北为阳的阳地阳意,初步分析与上边的丹字组合的笔意整体有“丹阳”之意。 第三圈的“丹阳印”印章,外圈是水波纹边框内是字图结合的图文印章。四周外框是曲折动感的两条水波曲线内外直线加水点组合花纹;内部左边笔画清晰是汉字昜。昜是“暘”的本字,表示日光照耀。阳,表示受光的山坡。右边中上端一较长的鸟喙微张是造型逼真的丹顶鹤图,右上是卷曲的云纹加边,右中右下有两个露头的小丹顶鹤和四条鹤腿儿,明确的丹顶鹤图案造型与昜(暘)字组合,印文构思极巧,丹图阳字结合图文并茂,丹阳寓意呼之欲出。 第四圈阳刻印纹图案,中间无文字笔画,左右各五条上线平齐,线条向上内弯对应交合图案,如一丛蓬勃向上嫩草或新割去嫩叶的韭菜细叶般排列齐整,装饰效果明显,分析当为印罐下端的纯花纹的装饰印章。 最奇的是,中间又夹一方与丹阳印不同的印章?这方印文的笔画看到很眼熟就是一直没能认出来是啥字?近来研究老县城萧何祠萧何后裔肖姓演变时,彻查萧字何字后,联想起丹阳印罐的认了半年多的印章,恍然之间终于找到印罐中间这个半年多没能认出的印章当是“萧何”之印。 第二圈的印章是无边框的阳刻汉字印。左部正中一竖,竖下端左右各一口部,竖笔自上而下排列左右上弯的五横,中间的第三横向下长弯的笔画结构。右部的字略小,当是笔画较少的一个字?放大发现,右字左部是篆书的单人旁,横右弯下加横下一竖,右部是似刀字写法向下弯曲。 虽然基本捋清印章的文字偏旁笔画结构组成,但一开始根本没认出是萧何两个字。 萧字演变:萧即“艾蒿”。(1)(形声。从艸,从肃,肃亦声。“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孔眼密布”。“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叶子正面密布小凹点、背面密布绒毛的植物”。本义一种叶子正反面像刺绣作品的草本植物。 了解萧字是艾蒿的蒿草本意后,才发现印罐中第一字,如艾蒿蒿草造型的笔画明显。因为萧字中没有口部,看到萧肃的“千针万孔”转义为“孔眼密布”表示“一种叶子正面密布小凹点、背面密布绒毛的植物”及萧字金文篆书演变中有似口的结构,闭目沉思印罐中的笔画,仿佛看到一株层层拔高向上茁壮生长的艾蒿,才发现两个口部当是象征性的表示孔眼之口,方才认出这个写法夸张怪异咋看似萧的字,当是符合萧字造字本意意的萧字。 何:是会意字。像人用肩担物之形,为担荷之荷的本字。西周在人身与所荷物之间增入“口”繁化。战国时,人形简化掉所增头,与所荷之物割裂,形体分离成“亻”“可”两部分,小篆、隶、楷承之。假作疑问代词“何”用字,使用频率高,遂借“荷”表示本义,以“何”专表假借义。 查完“何”字演变,才发现早期甲骨文的何字没有口部,印罐上“单人旁与似刀字写法向下弯曲”的字,像人用肩抗人担物之形,与何字早期甲骨文金文笔画相符。认为这个与萧同时出现的字与“何”字甲骨文金文演变及篆书印章文字多用金文篆书字体彰显个性符号化雕刻相符。 虽然辨认出丹阳印和萧何印章,但两方笔画造型不同的图案花纹丹阳印章出现在同一个罐体上,之间夹一方“萧何印”到底有何寓意?在没有关于楚文化和萧何历史文化叠加的系统研究,二者基本联想不到一块儿无法解答?巧在萧何封地的酂县酂阳光化县人在老河口市相继发现楚国收阴、阴入于楚的丹水丹阳之地后,这个看似难解的印罐就有了完美答案?破译出萧何印后发现这个印罐当叫“萧何印罐”更恰当。综合研究认为,小小印罐有乾坤,这几方印文排列组合内容,准确表达出酂阳候萧何的封地在楚国丹阳之间。 解开“丹阳印罐”之谜的同时,这也为汉高祖刘邦为什么将大汉开国功臣萧何封于名不见经传的酂县找到合理答案?东距长安千里之外的酂候萧何食邑最多之外,酂县自古为城险池固依山傍水楚国丹阳之地,才是刘邦封赏萧何首选酂县的原委和初衷。 另外,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设酂县,距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封萧何为首功为酂侯仅二十年,当时的萧何一定知道,高祖所封的酂县为丹阳之地。这款造型奇特高古的丹阳萧何印罐,当是在这些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诞生的。 陶器是易碎的生活用品,它的使用范围不会跑多远,基本都在当地流传。历代《光化县志》记载萧何封地在光化县老河口无疑,一罐之上萧何与丹阳,与酂县故址楚国丹阳地望研究发现吻合统一,襄阳老河口人刘小群收藏的萧何印丹阳印陶罐所形成相互关联的证据链,从一个侧面印证酂阳候萧何封地在楚国丹阳的地望关系。 当然,这一研究发现仅为一己之见,关于印罐的陶质、制作使用年代、印文的释读是与否对与错,有待古文字和考古专家进一步科学鉴定和研究论定。如果这一萧何丹阳印陶罐得到最终论定,这段因鉴宝故事而发现的镇馆之宝,将是论证楚国丹阳在老河口的一大实物见证。 2020年6月29日 于 老河口 卧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