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志新 于 2020-9-21 14:11 编辑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九月二十日上午,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梅川镇张焕村在村部二楼会议室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来自武穴市内近二十位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张仁熙(1610年—1693年):男,字长人,号日庵,行仲五,湖北省广济县梅川藕湾人(藕湾:与希尔寨隔一条红色旅游公路),广济张氏焕户十七世祖。生于万历庚戌年六月二十一日未时(1610年),殁于康熙癸酉年八月二十四日卯时(1693年)。卒葬卓木尖(现怡湖山庄正大门对面不到五十米处),金德嘉为墓志铭,北部郎汪虬嘉为附赞。家多藏书,属文宗尚王、李,贯穿史学,思有以见用于世。工书法,在颜、朱间。明亡后,避居藕湾。系明清鼎革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少有才名,11岁能诗文。与竞陵胡承诺吴骥、蕲州顾景星、同里刘醇骥等过从甚密。喜读史、知识渊博。初年诗风迹近明七子,中年以后,师法陶潜五言及杜甫七言。他与同时代清代广济会元金德嘉南北辉映。所著《藕堂诗集》29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另有《雪堂墨品》、《西湖庄论别录》、《草窗秘录》、等著述,1684年参与修《湖广通志》,为广济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清著名诗人王士祯称之为“楚栋之杰”。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梅川镇张焕村两委为推进乡村振兴,弘扬广济名士文化,将张仁熙文化传承发扬广大,并将作为切入点推动文化振兴和经济发展。为此,该村经过前期筹备,特别邀请市内部分有识之士及社会贤达近二十余人对张仁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本市清史研究与发展,进行了研讨。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 梅川镇張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 ... ... ...
与会嘉宾争先恐后发言,大家认为:振兴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一则要挖掘整理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择其精华传承下去;并现场组建了以桑蚓、张发奎、张烈胜、张水和四位老师为核心的《藕湾诗集》学术研讨组等;二是要重视发挥乡贤作用,以期他们的言传身教启迪教育后輩,扬优良之村村规家风;三是把仁熙的养生文化、孝道文化、家风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在“藕”字上做文章,必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与会嘉宾还讨论通过了张仁熙学术研究会组织成员人选。下午还瞻仰了张仁熙出生地藕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