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风尘笑岁月,千重翠色靓人生 ——宜城市残疾人庆国庆迎中秋文化活动纪实 汉江一柳 宜城市电视台九月三十日晚播报了有关宜城市残疾人开展庆国庆迎中秋文化活动的新闻,作为此次活动的亲历者,我觉得有必要把此次活动的情况写出来以飨读者,一来算是残疾人的一种自我勉励,二来也是对社会关注关爱残疾人群的一种感谢,遂成下文。 2020年的国庆与中秋重叠融合在一起,这是十余年才有一次的幸事,所以,宜城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杨捍东先生想借此机会组织宜城市的肢体残疾朋友搞一次别开生面的庆国庆迎中秋活动,为了让残疾朋友对现今形势下的新农村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有一个切身的体验,更是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感受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所结的文明成果,准备组织大家前往宜城市莺河村,看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的新气象,为此,特意在宜城市残疾人微信群发出了活动招集的信息,结果引来很多报名的朋友。 说来也真是老天眷顾,本来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没想到在九月二十八号的上午,竟然是艳阳高照,报名参加活动的一干人等依活动通知的信息为准,早早的就到了集合地点——宜城市安能发电厂门口。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宜城市残联、宜城市肢残人协会、宜城市捍东学校共同组织了此次活动。并且,为了出行的便捷,组织者给每辆车都作了编号,在车头上还插上了小红旗。同时,为了让社会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残疾人是如何的自强不息,活动组织者还特意邀请了宜城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作全程的跟踪报道。 上午九点半左右,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都坐上了由爱心人士提供的车辆之后,便前往此次活动的第一个目的地——宜城市流水镇莺河村。 所以选择去莺河村,除了莺河村是在宜城市境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得比较早这一点之外,也因为莺河村有一个残疾人开的餐馆。在中央大力倡导脱贫攻坚的大环境下,残疾人创业就更具特殊的时代意义,这不仅仅是关乎创业者本身脱贫的问题,对前往体验感受的旅游者来说,无疑也能起到一种极好的如何对待生命的引导作用。 十点十分左右,我们一行人到达莺河村。因为不是节假日,景区内几乎没有什么游人。 虽然杨主席先前曾与景区的负责人联系过,可是,等我们到达十二生肖游乐园那个地方的时候,大门仍然紧锁着,只是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侧门,是方便景区内后继建设的施工人员进出的,对前来观光的我们来说,是很不方便的,特别是对坐轮椅的人来说就更不方便了。拄拐杖的,坐轮椅的,尽管不便,好歹还能够绕进去,因脑瘫而造成行走不便的海程因为没有带轮椅来,就只好呆在车上了。 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一行人便跟景点管理员商量,看能不能借一辆游览观光车去把海程载来,可是,景点的管理人员却说自己作不了主,必须付费才行。其实,二十块钱的费用倒是个小事,只是这样以来,似乎就缺少了一种企业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之心,对企业的形象来说是不利的,为了不让企业的形象受损,也为了不让残疾人对社会有所失望,于是,杨主席与景区的负责人进行了协商,不久,管理人员就拿来了两把游览观光车的钥匙。 国富民强,有人爱护,生活有保障,这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些,才会珍惜生命,才会努力地活着,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所说的那样:好好活着,就是有意义的事。 坐上游览观光车以后的海程,脸上露出跟花一样的笑容,或许他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境遇。因为这种游览观光车是需要靠脚力蹬的,而海程和医学黑科技两个人恰恰是脚使不上劲的,所以,邱建军就成了他们的临时专用车夫。另一辆车上则由那个彭姓爱心女司机为临时车夫。 一群特殊的人就这样开始了游景点的历程。 这个景点应该是整个莺河景区的重头戏,因为这里不只是有一个十二生肖的游乐园,还有农业生态园,百鸟园,儿童游乐园,等等。 在农业生态园附近风车下面的那个秋千滑板上,谭园,朱金杰,姚传翠和爱心女司机,她们几个玩得是不亦乐乎,为了录下她们更加灿烂的笑容,杨老师特地使劲地推动了秋千滑板,飞动的秋千滑板将她们的笑声荡漾成一波又一波绵延的涟漪,在景区里散开。 从农业生态园转进十二生肖园,我不禁被“福临门”两旁的联语吸引,“祖在哪里根在哪里不管在哪里根本在中国,你属什么我属什么无论属什么血脉属华夏”。是呀,不管我们是哪里的,也不管我们属什么,有一点是不会错的,我们都是华夏的儿女。 进入十二生肖游乐园,那一个个塑雕得栩栩如生的生肖像,让人对祖先的智慧不禁肃然起敬。十二生肖,看起来挺简单,实则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全部意义,与十二生肖相配套的是关于十二生肖的文字介绍,在这里,人们能够学到关于十二生肖的基本常识,这是一处集旅游与增加常识为一体的好范例。 走过十二生肖像之后,有一个跷跷板如处子一般静静地立在那儿,好像是专门为了等待我们的到来。杨捍东主席的夫人陈道秀女士一看,立马来了兴趣,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幼儿园,她兴奋地喊来谭园和她玩起了跷跷板。陈道秀是一个很热情也很壮实的女性,而谭园则是一个典型的袖珍人,她们自然不在一个配重上,就是这样两个外形相差悬殊的人,仍然玩得跟孩子一样的开心。 莺河村与我们所观光的景点有一条河相隔,我们吃饭的地方必须要经过一条漫水桥,桥的一边有铁索有石墩,另一边却是没有任何防护的河流,河里有一个高大的水车,正在那儿缓缓地转着日月星辰,似乎也在慢慢地转着莺河的喜怒哀乐。 汉江一柳和平等待人两个人是坐在自己的电动轮椅上过的漫水桥,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邱建军负责扶着汉江一柳的轮椅把手,残联的女性工作人员陈月则负责扶着平等待人的。 