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社区看到过一个黄石铁路发展的帖子,非常赞同上面各位关心爱护黄石发展的朋友的观点,个人也认为黄石当务之急,是打通东西向铁路运输通道,提升铁路枢纽地位,促进黄石东进、西进铁路运输通道,这是黄石的一条生命线。欢迎各位为黄石十四五规划积极献策,为湖北省新增长极,鄂东中心城市黄石规划建言献策。以下为个人的浅薄观点,欢迎讨论拍砖。 该铁路作用: 1. 交通方面: 沟通京九高铁(蕲春南站)——京广高铁(咸宁北站),打通了黄石沟通咸宁、岳阳、长沙、到南下广州的铁路通道,同时打通了黄石东进蕲春、武穴、黄梅(京九高铁、黄黄高铁、武杭高铁三线合一),进一步直通杭州、安庆、铜陵、芜湖、合肥、南京、上海等地。
2. 经济方面: 整条路线横穿大冶高新区、黄金山开发区、汪仁开发区、极大促进招商引资,有利于长三角产业向内陆转移,可以引进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等向内地转移的产业,比如黄石这几年做的电子产业非常成功,以铜原材料为基础,引进下游产业链PCB制造业。 可以进一步向后延伸,引进电子科技公司研发、生产制造、组装电子产品。再加上黄石原有的强项模具设计企业做结构设计、开模,以及引进一些注塑企业,能很快形成产业链,带动黄石原有产业发展。 以及东贝做的压缩机,可以引进家电企业,冶钢、鄂钢生产的钢材可以就地生产转化成产品,如各种电子产品、家电等,通过棋盘洲保税区港口直接出海,极大节省成本。 该条路线极大的利用了鄂东巨大的人力资源,黄冈将近有八百万人口,蕲春、浠水、武穴、黄梅、罗田、英山、以及阳新等有许多的农业人口,可以就近转化成产业工人,既可以带动他们发展,又能扩大黄石经济辐射力,利用人力资源发展开发区的制造业,同时依托大量外来人 口发展服务业,如商贸、零售、批发、物流集散、仓储中转、物流、餐饮、住宿、房屋租赁、地产等等。总之黄石有产业、交通便利,就能吸引周边巨大人口流入,同时再在河口、韦源口、章山新城、汪仁等地开发住宅,外来人口流入转化为市民,充实黄石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有 人的地方,经济才有活力,才有消费。这也是黄石怎么多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人口规模不够,形成不了城市化,环慈湖巴掌大的地方成不了气候,现如今大冶湖有大把面积可供城市化发展,潜力极大,需要外来人口来充实,鄂东是最好选择,这条铁路是沟通鄂东最好的交通方式,方 便快捷。也能极大带动鄂东各县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率提升,赶上全国城镇化水平,带动各县脱贫攻坚,经济快速发展。
3.城市融合方面: 这条线路串联了咸宁的开发区、大冶开发区、黄金山开发区、汪仁开发区、棋盘洲新区、管窑临港经济区、蕲春河西工业园区、蕲春县城等,能极大促进各开发区经济发展。 大冶与黄石深度融合成一体化,形成大城市的底子,向人口300-500万人口I型大城市迈进。 在大冶北站与武九高铁交叉形成铁路枢纽站,提升大冶北站规模等级,是黄石的高铁交通枢纽。 在汪仁设置黄石南站,开发高铁新城,促进黄石大城市成规模,吸引外来人口。 设置棋盘洲站,将韦源口、河口、棋盘洲港区、西塞山工业园区形成一个整体,促成棋盘洲新区。 设置管窑站,对接管窑临港经济区,以及通过G347沿江一级公路、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出口,汇集散花、彭思、茅山、管窑、八里、蕲州、武穴、以及蕲嘉高速、蕲太高速、大广高速出口等汇集的人口乘坐列车,是一个铁路公路高速多式联运的枢纽站。 设置河西站,促进蕲春河西工业园经济发展。 设置蕲春南站,本线路终点站,对接京九高铁、武杭高铁、黄黄高铁。 大冶北站西部方向,在大冶开发区西部设置大冶西站,带动金湖街道、金山店镇发展。 陈贵镇、灵乡镇各设陈贵站、灵乡站,加深其与大冶、黄石城区的交流沟通。 咸宁方向设双溪桥站、横沟桥站,促进其与咸宁开发区融为一体。 终点站咸宁北站,对接京广高铁,南下长沙、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