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86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21-3-22 14: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电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之前也说过一个吸虹问题。电商几乎就两家。腾讯和阿里(代表的就是微信和支付宝的交易)。 其他都是他们的附庸。只要是通过网络或者是通过电子支付的每笔交易。他们理论上都会提走1%的手续费。个人肯定感觉不到。问一下做生意的肯定知道。
上面这个是所有的消费行业。哪怕你买个包子,买根葱。都是一样的。 这个是宏观的,另外一个就是平台提成。互联网行业,都是在平台上建立的。平台要要赚钱,比如滴滴,美团之类的。在其他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他们的提成大概是20%。每一笔交易看似在广水,其实无形中,被他们收走了很多。
第三个就是C2C或者是B2C模式的电商(代表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每流入一件商品,就要从广水赚一部分钱。而广水流出的肯定要远少于流入的。 所以说源源不断的从广水吸走资金。
其实上面朋友说的一个问题比较搞笑。那就是东西涨价了。大家都可以到网上去买,其实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本地就业问题。自由职业几乎占据了全国40%的人口。他们的收入受到影响后,将会动摇整个国家的消费市场。去年唯一大幅度下降的就是消费,今年估计也不乐观。这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消费是国家最希望、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模式。试想一想,如果一个40岁的人,除了到工地打工之外,还可以到哪里去工作。而延迟退休的政策也通过了。60岁的人打工,谁要? 所以只能做一下自由职业,比如做一些小生意,但是这一部分做不下去了。后面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垄断后(不是微信就是支付宝)对国家经济也造成重大的打击:比如流动中的现金10万亿(实际还不止这么多),按照之前的方式,这个钱都是按照现金的方式,分散到所有人的手中,国家是不需要承担一分钱的利息的。 而现在,在不影响支付的前提下,会按照可能高于3年定期的利息的情况下存在(余额宝等方式),产生每年大概2000亿的利息。这些利息无形的增加到了物价之中。还有物联网理财对银行的冲击。
但是目前来说,互联网消费模式和金融模式是全民的支持,国家都不好出手。国家的初衷是互联网应该全面开花的,但是现在却高度集中。无法动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