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大家都会背诵。老人们从小就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外出就餐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讲究“餐桌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吃饭在很多时候便成为了人际交往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加速经济社会运转、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出于热情,为了面子,人们外出吃饭点餐时往往丰盛周到,即使有剩余,也很少有人将其打包带走。好面子、搞攀比、讲排场等等这些陋习也就成为了人们铺张浪费的“罪魁祸首”。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拒绝餐桌浪费,重塑“舌尖上的文明”,党员干部应该带头遵守,率先示范,以实际行动大力倡导“舌尖上的文明”。 一要文明用餐,做拒绝餐饮浪费的践行者。要牢固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消费理念,从我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日常餐饮,适量取餐,避免剩餐;以"光盘"为荣,做到锅清,碗清、盘清,餐餐光盘;以健康为重,科学定量,合理膳食,拒绝暴饮暴食,拒绝野味;持续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严格规范使用"公筷公勺"。外出用餐,以"剩宴"为耻,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拒绝铺张、文明用餐;少点一个菜,多打一个包,做到人走桌清,践行健康餐饮新风尚,自觉养成节约卫生、文明用餐的习惯。 二要勤俭持家,做拒绝餐饮浪费的传播者。勤俭节约、爱惜食物,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要以身作则,做好先行示范,通过"大手"拉"小手",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美德;要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子女亲属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家庭聚餐要厉行节约、按量做菜,反对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行为。 三要率先垂范,做拒绝餐饮浪费的监督者。党员干部要带头拒绝餐饮浪费,要教育引导亲属、朋友及广大群众养成节约用餐的良好习惯。拒绝餐饮浪费,非一朝一夕之功,非一人一事之成。在拒绝餐饮浪费的大路上,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劝导他人拒绝餐饮浪费,当发现餐饮浪费时能给以劝导纠正,推动"珍惜食品、杜绝浪费"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