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王城大道快速路瀍涧大道立交通车,成为继槐树湾立交、九都路李城桥立交、南山大道瀛洲路立交、望朝岭立交后,10天来洛阳投用的第5座立交,再次彰显了“洛阳速度”。
其实,每一次“洛阳速度”的背后,都离不开广大建设者一项接一项、一环套一环鏖战和攻坚。洛报融媒记者带您走进一些幕后故事。
9月15日傍晚,槐树湾立交通车在即,仍有5车绿化苗木未栽植、3000多平裸露地面未铺栽草皮、标线施划未完成、路灯安装未到位……工程指挥部一声令下,加派人手、全面突击,在通车前的最后10小时,上演了一场抢时间、拼速度、保节点的千人会战。
洛阳市住建局安排6名党组成员坚守一线,分片现场督导,项目不完不撤离。施工单位省安集团紧急从公司其他4个工地抽调500人紧急驰援,增员工人在1个多小时内全部到位。他们连夜突击安装100盏路灯、200余个道路标识牌,并完成围挡拆除、材料出场、桥面石材铺装、边角沥青摊铺、绿化栽植等其他扫尾任务。
次日一早,洛阳市民从一座干净整洁的立交上体会到了通行顺畅,这背后,是千余名建设者的一夜未眠。
南山大道瀛洲路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下穿郑西高铁、4516专用线、郑西高铁立折线、洛宜铁路、石油专用线5条既有铁路网,同时还要预留远期规划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济洛城际铁路通道。这项工程的最大瓶颈,是在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前提下快速高效推进。
涉铁施工作业,需要向铁路部门申请封锁点,而这种时间点,有时甚至需要精确到分秒。面对既有线路架空、14孔框架桥、16板U型槽、5万土方挖运等工程量,建设单位在制定方案时几十易其稿,施工节点也都精确到几分几秒——铁路部门指令一下,车辆人员闻令而动,抓紧抢工;时间点一到,又必须立马停止施工,恢复铁路正常秩序……
这是靠这样的分秒必争,保障了路面、热力、电力、雨污水等重点环节过铁路施工逐一顺利完成,打破了涉铁项目工期较难控制的常态,实现了提前52天完工的涉铁施工记录。
王城大道快速路瀍涧大道立交,是洛阳市道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而且事关打通瀍涧大道东西向“堵点”,关注度极高。该立交现浇箱梁施工时正值酷暑,顶着室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走进60多摄氏度的箱梁内就仿佛到了桑拿房,给建设者带来极大挑战。
在高温酷暑“烤验”下,为保通车时间节点,施工单位一方面在箱梁内加装了风机,还采取了机制冰块等措施,尽量为施工人员降低温度;另一方面追加投资,积极采用盘扣脚手架等新技术,为后续环节抢出了更多有效工期。
正是靠着这种进取、拼抢、攻坚的精神,洛阳能在10天来先后投用5座立交,广大城市建设者用辛苦指数跑出了城建惠民的“加速度”,也把洛阳城市建设的一张张美好蓝图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