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924|回复: 1

[书刊推介] 内涵丰富厚重 艺术精彩纷呈--《巴河文苑》杂志编辑手记兼评《巴河记忆》》书集/曹万里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8

815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湖北文坛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1830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0-9-9 0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涵丰富厚重  艺术精彩纷呈
——《巴河文苑》杂志编辑手记兼评《巴河记忆》》书集
曹万里

黄冈巴河文化学会创办于2011年5月,在湖北银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资助和社会各界的热忱支持下,该企业创办者、诗人张卫生主席以古稀之年效仿兰亭雅集,锐意组建文艺社团,带领我们走过了近十年的奋斗与创造的历程,不仅创办了两刊一报,出版了多部文学民俗书籍,现已策划出版大型文艺作品集《巴河记忆》上下两册,一百余万言,洋洋洒洒,作为学会走过历程的回顾和文学艺术成果的总结性展示;而且我们还先后举办了40多次创作采风、座谈会、传统知识讲座、文化交流、文艺展演等活动,在大格局中把握了良好的政治方向,极大显示了文艺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巨大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舆论效应。作为学会及刊物的创办者之一,我深刻感受到张卫生主席那种旺盛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奉献热情,深受他那种勤学不倦、笔耕不辍、永葆青春的激情、进取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所鼓舞和激励,还有许多终生热爱文化事业、潜心文艺创作、刻苦钻研学问、积极奉献社会的老一辈文艺家、文化学者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已经深刻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经久难忘,他们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已经融合在历史的一阕阙诗章中,铭刻在记忆的长河中。

大型文集《巴河记忆》是学会刊物的浓缩版,是《巴河文苑》杂志创办10期以来及《银河诗词》《巴水观澜》多年来各类文艺作品、理论学术成果的精华所在。文集装帧精美、新颖大方,内容丰富多彩、广博详实,编排体例合理得当,分门别类,兼收并蓄,封面封底设计富有创意、富有诗意,对于文学及各种艺术门类都有涉猎,书籍中还收录有大量反映民俗民情、地方特产、地方人文历史、名人传纪、革命故事、民间艺术的优秀作品。它将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包罗万象的广博性、雅俗共赏的趣味性引领读者进入崭新的精神世界,任凭驰骋飞翔在辽远而广阔的新天地。可以说,大型文集《巴河记忆》必将成为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让后人了解黄冈巴河文化学会的这段艰辛创造与卓越奉献的历史,深刻理解其厚重丰富的人文精神,那矗立在历史深处的一座座栩栩如生、形神丰满的文化群体塑像,亦是观照现实、启迪未来的智慧与艺术的综合结晶。

作为《巴河文苑》杂志参与的创办者、副主编,我在此仅对编辑刊物中的部分散文作品做一个回顾、评说,包括《巴河记忆》选录的散文作品进行评介,以供读者阅读参考,请诸位方家予以指正。
书集装帧精美,铜版纸印刷,质量上乘,封面封底设计美观新颖、古朴大方,配以小诗,富含深意,内页图文并茂,体例精当合理,体现了主编张卫生先生宏大开阔的眼光和高雅独特的审美情趣。一册在手,倾心捧读,一股清新、浓郁的纸墨芬芳扑面而来,令人爽心悦目,心情舒畅,顷刻间点燃了智慧的火焰,让人沉浸在汲取知识的无限快乐和艺术的忘情欣赏之中,从而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脱胎换骨,精神状态达到物我两忘、豁达超脱的至高境地。