水流是从石墩的缝隙间咕咕地挤过来的,看上去虽然十分湍急,由于设计者掌握好了水势的落差,所以,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只是因为桥的修建有了几年,这条漫水桥的路面也有些光滑了,再加上水流的力度,还是有一定的危险,如果稍不注意,还真的有可能连人带轮椅一块滑进下面的河流里。特别是哗哗地水流所泛出的白光,让人有些眼晕,胆量小一点的人,兴许都不敢从石墩上走。而那水流落进河里的声响,很有瀑布飞泄的感觉。 过了河,回过头来居然看到河里还有几朵开得正艳的莲花,这让我很意外。现在这个季节,很多地方的荷叶都已经开始枯萎了,更别说荷花。由此可见,有些事情还是可以打破定数的,如同我们残疾人,不一定非得是社会的弱者,如果愿意,我们也是能够像这荷花一样,在不完全属于它的季节绽放。 上了岸之后,我们来到一个叫一丁农家乐的餐馆,这就是我们中午要吃饭的地方。一看到这个店名,我就疑心这个店的老板是不是只有一只胳膊,因为我记得四川有一个叫半丁的人,他就是因为只有上半截的身体,才取名为半丁,而这个一丁,莫非也是身体的某种原因么?因此,寻了个机会,我向服务员询问,得到的答复果然是老板只有一只胳膊,不仅如此,老板的姓氏也刚好姓丁,这应算是一种巧合了。 在等待吃饭的间隙,我特意转到厨房门口查看,里面真的有一个只有一只胳膊的人正在炒菜,因为有门槛,轮椅不方便进去,要不然,很想去与他交流一下,看他是如何走上厨师这条道路,又如何自己开了一家农家乐的。 在一般人看来,两只胳膊炒菜尚且还有手忙脚乱的时候,这一只胳膊,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了。我们都知道创业不容易,也都知道守业更难,一个残疾人要想在一个景点搞好一个餐馆,如果没有一手绝活,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越是景点,竞争越是激烈。 从莺河村回来以后,我们来到了活动的另一个目的地——宜城市捍东学校。 捍东学校是由宜城市知名书法家杨捍东先生创办的,因杨老师只有一只左手,他便给自己取了一个长山左笔的雅号。由于这所学校的场地比较宽大,肢残人协会的室内活动一般都在这儿举行,这儿不仅是宜城市残疾人日常活动的一个基地,这儿也是宜城市残疾人就业培训的一个基地。 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朗诵和歌唱活动开始,朗诵所需要的整套音响设备则是由一个网名叫医学黑科技的残疾朋友提供的。 朗诵,对宜城市的残疾人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算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不少的朋友顾虑到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又没有读多少的书,普通话也不标准,所以,对朗诵基本没信心,也少有热情。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的考量,杨主席才说要搞一个提升残疾人素质的项目,作为残疾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援助,更主要的是信仰的确立,一个缺少了信仰的人,他的日子必然是混乱不堪的,所以,寻一个好的活动内容,既可以引领残疾朋友改变一点对生活的态度,也可以唤醒残疾朋友内心深处还存在着的那一份自尊。 最先朗诵的是姚传翠,这是一个自幼就患有小儿麻痹的女性,书虽然没有读多少,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或许是因为第一次经历朗诵,也可能因为要强,她没能一下子朗诵好,就又重新朗诵了一次,就这样,她坚持着朗诵完了,这是需要一股勇气的。第二个上场的是在前文出现过的谭园,与姚传翠相比,她的普通话要好不少,朗诵也更在状态,情感也更为丰富。参与朗诵的还有屈春风和钱文钟等。 他们朗诵的作品是由宜城市诗歌爱好者汉江一柳在疫情期间创作的诗歌《武汉,其实你是可以哭的》、《中国,不能哭》、《借你的眼,看一看春天的模样》,同时还朗诵了杨捍东先生创作的诗歌。不论朗诵者文化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朗诵者普通话的标准与否,每一次朗诵完以后,都会有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最后,杨主席充满激情的朗诵了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那声音铿锵有力激越澎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朗诵结束以后,接着就是唱歌活动。海程与宋金超两个人都是行走不便的人,他们二人虽然都是坐在凳子上唱的,一曲《红尘情歌》依然让他们演绎得是声情并茂。生活,多数情况下就像歌词里所说的“你知道我曾爱着你,你知道我还想着你,离别时说好的不哭泣,为什么眼泪迷离”。一辈子都一帆风顺的人,想必在现实中是很难寻到的,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波折,作为残疾人,不过是比健全人的波折多了一些而已,只要还热爱着生活,总会有花开的那一刻。 朗诵与唱歌结束以后,杨主席和宜城市残联群众工作部的邓主任给获胜的人颁了奖。 邓主任作为残联群众工作部的工作人员,不仅全程参与了活动,还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对残疾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中秋是浪漫的,国庆是激动人心的,在桂花飘香的时节,一群残疾人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庆国庆迎中秋,除了彰显残疾人的乐观自信,更是为了感谢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残疾人如果不想做社会的弱者,如果还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些价值,就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正如毛泽东的诗中所言,只要肯登攀,残疾人一样可上九天揽月,亦可下五洋捉鳖。只要不向困难屈服,残疾人足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活出精彩,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残疾人仅仅只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短缺,并不缺少生活的智慧,所谓一袭风笑岁月,千重翠色靓人生 2020年10月2日4时18分37秒
|