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4
中士
 
- 积分
- 304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
#船舫停在小水埠头没走。船上的钦差和随从经常往蒋家屋里来回。小镇上的人们大多看到过画卷上的女子,都说是王妃娘娘。他们虽然没见过,但听过书,看过戏。知道一些皇帝将相王后嫔妃的花间野史,便认定这些人是为皇帝选妃而来。
关键词:明朝,反王湖传说,朱厚熜,
短篇小说
莲贵妃
一
刚刚发生过“壬寅宫变”,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寝食难安夜夜噩梦。身体消瘦得不叫个人样,愁得满朝文武不知如何是好。
朱厚熜醉酒临幸曹端妃,熟睡过去。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以杨金英领头的十六名宫女一齐涌上来。按的按腿子,绞的绞颈项。朱厚熜眼睛翻白,嘴唇发紫,眼看就要一命归西。幸亏万皇后得到消息,及时赶来救下朱厚熜。御医一副猛药,朱厚熜才还过阳来。
不用说,十六位宫女被凌迟处死,曹端妃和查出来的幕后主使王宁嫔被赐七尺白绫。
春日的一个午后,朱厚熜用完餐,有些犯困,就躺在龙榻上小睡了一会儿,竟然做起了春梦。他梦到自己和一班随从来到湖广三司的水乡湖畔追风赏景。其间,碧水蓝天,荷笑盈盈。一色儿青杉翠柳,撩人额颈,缠人发丝。
朱厚熜感觉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妙的景色。更有甚至,他流连于翠绿丛中的民居茅屋时,看到一位绝色美女扶着门楣,脉脉含情地盯着他。
朱厚熜喜不自胜,急忙上前,想拉美女的手,拥美入怀……然而,他伸出去的手拉空了,一个踉跄差一点仰面摔倒。等他再次回头,美女已瞬间消失……
朱厚熜睁开眼睛,依然是龙榻宫帏。他这才明白,原来是南柯一梦。
即便是梦,也是这段日子以来难得的好梦。朱厚熜后宫佳丽三千,不缺女色。但他相信皇天玄义,相信好事情不会无缘无故到来,有了好兆头就得赶紧抓住。
朱厚熜急忙差人叫来了几名宫里的画师。这些画师都是比较有名的,在他选妃的过程中发挥过很大作用。
朱厚熜用了两三天时间,慢慢回味梦境,慢慢叙述梦中情人的模样。有的画风景,有的画美女。
图画完成,朱厚熜一看,正是他心中所想的景色,梦中所愿的形象。一高兴,便赏赐给画师一人一块腰间锦玉。
其实,这些图画是画师们在朱厚熜身边时间呆长了,顺着驴毛摸的幻想意淫之作。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人间会有如此美景,如此美女。
朱厚熜当真了。他当即叫来大臣侯焰,要求派钦差,直赴湖广,按图附景,照图索美。并进一步要求是“兽头对兽头,一对活兽头”。条件越说越炫幻,越说越苛刻。
朱厚熜就曾用这样的手段,冤杀过许多他想清除的大臣。这一趟活尤其棘手。侯焰知道,臆想的东西,人间哪里才有?就像朱厚熜焰炼仙丹长生不老一样,遍采宫中女处经血,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侯焰找来一直想栽培提拔的五品郎中徐更,吩咐了寻美的事情。徐更吓得面如土色,“这不是要拿徐更的小命吗?徐更平时谨小慎微,忠心耿耿,还望大人饶命。”
侯焰说:“放心。你一个五品郎中,对圣上还构不成威胁。我看圣上的意思,不是想要清除谁,还是真心想找到这个女子。”
徐更说:“上了这条道,还不是一样的结果?找不到这女子,或者说不是称心如意,还不是一样的杀头?”
侯焰说:“机会与风险同在。万一找到了呢,不是可以飞黄腾达吗?这次正好是机会。”
“这么想,也有道理。”
就这样,徐更领命钦差,带了官船画舫和一大帮随从,顺江而下。直接来到了湖广司承天府一带水网湖区,费心尽力地寻景访美。
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时节来到夏天。访美之事几无头绪,急得徐更亦如朱厚熜一样寝饮难安噩梦连连了。在茫然之中他没有办法,只好闭着眼睛瞎闯。杀头之前,饱餐一回水乡园林秀色,也不枉为一出人生。
这天,徐更随意游逛,来到潜江县的反王湖。发现反王湖烟波浩渺水天一碧,莲荷盈池五彩缤纷。沿堤烟柳层峦叠嶂。好一副人间仙境。
徐更一愣,急忙展开画卷,以画中的景色比照湖中的景色,竟也一模一样。
突兀而来的收获,以致徐更声音都有些颤抖。他大声喊道:“赶快靠岸,赶快靠岸。”
湖区小水埠头,突然来了几艘高大的官船画舫,引起反王湖不小的扰动。无异于湖面上陡然刮起一阵平原大风,波涛翻滚。
船舫所靠的地方在反王湖西边,叫“全蒋个(家)剅镇”。是集镇,不大,几十户人家。这个小镇历经几百年还有存在,现在的行政名称叫“蒋场村”。
小镇上出现了这么多明袍官帽,农家小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逢人就展开画卷,问人家,“有没有见过画中女子?”
