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岘山南部的部分无名山峰命名。从大朱山往南到百丈山中间有几座山峰没有名字,希望能结合历史传说进行命名。之前岘山绿道二期规划把部分写上了雄鸡山、平顶山等,这样的名字无法体现文化内涵。 岘山南部有不少赤松子和他弟子的仙人传说,还有刘表采药获取麝香的故事,如果能够结合这些来命名可以提升文化品位,也可以借此发展旅游。外地也有改名命名较为成功的案例,比如武汉大学罗家山改名珞珈山,新密市浮戏山改名伏羲山等。 建议如图: 1, 小朱山南边的山峰命名“赤灵山”,赤灵传说是神农的大女儿后来追随赤松子在岘山修仙,并在此山炼丹化玉。 2, 再往南,之前绿道二期图写的雄鸡山。此山本无名建议命名为赤松山,赤松子为华夏第一仙人,故里襄阳岘山。传说赤松子在此山讲仙释道,炎黄二帝等也曾来此山问道赤松子。 3, 赤松山南边的山,建议命名长桑山。长桑子又名长桑君、长桑翁、长桑公子,是传说中的神医。他的仙术与医术据说是追随赤松子在这里修炼而成。长桑还有弟子扁鹊、庄子等,床有中医药精华长桑君脉法。 4, 长桑山往南就是王家山,也有人称陈家寨或肖家寨,还有人称它为谢家山。建议此山改名为玉子山。《神仙传》记载玉子是南郡的仙人,拜师长桑子,创建了独门仙法,著书百篇。山上有寨长600多米,宽100米左右,似船形,民间有传言是仙人遗迹,或许就是玉子在此传道所留吧。 5, 南边曹家山古名百丈山,被誉为襄阳城南第一关,建议恢复古名百丈山。 6, 百丈山有南支,呈双峰。岘山二期绿道图备注平顶山,建议改名采药山或者药山。《舆地纪胜》记载:"刘表采药百丈山南。" 7, 歪头山与黄龙山之间有一座304.5米的无名山峰,建议此山命名溪父山。溪父也是南郡的仙人,列仙传有他的传说。 8, 歪头山下有一山洞,俗称老虎洞。歪头山因山头略向西北倾斜似麋鹿而得名。宋曾巩知襄州日祷雨此山,有应。山上有伏龙庙,山中有圣人洞,相传唐时一老翁(至圣伏羲)游此,形貌异常,因以名洞。”乾隆《襄阳府志》所记:"旧传:山有麝香兽。刘表尝遣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斗,如莲馨香芳馥,非人间所有。" 故建此山可以 改名麝香山,洞改名伏羲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