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641|回复: 1

[今日老河口] 风雨五六载 发现大禹分流治水遗址二劈山 老河口大河老河考察记 组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9-18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五六载 发现大禹分流治水遗址二劈山老河口大河老河考察记 组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清光绪《光化县志》卷一记载:二劈山:县北四十里,自洞儿山发脈,山南土冈析为二支,绵延数十里,西支诸水由县治西入汉,东支诸水均由襄阳县清河入汉水,由此山劈为二脈故名。
    明正德《光化县志》县境之图记载,历史上的光化县城以东有一条源自丹江二劈山以西的丹水古河道。
    为了捋清二劈山的山水变迁,首先按照《光化县志》记载的山脉走向及东西支流流经地进行核查,绘制出二劈山山脉走向图及丹水以二劈山为界分流的老河和清河流域图。然后按照《光化县志》的记载,有目的实地考察二劈山分流的古河道。

    以老河口袁冲乡二劈山头为分水岭的丹江清泉沟、老河大河湾、槐树湾、小桥河、明家山、拦马河入汉江的西支流,清泉沟、古城、排子河、襄阳清河口汇入汉江的两大流域路径图二劈山东支流,以清泉沟以下、二劈山东南下、经古城水库(叫小清河)、排子河到襄阳清河口汇入汉江至今没有干涸,整个流域与《光化县志》记载相符源流清晰没有疑问。二劈山西支流,因为上游修建丹江大坝、引丹大渠、孟桥川水库、加上南水北调等等系列水利工程,一道道筑坝截流,历史上曾经让老县城频遭水患、河水飞涨的西关二劈山西支流,虽然未完全干涸断流,但肆意横流的老河口老河大河湾古河道,早已经变成涓涓细流,难以分辨其走向了。为此在老河口政协文史委的组织下,多次从二劈山源头、清泉沟、老河(大河湾)、槐树湾、小桥河、明家山、李家沟、拦马河到汇入汉江的各段逐一进行摸排考察。


-------------------------点击打开链接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50386-1-1.html参看精彩完整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yxsh.html----------------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9-18 12: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化黉学》万历年“光化县儒学科甲题石记”碑文译文及局部放大图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9-18 16:30 编辑


科甲碑 拓片 译文 合图 唐虞 大禹 伍氏父子 娄寿 标记  小图.jpg


科甲碑 译拓片 大禹之绩 伍氏父子 娄寿.jpg


老河口市博物馆拓制《光化黉学》万历年“光化县儒学科甲题石记”碑文译文及局部放大图



    《光化黉学》万历年科甲碑文记载“大禹之绩、伍氏父子、玄儒娄寿”。     碑中记载的伍氏父子,明清《光化县志》从伍参伍举伍奢伍子胥均有详细记载,已在洪山嘴镇傅家寨、焦湾发现证明伍子胥故里富乡村、焦家祠堂等的系列证据。玄儒娄寿,已经破译47年前发掘的五座坟青铜印章发现与《光化县志》吻合相符的娄寿墓确证。《禹迹图》上雕刻记载的“光化”,老河口洪山嘴镇的禹家寨、西关的禹王庙遗址与二劈山分流治水遗址,共同印证科甲碑记载的“大禹之绩”为大禹在老河口治水之绩的记载的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