作品题材广泛,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因而真正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充分展示了我们学会在张卫生主席的带领下紧跟时代脚步,牢牢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和正确的创作导向,表现了散文题材的广泛性、现实性、时代性(包括其他体裁的作品),所选发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甚至宇宙的颂赞和深沉感叹、思索探求。例如著名戏剧家、原湖北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女士《执著的探寻》一文通过三次跋山涉水、不辞辛苦深入大别山腹地寻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创始人余三胜故居及其遗迹的细致真实描述,再现了一位出生民间的从小艰苦学艺、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终生奉献于京剧艺术的伟大艺术家形象,揭示了时代变迁的轨迹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热情讴歌了优秀文艺家来源于民间、服务于社会的高贵品质和不改初衷、增强教化、奉献社会、坚持正义、弘扬正气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感人的优秀散文作品。张卫生主席所写《与余秋雨教授一席谈》以质朴简洁、清灵隽永的文字叙写了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教授在黄冈演讲时作者与其的对话,详细述说了他对企业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也真实袒露了作者热爱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不甘寂寞、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开拓者精神,其另一篇台湾游记也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表现了作者渴望祖国早日统一、台湾人民早日享受和平幸福的爱国主义感情。知名摄影家赵毅先生所写《忆马季大师在黄冈》一文,以自己真实的经历叙写了马季先生率领中国广播说唱团来黄冈进行文艺活动的真实生动情景,热情讴歌了人民艺术家真诚追求艺术、献身人民、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伟大爱国主义感情。重新翻阅先生的文章,让我们无比怀念和惋惜,大作入选学会纪念性文集,先生如九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的,先生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仿佛他仍然与我们娓娓而谈!
不管是刊物还是文集所选录的散文作品,大多文字清新流畅、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没有矫揉造作、虚假粉饰的假大空作品。虽说不上篇篇精彩,件件艺术精湛,但是均为来源于生活、发自肺腑的心血之作;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读者喜闻乐见、雅俗共赏,都具有风格的包容性、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鲜明的时代感。例如,一批黄冈重量级作家不啬惠赐墨宝,为我们提供了学习鉴赏的优秀范本。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老师在其《钢构的故乡》一文中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对生养自己大地的深深眷恋之情,作品饱带真挚深厚的感情,富含超常的智慧发现和深刻哲理。作者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根在何处,人生的真实目标何在的哲学问题。刘醒龙老师出生在黄州、生长在英山,并在故乡英山那特殊的人文环境中茁壮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作家,他所创造的西河文化系列小说作品,也是把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自己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考都融入了优秀文学作品中,成为馈赠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后世最珍贵的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

中国作协会员、黄冈市文联副主席郑能新的不少名篇佳作在学会刊物发表并入选书集,也给予广大读者以美的愉悦享受和智慧的深刻启迪,其《风情遗爱湖》《中秋夜品湖》写出了黄州遗爱湖的美丽风情、万种风姿,作者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文化黄州、绿色之肺的真实面貌和独特韵味、丰富内涵,作者把诗歌的优美意境、和谐韵律完整运用到散文的结构之中,还把情景交融和白描的手法运用灵活自如,表现了作家高超绝妙的语言艺术。其散文《红叶醉秋》《天堂揽胜》《英山有个陶家河》文字简洁优美、清新、淡雅,犹如滴淌着一串串晶莹透亮的明珠,折射出大别山区独特而富有韵味的风景之美、风物之美,以及淳朴厚重的人情、文化之美,给予读者以久远的启迪和绵长的回味、思考。

作家邱风《踏秋觅踪百丈崖》叙写了作者探访百丈崖的所见所闻,既写了其原始质朴的村庄 ,静美安详的风景,更写出了这里厚重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红色文化,还有独具魅力的传说故事,作者以现代的眼光观照现实、展望未来,颂赞了红土地上勤劳勇敢而又充满智慧、不断进取的人民,表达了作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其《那些刻写蜡纸的日子》以质朴无华、简洁流畅的语言,回忆了自己成长时期的艰苦与奋斗经历,真实反映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和无限热爱,让人读后感到无比温馨激动,暖润人心。作家余佑庭《小镇记忆》对故乡上巴河不仅有童年的鲜活记忆,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准确详实的商贸活动,还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热情讴歌了家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和惊天巨变。夏元贞《巍巍大别山,源源巴河水》、范义生《巴河,我童年的夙愿》、包化民《小河的眷恋》则以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描述了家乡上巴河的时代变迁和美丽多情,浓醇的家乡情扑面而来。熊宇庭《一湾巴水带恨流》以详实准确的史实写出了上巴河那不堪回首的艰苦屈辱岁月,表达了作者无比憎恶侵略者、向往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英山作家郑烈煌《家住巴河源》深情叙写了家乡父子岭优美多姿的自然风光、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还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每每让作者情牵梦绕、眷恋难忘。

