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国家和家庭灵魂的延续,是家庭内部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犹如无形的财富,支撑一个国家走向辉煌。因此,传承家风、建设家风,才能既呵护好传统家道,又能保卫清正风俗,让好家风成为时代正气之源。 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在家风中注入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元素,社会风尚就会多一些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自觉;在家风中强调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重要性。家风不可小觑,反证并不少见:无论是落马的高官,还是基层的“蝇贪”,无不打着“家族式腐败”的烙印。 当今时代,虽然迎来物质文明的大繁荣、大丰收,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努力。一方面,经济欺诈、诚信缺失、文化低俗等问题,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绊脚石;另一方面,以奢靡浪费、攀比铺张为代表的不良风气,成为人心向上、风气拔节的阻碍。“有现代化的物质,必须有现代化的精神;有现代化的环境,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养。”好风气、好操守、好品质从哪里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努力还是社会良士的引导,归根结底都要靠个人来完成精神文明的进步,而家风和家教,正是一个重要基点。 家风中蕴藏着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该如何传承和涵养?无论是浙江金华的“郑义门”,还是自北宋范仲淹肇始的四川德阳范氏家风,之所以能够化作一代代人坚守的精神家园,三个因素甚为重要:一是抓好重要节点,每年春分时节范氏后人都会汇聚到范家大院,重温“廉俭一生”的范氏家风;二是抓好日常养成,郑氏家规将儒家“孝义”理念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三是经受关键考验,郑氏家族子孙中无一人贪墨废职,在物欲名利考验面前,宁守气节而不弯折。 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每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而且也是每一个有思想有抱负之人的理想追求。只要有理想、有行动,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就能得以实现。而自己的修行势必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唯有形成良好的家风方能荫妻护子,子孙后代才能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