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122|回复: 0

[今日老河口] 老河口五座坟娄寿墓发现爨体文字 中国爨体形成将提前六百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8-29 1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8-29 21:50 编辑


老河口五座坟娄寿墓发现爨体文字 有将中国爨体形成提前六百年可能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连日来,在研究“光化县五座坟汉墓”出土文物,接连发表《破译老河口五座坟M6娄寿印章发现《光化县志》记载的娄寿墓》、《破译老河口五座坟日光镜铭文解开娄寿先祖娄敬家族谜团》、《破译老河口五座坟清白镜铭文惊现《史记》所载娄敬反对出战高祖封赏历史》、《破译老河口五座坟昭明镜铭文 发现官府屡召娄寿均不赴就文物确证》等考证文章后,对老河口五座坟出土的印章、青铜镜文物的所有文字基本上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作为一个书法艺术爱好者,面对这么多千年前的古文字,真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文化和艺术的综合历练。
    夜深人静思考所有铭文文字,回想起五座坟M3昭明镜外圈的一圈文字,总感觉有不少字体看上去似曾相识很是眼熟?并在脑海里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总感觉这一圈很怪异的文字有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爨体之风味?
    为进一步研究,特地将圆圈转的一圈昭明镜文字,逐一拆解一个一个按照横排的方式重新排列,重新一排好我笑了,一个个爨体韵味浓厚的爨味的爨书字体,一下中规中矩的排列爨体书风的字全展现在眼前。大有叫我不相信五座坟M3昭明镜外圈文字是爨体都不行之感。

    更奇的是,查找对比流传于世的《爨龙颜碑》全名《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碑文、《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的二爨碑碑文,居然发现二爨碑文上的“君”字,几乎与光化县五座坟M3昭明镜外圈文字中的“君”一模一样,很多字的笔画都是标标准准的爨体写法,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五座坟M3昭明镜外圈君字二爨碑文上的“君”字对比图
爨体字: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A8%E4%BD%93%E5%AD%97?sefr=enterbtn



《爨龙颜碑》全名《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碑文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的二爨碑碑文

    综合研究,中国古代稀有字体的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云南省东部的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重要凭证,不仅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其字体为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字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
    爨,拼音:cuàn,爨是根据姓氏而来,亦有源于军事一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用火烧。”说的便是这个“爨”字。爨体字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字体之一,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爨体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曾被康有为、潘天寿等大家奉为书体中的“国宝”。
    爨体作为中国魏晋时期社会流行的书体,是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渡书体,饶有篆、隶、行、草、楷书诸体一炉的意趣。已故著名金石大家郭沫若在谈到爨体书法时说,中国的文字及书法发展史,曾有过三次大的改革浪潮。从造字伊始自甲骨文,钟鼎文谓之古文字改革;从楚汉简帛,西汉刻石谓之篆变改革;从汉末两晋南北朝谓之隶变改革。而爨体正是第三次改革的标志。由于爨体出现魏晋时期,当时对于书体的保留一般还止于碑文,但因曹操和后来的司马炎的“禁碑令”,爨体这一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书体因而从历史上神秘失传。
    当在光化县五座坟疑是娄寿墓的东汉墓中看到这些爨体书法后,在发现古文字、历史考古研究论证之外,五座坟青铜镜铭文书法,又增加了一项关于书法艺术研究发现。
    爨体字作为自西汉李斯之隶兴起之后中国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之间需要相应的渐进式的演变形成过程,不可能直接从公元前202一下跨越600多年一步到公元420年的南北朝才形成?应该是从西汉、东汉、魏、晋、再到南北朝一步一步逐步演变而形成?
    发现五座坟昭明镜上的爨体书法后,研究认为,生活在东汉的娄寿,正好在爨体形成演变的前端,加上娄寿的隶书被称为天下第一隶书,是东汉的隶书书法大家,加上隐居收徒以教授弟子为乐的娄寿生活在以毛笔书写为主的时代。其隐居收徒教授学子的课目中就包含书法学习,所以娄寿具有研究爨体的书法基础功底,符合引领早期爨体书法及形成的基本条件。东汉墓葬五座坟M3出土昭明镜铭文的洒脱自然,原汁原味的爨体书风,为爨体早期形成和溯源找到可以追溯到东汉娄寿时代的确凿文字证据。
    从“光化县五座坟M3昭明镜”内圈外圈铭文看,两圈文字书写风格明显不同,有是不同书家书写的可能?至于“五座坟M3昭明镜”上的爨体铭文,是否是娄寿所写?有待查证。
    如果“光化县五座坟M3昭明镜”外圈爨体风格的铭文最终得到书家与考古专家论定,那老河口将增加一个爨体之源的闪亮书法艺术桂冠之外,并且有改写爨体书法形成于云南和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可能?有将中国爨体书法形成的历史提前600年追溯到东汉时期和爨体书法为娄寿所创的可能?
     一切有待考古专家、史学专家、书法艺术家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最终论定。

                                                    2020年8月29日 于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