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摇头。
他们也不想想,画上女子的服饰全是宫中装束,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还不如看月宫里的嫦娥。
徐更烦躁不已,寻期逼近。他老感觉脖子后面凉嗖嗖的。为了祛除这种感觉,他也下船加入到搜寻行列。
一个钦差的模样,在一个小地方像炸了锅,引起了围观,引起了众议。徐更所过之处,都是人流豁开的一条小路。
尽管走动艰难,徐更可还得努力加努力呀,毕竟皇命难违。
正走动间,徐更突然听到一阵猫叫声。他有心无意寻声望过去,发现在一座茅屋顶脊上,有两只麻猫子相对而嬉。屋子正好被几株大树围着。从远处看,正是掩映绿丛。
徐更大喜:“这不就是‘兽头对兽头,一对活兽头’吗?”
徐更急忙走进这户人家,展开画卷,问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你们家可有这样的女子?”
男人摇摇头,“没有。不过,我们家玉莲跟她年纪差不多。”
徐更急不可待,“快叫出来我们瞧瞧。”
二
船舫停在小水埠头没走。船上的钦差和随从经常往蒋家屋里来回。小镇上的人们大多看到过画卷上的女子,都说是王妃娘娘。他们虽然没见过,但听过书,看过戏。知道一些皇帝将相王后嫔妃的花间野史,便认定这些人是为皇帝选妃而来。
但蒋家的玉莲会被选中吗?十个人有十一个不相信。有一个人说,左眼不相信,右眼不相信。
蒋玉莲的爹叫蒋延海,就是一名普通人家的普通汉子。是反王湖湖底如织的莲藕中一截白藕,是万千水鸟中的一只白鹳。妻子姓何,面慈心善。然而这样一对人见人夸的好夫妻,结婚十多年,却无子嗣,很是让庄人邻居惋惜。都以为蒋延海这辈子就这样了,劝他早点收继一个孩子过日子。早辛苦早享福,免得年纪来了搬不动,吃苦。
蒋延海却心宽似湖,“不急不急。孩子马上就有。”
蒋延海相信心诚则灵。他们俩夫妻到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凡是碰到庙宇都要进去三磕九拜。作为农夫,平时积攒收成不多。但他对临门乞讨的人从不吝啬,冬天还会安排烧树蔸取暖住宿。妻子安置伙食像安置来串门的亲戚。结果,搞得他们家成了叫花子窝,个个成了他的朋友。
经年累月,修桥补路的事情经常有。蒋延海只要发现哪儿有坑洼残缺之后,出钱出物出人出力,不修好不罢休。
夫妻俩的善行,终于感动了上苍,感动了“送子观音”。在蒋延海四十岁的时候,跟他送来了一个女儿。
女儿出生那天,反王湖满湖莲香,溢扬村庄田野。无论人们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这股浓香。人们惊奇相问:“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莲花香气?从来没有闻到过哩!”
有人回话:“蒋延海家生了个丫头。莫非是这丫头身上的香气?”
于是,便有众多乡亲前来蒋家道喜。
蒋延海认为应该喜气均沾,便问大伙,“你们说,小女应该取个什么名字为好?”
乡亲们说,今天莲花香气弥漫,老天爷早就跟你送名字来了。就叫莲花吧。
蒋延海说:“不错,小女的辈分为`玉’字。就叫她`玉莲'吧,蒋玉莲。”
蒋玉莲就这么诞生了。她一生下来就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带来了很多欢笑。
老来得女,蒋延海视玉莲若珍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掌心怕摔了。农家小户,钱财来得紧,但蒋延海仍然将玉莲送到私塾学习四书五经,练习琴棋书画。学成了大家闺秀万方仪态。渐渐地,越来越像个人样了,容貌极其出众,十里八乡无人能及。私塾先生更是大加赞扬,说蒋玉莲长大以后,不是一个一般的女子。
可惜,物极必反,天生嫉妒。在蒋玉莲十三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倾尽所有,请遍良医,居然都查不出什么病症,不敢开药。
眼看蒋玉莲就要咽气了。蒋延海夫妻给一位老郎中下跪,恳求先生下药。并说明出任何事不怪罪先生。老郎中这才出手,他自己都说是“活马当成死马医的”。
谁知,吉人天相。蒋玉莲挺过了这场大病。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蒋玉莲的一头秀发掉完,换上了满头癞疮。尽管后来长了几根头发,稀稀疏疏,经常涂满黄药,气味难闻。
庄里人看见多摇头,“可惜可惜,多漂亮的一个丫头,被癞疮毁了。”
由于在私塾里被同学嘲笑嫌弃,蒋玉莲退学了。躲在家里跟母亲学习针黹女红,浆洗衣衫。唯一没有放下的是古琴,实在手痒难熬就跑到后院练习一阵。所以,她的琴艺不仅没有生疏,还大有长进。能够和树上的百鸟竞鸣。
农忙时节,蒋玉莲会在头上包一条毛巾袱子,下田帮爹干一些农活。
一晃几年过去,蒋玉莲十五六岁应该出嫁了。在那个年代,十五六岁算老姑娘了。
蒋延海看到女儿其貌不扬的相貌,心里直叹气:什么时候才能将你嫁出去啊!
