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五六载 发现大禹分流治水遗址二劈山老河口大河老河考察记 组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清光绪《光化县志》卷一记载:二劈山:县北四十里,自洞儿山发脈,山南土冈析为二支,绵延数十里,西支诸水由县治西入汉,东支诸水均由襄阳县清河入汉水,由此山劈为二脈故名。 明正德《光化县志》县境之图记载,历史上的光化县城以东有一条源自丹江二劈山以西的丹水古河道。 为了捋清二劈山的山水变迁,首先按照《光化县志》记载的山脉走向及东西支流流经地进行核查,绘制出二劈山山脉走向图及丹水以二劈山为界分流的老河和清河流域图。然后按照《光化县志》的记载,有目的实地考察二劈山分流的古河道。
以老河口袁冲乡二劈山头为分水岭的丹江清泉沟、老河大河湾、槐树湾、小桥河、明家山、拦马河入汉江的西支流,清泉沟、古城、排子河、襄阳清河口汇入汉江的两大流域路径图二劈山东支流,以清泉沟以下、二劈山东南下、经古城水库(叫小清河)、排子河到襄阳清河口汇入汉江至今没有干涸,整个流域与《光化县志》记载相符源流清晰没有疑问。二劈山西支流,因为上游修建丹江大坝、引丹大渠、孟桥川水库、加上南水北调等等系列水利工程,一道道筑坝截流,历史上曾经让老县城频遭水患、河水飞涨的西关二劈山西支流,虽然未完全干涸断流,但肆意横流的老河口老河大河湾古河道,早已经变成涓涓细流,难以分辨其走向了。为此在老河口政协文史委的组织下,多次从二劈山源头、清泉沟、老河(大河湾)、槐树湾、小桥河、明家山、李家沟、拦马河到汇入汉江的各段逐一进行摸排考察。
-------------------------点击打开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50386-1-1.html参看精彩完整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yxsh.htm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