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禾实践分队 于 2020-8-25 07:37 编辑
(通讯员 阮心)为了响应精准扶贫下的农村教育扶贫,肩负时代赋予的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禾实践队中国农村外语教学调研分队在指导老师潘英子的带领下,以“中国农村外语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案”为主题展开了调研工作。7月31日至8月11日,青禾实践队队员通过线上采访、线下调研等方式对甘肃平凉、新疆喀什地区、安徽合肥、湖北襄阳等多个县区农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了农村英语教育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深化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地区英语教育的发展。
此次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疫情防控的缘故,此次问卷采用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发放,尽量减少与人接触;访谈法则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通过与开展调研地区的老师、家长和同学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农村外语教学的更多细节,从而针对现今农村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分析研究数据,综合得出结论
青禾实践队员厍璐璐线上调研中
通过145份问卷调查的分析与研究,实践队发现:96.04%的学生所学外语语种为英语,极少数为其它语种;在“学生开始接触外语的时间”上也存在差异:41.58%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外语,17.82%的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26.73%从高中开始,可见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三个时期是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起点。参与本次调查的家长大多为农民、个体户或公司职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等差异较大。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绝大部分教师为英语专业出身,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出“高龄教师领头,中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为辅”的雁阵型特点。这也说明中国农村外语教师师资力量和年龄结构在逐步优化。
在主观认知和态度方面,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外语学习非常重要、外语课堂比较有趣、外语学习有利于未来发展。但是,过半数的学生学习外语是因为“学校要求必须要上”,仅有39.6%的学生对外语学习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课下,仅有约30%的学生保持着经常阅读外语文章的习惯,同学们大多通过相互交流来进行外语学习。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在农村学校开设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投资孩子的外语学习,过半数的家长曾与学校英语老师交谈过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学习环境与资源方面,虽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安排,但也存在相同点。大多数学校会配备并使用多媒体设备并提供外语学习资料。农村地区虽然没有条件专门安排外籍教师授课,但是会定期给教师提供参加师资培训的机会,通过不同途径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基于数据,结合三方,提出建议
青禾实践队员高峰线上调研中
针对此次调查反映出的目前农村外语教学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合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实践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办法。首先想要促使农村外语基础教育进一步推广和提升,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提升师资力量,招收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是解决目前农村外语基础教育的关键。其次,相较于被动学习外语,主动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上有显著优势。因此,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外语转变为主动学习外语尤为重要。而这一步的转变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外语教育的宣传,改变农村社会对外语学习的传统认知,从而促使更多学生、家长以及老师认识到外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由于农村家长普遍不能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指导和帮助,仅靠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家中主动使用多媒体设备或购买外语书籍辅助外语学习不能成为学生课外外语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加强对学校公共图书资源和公共多媒体资源的投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料,同时鼓励学生多在学校进行外语刊物的阅读尤为重要。这类举措是创造良好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农村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外语水平的全方位提高。
此次调研工作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师资力量薄弱、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深入多个县区农村,通过参观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研究当地农村外语教育现状,准确地把握农村外语教学实施现状,给未来的外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农村教育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