稻场上晒谷子。蒋玉莲摇着竹竿赶麻雀,禁不住唱起儿歌来。
“天皇皇,地皇皇。
有人接我当娘娘……”
庄里有媳妇听到了,忍不住凑过来说:“你这种癞头巴脑的样子,有谁娶你当媳妇就不错了,还想当娘娘?”
蒋玉莲不理那多嘴媳妇,跑进屋子躲了起来。任凭满场的鸡鸭鸟雀啄食谷子也不管了。
三
蒋延海从屋内唤出小女。
蒋玉莲见有陌生客人在场,也不害怕,落落大方。只见她双手往腰间一扣,半蹲半埋首,行了一个标准的淑女礼仪。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徐更见了,好生喜欢。看蒋玉莲的装束,虽然是素衣布裙,却十分干净整洁。姿容婀娜,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与图画中的女子有六七分相像。就是头上的癞疮令人十分惋惜,不然,几乎可以肯定,皇上妄思续梦佳人便是眼前这位女子了。
徐更试了一下蒋玉莲的琴艺。
蒋玉莲的琴声,宽阔时如高天黄土,委婉时如行云流水,脆亮时如百鸟婉鸣……听得围观的人们如醉如痴。
试完琴艺又试才华。徐更和考试一样出了一道题目:运用“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十个字做一首诗词。
蒋玉莲静思片刻,便轻声吟诵出来。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好才女!”徐更不由得暗暗称奇。这正是他在反王湖上闲来无事,触景生情,反反复复在脑子中滚动的几个字。没想到被湖边一布衣民女吟诵出了一首难度相当大的首尾互连互倒的连环词。湖中景色尽从诗出,活色添香。
不用说,蒋玉莲诗文过人,言谈举止完全符合标准。就是一头癞疮让徐更迟迟不敢下定决心带走蒋玉莲。
很明显,如果带一个癞疮女子献给皇上不是天大的笑话吗?皇上一怒,脑袋搬家。搞不好还会连累九族。
左难右难,徐更在湖边磨蹭犹豫了半个月没动,反复分析比较利害关系。
徐更明白, 十个条件符合了八九个,所寻之美,正是此人。加之期限逼近,不得不令他焦头烂额。
这时候,有个随从来到徐更面前献了一计。
小随从说:“我们可以先将蒋玉莲悄悄带回宫里,暗请御医施药调理。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老鼠,能够蒙混过关呢?皇上那边跟侯大人请求,帮忙拖一些日子,看情况再做打算。如何?”
徐更看着这名聪明的随从说:“以你的聪明,也可以做五品郎中。”
“大人说笑了。”
除开此计,徐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唉,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就这么做吧!
于是,徐更令蒋玉莲简单梳洗换新之后,再到画舫换作宫装。
蒋玉莲来到平时洗浴的地方,准备下湖。
徐更不解,问蒋延海,“你们平时都是这样?”
“正是。”
“有点奇怪。”入乡随俗,徐更没再多问。
蒋玉莲刚一下湖,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起,下起了倾盆大雨,下得人们眼睛都睁不开。田里有做农活的人来不及归家,以为是平常所见的“跑暴”,只找到树下避雨。哪知一下就是半个时辰,浑身湿透。纷纷嘀咕,“今天有点奇怪呀,跑暴跑了这么长时间?”
徐更和随从们纷纷躲进茅屋,不敢出门。
蒋玉莲一直站在湖中,任凭水洗雨淋。
等到再一声雷鸣过去,陡然雨止云散。反王湖艳阳高照,仙气氤氲,一道彩虹当空斜跨。景色旖旎惊人。
徐更冲出茅屋,迅速将目光撒向湖面。因为蒋玉莲一直没有回屋,有点担心她会溺湖。
其实,徐更的担心是多余的。蒋玉莲经常下湖,哪能不会泅水呢?
徐更发现,蒋玉莲满头癞疮竟然被风雨洗刷一尽,不见了,一头黑亮长发直达腰际……
徐更目瞪口呆,紧接着是一阵狂喜,口中念念有词,“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徐更急令随从们上船,打道回府。
蒋玉莲在画舫上稍加梳妆,擦上本地特有的莲花香粉,抹上蛤蜊油,换上了宫服。瞬间,蒋玉莲从“癞疮之女”变成了绝色貂蝉。
从此,蒋玉莲上船变装的小水埠头便有了响亮的名称:皇装垱,一直沿用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