出于对文学人才的着意栽培和提供锻炼、展示的良好机会,学会利用活动或刊物、书籍等平台为巴河流域六个县市区及鄂州市、黄石、武汉的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创造优越的环境,因而有一批文学新秀在这里成长,起航驶向文学的彼岸。如罗田作家晏晴、英山作家吴秀丽多年来勤奋创作、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作品,引人注目,逐渐走向成熟。一批永葆青春激情的老年作者活跃在学会的各种活动和书刊中,用文学、艺术作品展示自己靓丽的青春风采、高雅的人生境界,其中张华玲女士、陈佩筠女士就是一对文学的追梦人,真诚执着,精神感人,其作品情真意切、语言质朴流利、富有意境和文采,其思想的活跃、文学的新颖别致超越一般年轻人。

除对地方风物、人情及历史掌故的生动反映外,文集和刊物中还充满了对亲情友爱的颂赞,是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和真挚抒写 ,表明了作者高尚纯洁的人格精神和不屈不挠、奋进向上的理想追求。罗田知名作家叶建辉《叶茂松为人和薄刀峰的情结》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再现了叶茂松将军不忘人民本色、为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和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建辉先生是一位富有学养和精神追求的个性作家,其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如行云流水,富含意境画面,结构宏阔而条理,不做作、不粉饰 ,情真意切,质朴自然,阅读欣赏其作品,真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陈汉东《我帮奶奶点水烟》、徐春江《含着热泪唤亲娘》胡丽亚《怀念奶奶》均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的叙事类散文作品,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表现了社会的正能量和人间伦理真情,其文章的真实性、典型性不言而喻,富有韵味,让人深思和感叹,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阎家立先生写出了浓浓的战友情,易晓寒多篇散文细致描写了浓郁深厚的亲情之爱,团风作家紫荷则写出了青葱岁月美好纯洁的爱情,吴秀丽的《三嫂》塑造了一位平凡朴实、宽厚热忱、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的农村妇女形象,体现了现实生活的人性美、人情美;余娟《亲情树》文字清新流畅、具体生动,写出了亲情的深厚意义和丰富内涵,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作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家乡的热爱眷恋,对亲情友爱、美好爱情的颂赞,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纯洁的事物的永恒追求、对理想人生的不懈探求。刊物和文集中大量散文作品均体现了这些优点和良好的题材意识,在题材领域的突破、在布局谋篇的大构架中、在作品的丰富性、多义性上,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探索的东西。刊载中还有一些出色的作品富有特色,令人深思、回味,如团风作家梅玉荣《巴河水,赤子情》以著名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传奇故事写出巴河之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山作家盛莉以简练明快的语言、细致生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由衷赞美,透露了自己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深深的思索,高旭洲《大别山札记》以精妙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大别山的风景风情之美,作家胡娜以清新灵动的文字、诗情画意的韵味写出了江南水乡之美。
鄂州知名作家、诗人余凤兰在参加学会组织的黄冈、鄂州两地作家、文艺家的联谊活动中,畅游了遗爱湖公园,因而写下了文字清丽流畅、婉转简约的作品,以其女性作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特细腻的感觉及心理活动,再现了黄冈城市建设的宏大思考和发展眼光,体现了绿色宜居与人文和谐的生存要义。旅居在外的黄冈藉作家姜巧玲《初春游赤壁》、襄阳作者李冬雪《赤壁,你扬了我的胜名》均以游客身份叙述了游览黄州赤壁的所见所闻及真切细腻的心理感受,颂赞了黄冈独特罕见的风景之美、文化之美。

总之,大型文集《巴河记忆》的正式出版,标志着黄冈巴河文化学会走过的辉煌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他如中短篇小说、现代诗歌、诗词、戏剧、小品、民间故事、理论文章以及摄影、绘画、书法、民俗艺术等等均有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收入《巴河记忆》一书的均是有代表性、艺术水准较高的文艺作品,这既是对学会活动、办刊的历史回顾,也是一次全体成员和集体风貌的集中展示。它凝结着学会主席团和诸多同仁们多年以来的心血智慧,还凝结着一大批中老年作家、艺术家孜孜求索的执著真情,留下了许多浓情蜜意、真挚感人的和谐友爱故事,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雪浪花,发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知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城乡故事》杂志执行主编、《巴河文苑》常务副主编。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beitian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3

319

主题

8137

帖子

950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5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9-10 0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欣赏好文
依沙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